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者蔡某打电话到法制热线反映当地农民购买了小麦良种补贴品种后发现,这个品种种子的外包装袋上标注是“原种”,但内标签上标注的却是“良种”,很多村民认为内外标签不符可能种子有问题。蔡某查阅了《种子法》,对照“种子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可认定为假种子”一条,也对这批良种补贴品种种子产生了怀疑——内外标签标准不一是否可以认定其为假种子呢?
省种子站毛从亚科长接受记者采访的首先否定了假种子说法。他介绍,“原种”作为种子种类,是指由良种繁殖场或品种育成单位通过原种生产程序繁殖出的纯度较高,质量较好,而且能进一步供繁殖良种使用的基本种子;而“良种”的概念涵盖了种子的品种、质量,是作物种子的分级标准。《种子法》中对假种子的认定依据是:以非种子冒充种子或者以此品种种子冒充其他品种种子;种子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所以仅以外标签的“原种”与内标签“良种”不符,来认定种子为假种,显然是没有依据的。
毛从亚科长认为,出现外标签标注“原种”内标签标注“良种”这一现象,应该属于种子公司工作中的失误。在作物种子分级标准中,小麦原种标准为纯度不低于99.9%,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小麦良种标准为纯度不低于99%,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若农民对种子有怀疑的,可以进行种子鉴定,以确定是否存在“夸大宣传”之嫌。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