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一,苹果在公司庆祝活动上的Keynote幻灯片软件中发布了一段连珠炮弹似的广告,多次提到广告帮助苹果公司巩固了地位和推动苹果走在创新的前沿。
在Every Apple Ad全面资料的帮助之下,业界选择了苹果公司自在1984年超级碗这一转折时刻以来各年所发布的最重要商业广告片。以下就是苹果过去32年中发布的最重要广告概况,从中将不难发现这家公司是如何成为全球最有价值品牌的原因。
【1984年Macintosh】
1984年,苹果在超级碗赛事上推出了Macintosh个人电脑广告,这则广告利用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小说中的经典名言Why 1984 won't be like 1984,讲述了一个反叛的年轻女性从警察的追捕中逃脱,当独裁者老大哥(Big Brother)在电视上进行蛊惑人心的讲话时,她抡起大锤砸向大屏幕。这个广告由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执导,将Macintosh电脑塑造成一个英勇的战士。当时,苹果董事会都憎恨这个广告,声称这是他们看到的史上最滥的广告片。
然而,这则广告尽管最初遭受质疑,但是,该广告最终却引发一些人的高度重视,他们认为是这是当时史上最好的电视广告。据《福布斯》的数据,在此广告播出之后,苹果在100天的时间内就卖掉了7.2万台Macintosh电脑,大约是此前预期的两倍多。
【1985年小旅鼠(Lemmings)】在1984年广告活动取得巨大的成功之后,苹果希望这则广告能够借助小旅鼠继续获得成功。这则广告片由1984年广告的同一制作团队打造,由雷德利斯科特兄弟托尼(Tony)执导,苹果似乎也想复制此前的模式。
但是,这个广告几乎就是一种集体自杀,俨然成为了苹果的一大灾难。观众称之为是广告界的一种侮辱,其主要原因是,这个广告在发布之后引发的效果很差。可怜的业绩还导致苹果裁减了公司20%的员工。创始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也因此而在1985年离开公司。
【1986年最佳的力量(The Power To Be Your Best)】
苹果的The Power To Be Your Best口号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其成功的一个标志就是,这则口号在此后的十年间一直被使用。
当然,这则广告也遭遇了一些广告专家的批评,他们指责这则广告未能指明苹果电脑的特别之处,而是指出了电脑的一般共性而已。但是,这则广告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功。
【1987年强行推销(Hard Sell)】
上世纪80年代,IBM几乎垄断了整个企业电脑市场。苹果想要通过自身认为比IBM更好的电脑来提升自己的市场份额。1987年的强制推销广告展现了苹果当时面临的困境。
苹果与IBM的竞争关系早已被人们所熟知,这种竞争关系一直持续到21世纪。然而,在2014年,苹果与IBM宣布在企业客户方面展开盛大的合作,正式标志着两大科技巨头之间的对抗关系就此终结。
【1988年笔测试(Pencil Test)】
1988年,苹果与皮克斯(Pixar)公司合作发行了一部简短的影片,名为Pencil Test,以此展示苹果Macintosh II电脑在制作动画方面的能力。
这部短片讲述了一支笔逃离电脑屏幕,之后又重返电脑屏幕。《美食总动员》(Ratatouille)的制作人加林恩苏斯曼(Galyn Susman)也参与制作了这个广告。
另一个事实是:曾在1985年离开苹果又于1997年重返苹果的乔布斯,从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的公司中收购了制图电脑部门,并于1986年成立了皮卡斯公司。
【1989年Hit the Road Mac】
1989年,苹果发布了首款便携式Macintosh电脑,并利用这则广告进行推广。
便携式概念引发大量的关注,当时,苹果一直强调,这不应当叫作笔记本电脑。但是,这种电脑的销量迟迟没有起色,这一窘境可能与该电脑昂贵的6500美元售价和16磅的重量有关。
【1990年彩色(Color)】
1990年10月,苹果推出了Macintosh LC电脑,这是苹果公司首款成本相对较低的Mac个人电脑,配置了彩色显示屏。这了推广这一令人激动的进步,苹果推出了一部较为简单但含有丰富信息的广告片。
这部电脑价格为2400美元,在美国市场深受欢迎,另外在中学和大学等校园市场也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1991年Macintosh Classic II】
Macintosh Classic II电脑堪称是首款真正快速的商业电脑,而且物美价廉。这款电脑与此前的Macintosh Classic 电脑配置了同样的外形,但功能更加强大。
此广告便于传播、视觉刺激、而且节奏较快,苹果希望通过这则广告来吸引工作繁忙的职场人士。
不过,苹果于2001年就不再生产这款电脑了。
【1992年John and Greg】
1992年,苹果设法通过展示两个标准男士约翰(John)与格莱格(Greg)来吸引观众,利用他们推广苹果PowerBook电脑,证明这款电脑在3万英尺高的飞机上仍能够很好地使用。苹果声称,这是在那种高度能够安装使用的首款电脑。
如今,看到人们在飞机上使用笔记本电脑,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夹在两台苹果电脑用户之间的这个家伙居然是在看报纸,这就有点稀罕了。
【1993年牛顿是谁?(Who Is Newton?)】
1993年,苹果推出了Newton掌上电脑,用户可以在该电脑上做笔记、存储日历和联系人以及传真等信息,甚至还可以将手写内容转化为文本内容。
这种向用户提供掌上电脑的革命性创意最终未能成功,苹果的Newton掌上电脑也以失败收场。1998年,苹果就不再提供Newton产品,但是,这却为如今随处可见的智能手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这则广告苹果诸多广告中首次通过在电脑上执行任务之间的闪烁方式而设计的广告。2010年,苹果推出iPad时,该公司也效仿了这则广告,推出了iPad是什么的广告。
【1994年Before After】
1994年,苹果推出了QuickTake 100家用数码相机,这也是当时首批家用数码相机之一,售价为749美元。但是,这个产品并非由苹果打造,其生产商实则为柯达公司。柯达公司担心其成功的胶片业务会受到影响,因此就使用了苹果的品牌来推广这个产品。
这则具有嬉戏风格的广告阐述了数码相机未来可能带来的优势,但主要是针对学校项目。苹果总共推出了三款QuickTake产品。《时代》杂志曾将这款产品评为1923年至今(2010年)100项最伟大且最有影响力的小设备之一。
【1995年Power Is】
1995年,苹果充分利用名人来推广产品。Power is广告中利用了亨特斯托克顿汤普森(Hunter Stockton Thompson )、斯派克李(Spike Lee)、奥利佛斯通(Oliver Stone)、马莉马特林(Marlee Matlin)、乔治克林顿(George Clinton)、达维斯图亚特(Dave Stewart)等名人。
乔治克林顿的广告产生了作用,帮助苹果成为个人用户关注的重要品牌。
【1996年碟中谍(Mission Impossible)】
1996年,苹果继续在其广告片中使用娱乐界的名人。该公司充分利用了由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主演的第一部《碟中谍》的机会,在这部影片中苹果产品。
之后,苹果继续使用这一广告方式。2011年,苹果又在第四部《碟中谍》影片中安插了苹果产品。
【1997年致离经叛道者(Here's to the Crazy Ones)】
一般认为,这就是苹果的非同凡想(Think Different)广告,这则广告也被认为是苹果对抗IBM的Think广告。
1997年,也就是乔布斯重返苹果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这一年,苹果成功地将公司重新打造成一个为独立思想者制作产品的品牌。
随同电视广告一起,苹果还推出了整幅页面的报纸与杂志广告,引用了革命性思想者的黑白照片,包括艾尔伯特爱因斯坦、穆哈迈德阿里(Muhammad Ali)、甘地、鲍勃迪伦(Bob Dylan)以及第一个飞越大西洋的女飞行员阿美利亚伊尔赫特(Amelia Earhart)等人,并配上了不同凡想的广告语。
业界认为,这也是史上最成功的广告之一。
【1998年Un-PC】
1998年,苹果开始大规模开展广告攻略,在此后的10年中,苹果一直使用这种攻略,即直接面向Windows电脑。
苹果展示将自身产品包装成一个温和的功能化个人电脑,最初的广告是针对1998年推出的Bondi Blue电脑,之后,这款电脑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效应。
【1999年Hal 2000】
1999年,苹果推出了五款不同颜色的iMac电脑。就在当年业界担忧千年虫漏洞的时候,苹果借助《史坦利库布里克2001:太空奥德赛》中的人物,对这些产品进行广告推广。
人们一度非常担忧,当新千禧年的午夜钟声敲响之际,电脑就将无法操作。不过,苹果声称,其电脑与其它电脑不同, 不会受到程序问题的影响。最终,这样的问题几乎没有发生。
在这部广告中,苹果打出了一种口号,即只有Macintosh电脑能够正确的操作,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2000年iMovie】
这是苹果公司史上非常经典的广告,这个广告配置了强大的声道和清晰的视觉效果,但苹果未能让相应的产品取得成功。这款G4 Cube产品售价较高,为1799美元,因此让大量的潜在用户望而生畏。就在一年之后,苹果停止了这款电脑的生产。
但是,这款电脑的创新设计为苹果公司在艺术界赢得了诸多喝彩之声,甚至在纽约的现代艺术展览馆中还保留着G4 Cube电脑。
【2001年为iPod推出的Propellerheads - Take California广告歌曲】
苹果史上的第一部iPod广告出现在2001年10月。这段视频广告以Propellerheads为主角,广告中出现的自信随意的舞蹈映射了苹果未来的iPod广告风格。
首款iPod能够装下约1000首歌曲,零售价为399美元,其滚动轮、有趣的设计以及便于操作的软件改变了许多人听音乐的方式。
【2002年大与小创意(Big and Small Ideas)】
这部针对苹果PowerBook电脑的经典广告展示了苹果产品的灵活性。PowerBook电脑有三种尺寸:12英寸、15英寸和17英寸。在这则广告中,蓝球巨星姚明拿着12英寸的PowerBook电脑,而演员威勒特耶(Verne Troyer)则拿着17英寸的PowerBook电脑。
【2003年针对第三代iPod的广告歌曲Jet - Are You gonna be my girl】
2003年,iPod已经随处可见。苹果通过发布一系列流行音乐视频来继续推广新版iPod产品。Jet - Are You gonna be my girl就是其中最值得留恋的一首。在这个广告发布之后,这个不太著名的澳大利亚乐队很快就将他们首张发行的专辑卖出了350万张。
苹果也利用这则广告的机会,对2003年开启的iTunes商店中的歌曲进行推广。为此,苹果还发布了诸多艺术家的视频。
【2004年20周年纪念(20th Anniversary)】
2004年,苹果重新灌录了极具象征意义的1984年广告内容。除了进行了重新的编辑之外,广告仍然保持原样。后来,乔布斯在旧金山的Macworld活动上展示了这个经过数字改编后的广告,以此作为苹果庆祝Macintosh电脑诞生20周年活动的一部分。
【2005年小到极致(Impossibly Small)】
2005年,与现在不同的是,手机和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小。iPod Nano当时只有3.5英寸长、0.27英寸厚,重量也只有1.5盎斯,这个产品也把这种时尚发展到极致。
在一次特别活动上,乔布斯展示了iPod Nano产品,并将摄像头指向他牛仔裤口袋中的一块小手表,问道,你们想知道这个口袋是干什么的吗?然后,他从口袋中拿出了iPod Nano,让在场的观众们感到非常振奋。
【2006年换个Mac吧(Get a Mac)】
首个换个Mac吧广告诞生于2006年。当年底,此广告出现了19段视频,四年之后,竟然出现了66则这样的广告。这些广告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示Mac是比Windows电脑更好更酷的电脑。为此,苹果聘用了贾斯汀龙(Justin Long)来扮演Mac,同时聘用约翰霍德格曼(John Hodgman)扮演PC角色。
这些广告为苹果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在首个换个Mac吧广告之后到2006年底的这一季度期间,此产品的销量大幅增长了12%。
【2007年你好!(Hello)】
这是苹果公司发布的首个与iPhone相关的广告,这则广告曾在2007年的奥斯卡频次典礼上播放。这个时长30秒钟的广告片断闪现在31位好莱坞演员在说你好之际。
这个广告的第一幕是从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的《电话谋杀案》开始,最后一幕是一个响着的iPhone。这则广告让人们看到了首批触摸屏智能手机之一的历史重要性,之后,这种智能手机很快就主宰了整个手机市场。
【2008年针对MacBook Air的广告】
在首部iPhone智能手机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后,苹果又推出了MacBook Air笔记本电脑。此产品非常薄,但功能很强大。这也是苹果在时长30秒钟的广告中所传达的信息,在这则广告中,MacBook Air电脑是从一个信封中拿出来的。
这则广告同样为苹果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2009年,苹果推出了Mac Mini电脑,为此苹果还打造了另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广告,名为为其打造了一款应用。这则广告主要是就是为了推广一种理念,即iPhone的功能大大超过了个通信设备。
【2010年苹果iPad电视广告(Apple iPad TV Commercial)】
苹果再度利用奥斯卡颁奖典礼来高调推出了iPad平板电脑。就制作情况而言,这则广告显得较为简单化,就像是一部视频指导手册,让观众们很快对如何使用iPad的方法了如指掌。
【2011年应用商店(App Store)】
2011年,苹果已经感到智能手机竞争对手所带来的强大压力,毕竟对手的智能手机几乎拥有与iPhone相同的功能。因此,苹果再度利用一切力量来推广自己的产品,其中之一就是推出苹果应用商店。
2011年1月,苹果宣布其应用商店拥有100多亿款应用可供用户下载使用。为了纪念这一时刻,苹果向第100亿次下载应用来自英国肯特郡奥尔平顿的盖尔戴维斯(Gail Davis)奖励了10000美元的iTunes代金券。
【2012年约翰马尔科维奇(John Malkovich)】
2012年,苹果放弃了此前一直以产品为主导的广告战略,而是引入了知名人士。例如,苹果使用了塞缪尔杰克逊(Samuel L. Jackson)、佐伊丹斯切尔(Zooey Deschanel)以及马尔科维奇等人出现在广告中,以此推广苹果iPhone 4S智能手机中的Siri语音助手功能。
这些广告算不上成功。当时,广告追踪公司Ace Metrix的首席执行官彼得达波尔(Peter Daboll)曾表示,这些广告遭到了一些人嘲讽,部分原因就是这些演员与Siri的场景与人们现实生活中使用的情景截然不同。消费者甚至还因为Siri的功能不像广告中宣传的那样而对苹果发起了集体诉讼。
【2013年误会(Misunderstood)】
2013年,苹果通过Misunderstood这一感人广告而重塑辉煌,这是一个圣诞节广告,并获得了艾米奖,成为那一年最具影响力的广告之一。当然,这则广告也是顺应多种颜色的iPhone手机而制作。
这段时长9秒钟的视频,讲述了一位在假期中过度沉溺于iPhone手机的少年的故事,但是,这段视频的最终目的展示了这位男孩花费了大量时间制作了一部让人暖心的家庭影片,并在圣诞节当天播放。
【2014年The Song】
当苹果的营销部门制作了一部获得巨大成功的广告之后,苹果公司往往就会试图使用同样的方法再制作另一个广告。
这则忧郁的的圣诞节广告展示了一位年轻的女孩找到了记录她祖母在1952年对她如今已经去世的丈夫唱爱在此停留歌曲的唱片。
在这段广告中,女孩决定使用她的Macbook Air电脑来重新制作一段二重唱。在广告画面中,祖母在圣诞节早晨获得了馈赠的礼物,那一刻,她热泪盈眶。
【2015年苹果智能手表(Apple Watch)】
首个针对苹果智能手表的广告跳过曲高和寡的创意概念,展示了这款智能手表的强大功能。消费者对苹果智能手表的反应一直非常复杂。尽管苹果智能手表是世界上目前为止最畅销的智能手表之一,但在2015年第四季度,这款手表的销量只有410万块,大大低于业界的预期。
进入2016年以来,苹果还制作了其它的一系列广告,包括近期拟纪念该公司40周年的广告,时长约为40钞钟,用40秒钟展示公司的40年。除此之外,苹果近期的广告还重点推广iPhone 6s,包括Live Photos和改进后的Hey Siri等功能。为此,苹果还聘请了诸多名人参与制作这些广告,例如乔恩费洛夫(Jon Favreau)、比尔海德(Bill Hader)、杰米福克斯(Jamie Foxx)、史蒂芬考瑞(Stephen Curry)等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