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推广服务 -> 商务公关
滴滴出行正式宣布收购优步中国
时间:2016-08-03 00:50:26来源:作者:
拼车 5 元一口价:昨日(8/1)早 7 点至晚 9 点,使用人民优步+[拼车]出行,北京全城 5 公里内畅享 5 元一口价!

  昨天下午 2 点半,优步北京日渐频繁的广告推送照例出现在北京用户的手机屏幕上,好像一切照常。

  两小时后,滴滴中国发表声明确认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

  声明称Uber 全球将持有滴滴 5.89% 的股权,相当于 17.7% 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 2.3% 的经济权益。

  简单说 Uber 全球占滴滴 17.7% 的股份,是最大股东。但它的投票权只有 5.89%,不能左右滴滴。

  一刻钟后,全体滴滴员工收到一封题为《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邮件。

  这封署名为程维和柳青的邮件大致重复了公开声明里的部分内容,并称收购后将保持内部竞争。

  彭博社、《华尔街日报》、路透社等新闻机构已经在今天中午分别刊文披露了收购的信息:

  收购后滴滴估值 350 亿美元

  原优步中国投资方在新公司占股 20%

  滴滴以 10 亿美元入股 Uber 全球业务,双方成为合作伙伴

  合并之初,Uber 和滴滴还会独立运作。

  这些数以亿计的数字说明谁赢了?

  截至上一轮投资时,滴滴出行估值 280 亿美元,优步中国的估值为 80 亿美元。

  合并后优步中国投资方获得滴滴 20% 经济权益意味着优步中国是以 70 亿美元价值合并进滴滴。

  也就是说滴滴出行原有业务价值还是 280 亿美元,而优步中国业务缩水 1/8。

  Uber 没能在中国打败滴滴,它成为美国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又一个失败案例。但作价 70 亿美元,Uber 在中国的投资从财务角度没有亏。

  而 5000 人规模的滴滴也没信心以低于 70 亿美元的金钱和时间成本打败优步中国。但滴滴终究收购了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在专车市场近乎垄断。

  交易以后,滴滴有哪些投资方?

  滴滴出行和优步中国原本就有一些共同的投资方: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中国投资管理公司、高瓴资本集团(Hillhouse Capital)、对冲基金老虎环球基金(Tiger Global)。

  合并后,滴滴的投资背景变得更为多元,大致包括:

  商业投资公司:淡马锡、国际投资集团 DST、中国平安,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高瓴资本集团、老虎环球基金(Tiger Global)、海航集团。

  政府背景投资:中信产业基金、中金甲子、赛领资本、鼎晖资本、春华资本、民航股权投资基金、中国投资管理公司、广汽集团、万科、招商银行、中国宽带产业基金。

  大公司:苹果、蚂蚁金服(阿里巴巴)、腾讯、软银、百度。

  传统金融机构:招商银行、中国太平、中国人寿、民生银行。

  合并对用户、对其它公司有什么影响?

  滴滴和 Uber 的合并意味着长期以来的烧钱大战终于要结束了。

  对普通的用户来说,最大的影响是你可能再也享受不到价格异常便宜的的专车服务了。就像滴滴和快的合并后,出租车优惠消失了一样。

  但这并不意味着专车会比传统的出租车更贵,在美国市场,Uber 同样处于垄断地位,但它的价格依然比出租车便宜近半,同时拼车(UberPOOL)也提供了更低价格的选择。

  优步和滴滴合并后,中国绝大部分专车市场被抓在一个公司手上。剩下来、还有动静的专车公司包括神州和易到。

  神州专车承担着利用闲置神州租车车辆的任务,本来也不重要。

  但易到却是乐视看重的资产,据称已经为它烧了超过 30 亿人民币。乐视 CEO 贾跃亭宣称要让易到超过 Uber 成为行业第二。现在第二的目标提前达到了,却没什么可庆祝的。

  滴滴和优步中国的合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全世界的打车服务。

  去年美国本土的打车应用 Lyft 叫上了滴滴出行、马来西亚的 Grab Taxi、印度的 Ola 组建了一个反 Uber 联盟,声称覆盖了全球 50% 的人口。业务上的合作是比如你能用滴滴在美国打到 Lyft 的车。

  现在滴滴在海外有了更好的合作伙伴Uber。

  两年前,Uber 将低价专车带入中国

  Uber 2013 年就在中国开始试运行,但这家公司真正开始抓住用户差不多正好是两年前。

  2014 年 8 月,Uber 宣布在北京推出人民优步,一个公益拼车服务。跟我们现在一辆专车两到三个乘客的拼车不一样,当时人民优步强调的拼车,其实就是私家车司机和乘客的拼车。

  这是第一个在中国上线的私家车叫车服务,并且价格从一开始就低于出租车。同期滴滴为了避开政策风险,让专车定价高于出租车 30%。

  价格优势让优步快速扩张,在政府做出反应之前便拉来上百万私家车司机。

  上周五,交通部也发布了网约车 的新规定,私家车司机可以跟打车平台签订兼职合约,只要司机和车辆符合条件就可以合法做专车服务了。

  没有 Uber 两年前的推动和冒险,这事情可能不会那么快发生。

  但滴滴赢了更大规模的烧钱大战

  滴滴的同类服务滴滴快车 2015 年 5 月上线,双方的打车大战正式开始。在补贴大战的最高峰,Uber 在北京每周可以给每个跑满 70 单的司机 7000 元的保底工资。

  之后团队精简、不做线下推广的 Uber 逐渐被滴滴反超。虽然在北上广、成都等城市,优步和滴滴还在直接竞争。但在更多优步没能覆盖的城市,垄断市场的滴滴已经可以不用倒贴。

  今年 2 月底,Uber CEO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说公司在中国市场一年烧了 10 亿美元,滴滴烧得更多。

  滴滴总裁柳青则在今年夏天的 CodeCon 大会上宣称滴滴定价比 Uber 高,但依然赢得了更高的市场份额。

  合并是双方的妥协

  一年烧钱大战无果后,Uber 中国很明显调整了策略,试图在缩减司机补贴的同时,维持公司的正常运作。整个 Uber 中国团队的规模控制在 500 人。

  Uber 中国的负责人柳甄今年 6 月表示,目前 Uber 中国在每一趟车程上的支出比一年前少 80%。

  优步已经没有希望在中国打败滴滴,而滴滴似乎也不太可能以很低的成本烧死优步。

  过去一年多时间,滴滴建立一个又一个事业部,探索巴士、顺风车、租车生意。在寻找更多收入的同时,滴滴将公司人数扩张到 5000 以上,成本不菲。

  既然烧钱没有结果,对于双方背后的投资者来说,合并是最好的选择。

  早先彭博社曾报道称,Uber 和滴滴的投资人已经开始为双方牵线,柳青也曾拜访 Uber 早期投资人 Bill Curley。

  据说 Uber 的投资方还试图阻止卡兰尼克将新募的 10 亿美元投向中国市场。

  运输就是社交网络以后最大的新生意么?

  交易完成后,Uber 和滴滴的估值之合将达到 1030 亿美元。这个数字是百度市值的两倍,也高于全球第二大芯片公司高通目前的市值。

  
  仅 Uber 自身全球业务 680 亿美元的估值,也大幅超过它的合作伙伴百度的市值。

  自 2012 年估值 1000 亿美元的 Facebook 上市以后,还没有哪个新生的互联网公司达到这样的规模。

  关于高估值创业公司,目前出现的基本都是坏消息。美国估值最高的 15 家创业公司中,有半数被调低估值、大量员工离职、或者急着卖掉自己。

  Uber 可能是今天的创业巨头里最健康的一个,它自称在美国已经开始盈利,欧洲没有像样的竞争对手。但就像那些出问题的公司一样,Uber 同样融了一大笔钱,但却没多少收入。

  不算此次交易,Uber 已经拿了 141.1 亿美元的投资,数额是 Facebook 上市前的 6 倍。滴滴的融资额也不低于 123 亿美元(包括此前滴滴、快的大战期间各自的融资额)。

  与此同时,《福布斯》拿到的泄密文件显示,Uber 2015 年上半年完成的总订单额为 36.3 亿美元。刨掉分给司机的钱和推广费以后,营收就只剩 6.63 亿美元。

  今年 6 月,Uber 为了筹 20 亿美元,已经开始通过银行借贷。虽然 Uber 没有公布利息多少,但这些钱是需要搭上利息还的。同期滴滴也从招商银行等机构借贷超过 25 亿美元。

  这些迹象表明,Uber 和滴滴都走到了上市前的最后阶段。在中国竞争结束后,两家公司也不再需要大笔烧钱抢市场。

  接下来,它们需要证明自己手上的市场足够大,配得上它们今天的估值。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