雀巢收购云南山泉 成交价秘而不宣
昆明张三
昨日,雀巢公司与云南大山饮品有限公司联合对外宣布,双方成立合资公司的协议已于日前成功签署。据悉,新成立的合资公司,雀巢持有合资公司70%的股权,山国勇持有30%的股权。
尽管雀巢对云南山泉窥视已久,可一直没有下手。报道还称:“几年前,雀巢就有意通过收购云南山泉和珠海的一家知名水企,完成其在华南的布局。”不过在我看来,雀巢拿下云南山泉更多的不是布局而是在于健全自己的产业链条。
雀巢在中国市场上惯用的手法就是并购,尽管每次基本都有高盛、摩根、英联这些国际金融掮客的身影,但与这些掮客拉中国企业来去海外并购以亏钱的结局告终所不同的是,雀巢在中国市场上是并购一个成功一个。并购的好处在于,可以利用中国企业已经成熟的品牌和渠道、市场份额来获得加速度。倘若换一个方式,以自营品牌重新注入市场的话,那么雀巢需要用更长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不差钱”的雀巢来说,钱不是问题,时间才是问题,因为庞大的中国市场每天都在诞生商机,缩短时间成本后把多的都赚回来了,而一旦受制于时间,那么机遇也就可能稍纵即逝掉了。这就是雀巢为什么不断要买企业的缘故所在。
从欧洲起家,到畅销欧美,再到席卷全球,雀巢站上了世界食品业巨头的高位,年销售额近千亿美元。不过,在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市场上,雀巢却只抢到点剩饭,在中国的收入只占其总销售额的1/50的尴尬现实面前,怎么都像个“杯具”。想想,这点份额还不及墨西哥和巴西,对于遍地是黄金的中国市场,号称世界食品业巨头的雀巢,如何丢得起这个面子?
雀巢的思路是延长产业链,这从它的几次并购就可以看出。云南蝶泉牛奶、梅鹿牛奶、上海太太乐调味食品、西安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四川豪吉、上海福乐、广州五羊等先后被雀巢收归门下,产业链延长至牛奶、饮用水、冰淇淋、茶饮料等领域。从区域看,雀巢的布局是“横贯南北”,把研发中心建在北方,把养殖基地放在南方,把乳品加工厂建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南北方向。雀巢不断选择利润增长点的做法可谓高瞻远瞩,利用自己的全球食品业技术优势拓宽空间,思路创新。
当然,对于云南山泉来说,能有幸攀上国际巨头的高枝,的确是个美事,从今年2月份传闻再起时山国勇的说法中就可窥一斑。山国勇说:“只要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公司会考虑与可能的伙伴进行合作。”尽管云南山泉在云南桶装水市场上占有40%的市场份额,是理所当然的“老大哥”,可云南之外呢?走出云南对于云南山泉来说,若靠自己的力量恐怕并非易事,当年本土的百货巨头盛兴北扩大败而归就是典型的前车之鉴。
所以说,雀巢这一次拿下云南山泉,目前看肯定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雀巢有钱,可以帮助云南山泉扩张;云南山泉有品牌、有渠道、有固定的市场和经验,雀巢坐收红利即可。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雀巢在云南本就有其最大的咖啡种植基地,有牛奶企业,雀巢拿下云南山泉后,既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各项资源的互惠性消费,又可以在整体产业链条上实现加工性产品的成本收缩。
以我所见,雀巢在西南市场上未来开发的加工型产品,云南山泉的因子可能都不会缺席,甚至是衔接其产业链完善的关键一环。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