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法制传媒网 永城市太丘镇胡小厂村的一位老党员对记者说:“永城市太丘镇开发的楼房都是建在即将成熟的麦田里,再等上几天这些麦子就要成熟收割了,我们就不明白这个以农业为主的镇政府怎么就这样不尊重农民的劳动呢?镇长书记们可以不靠土地吃饭,但我们农民是要“以食为天”的,再说突破土地红线在可耕地里大肆建房,这本身就是违法的事情,镇政府为什么就不怕上级部门追究责任呢?”在三夏麦收前夕记者看到,在永城市太丘镇的胡小厂、杜庄、张庄、胡楼、太丘等村,到处都是热火朝天在麦苗地里毁坏成片的麦田开发房地产的现象,好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干景象,但这种景象在这个豫东南的农业和人口大市的出现与即将到来的三夏麦收是很不协调的。 在张庄村南的南北路两侧,记者看到有上百号人正在大肆毁坏麦田打地基。路西边是崔楼村自己建的,但每间房要给镇政府交纳8000元的费用。路东边正在毁掉的麦田是胡小厂村张庄组的地,该地块已经被开发商买去,据说该开发商是太丘镇街上一个叫陈红旗的有钱人家,要建的房子是两间门面上下共4间,卖价为15万多元,这个价钱对众多老百姓来说是望而生畏的。 为非法占地乱签空头协议损害政府威信 在小城镇建设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打着小城镇建设的旗号“以地生财”。乡镇干部们会想尽办法尽可能地多出让一些土地,或者变相把农用土地非农化以追求“利益最大化”和“摊大饼”式的短期行为,有的乡镇领导错误地认为乡镇政府是管理农村的一级政府,因而理所当然地拥有对农村土地的处置权,全然不顾正常的征地程序,甚至于他们压根就没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概念,而总是习惯于直接越俎代庖盲目圈地进行房地产开发。这种违法违纪的混乱行为也给耕地保护增加了压力。 镇政府为了达到乱占耕地的目的,让村里自行和村民乱签空头协议忽悠村民,而村民的地被占用后根本兑现不了协议,这种鼠目寸光的短期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记者在一份协议书上看到,协议的甲方杜庄村委超越权限承诺村民“首先解决乙方一人农村居民低保”,可几年过去了,村里的低保指标都让“有门路的人”占尽了先机,很多既没有被占地又不符合条件但和村镇干部有关系的人家都吃上了低保,而这些失去耕地的村民不但没有被解决“一人农村居民低保”,而且连应得的补偿也没有得到。胡张园村有一户叫张全昌的人家,本人76岁,身患半身不遂病瘫痪多年,妻子王兰英70岁,患食道癌绝症有2年之久,二人为看病到处举债,家庭生活十分困难,老两口的地在2年前几乎全部被镇政府占用了,可协议上承诺给他们的低保连边也没有沾上,老两口向有关部门反映过多次,可村干部竟然说“占你的地就是白占,到哪反映都没有用”,老两口见到记者竟然委屈得失声痛哭。在永城市太丘镇究竟还有多少这种上访无门的家庭,记者终究不得而知,也只能无奈地离开了胡张园村。 在眼下热火朝天被毁坏麦田的村民家里,记者没有见到一份被合法征用耕地的协议书和文件,在太丘镇政府记者也没有见到开发房地产占用耕地的任何批准手续。 按照《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没有经过合法批准的农用地占用不论打的什么旗号都将被视为非法占地,太丘镇的房地产开发当然也不应该例外。 太丘镇如此开发房产可能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按照规定,小城镇建设的房地产开发完全适用于《城市规划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规定,在建筑房物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是不允许进行任何形式销售的,但已经交钱买房的村民均表示从没有见到过太丘镇政府组织开发的房产的预售证,对这一点不知道“永城市太丘镇村镇建设发展中心”是怎样进行监管的。 而且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太丘镇政府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没有经过正规的“招拍挂”程序就进入流通领域进行销售,其中必然涉嫌造成国家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包括正常的税收和土地占补平衡等诸多原则性重大问题都将在太丘镇的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失去监管,甚至于给某些团体和个人提供不当得利的契机,打着小城镇建设的幌子行房地产开发之实,会将国家提倡的本来就不十分成熟的小城镇建设在永城市太丘镇因走调变性而失去方向,这在天津和浙江一些地区有过受到严厉查处的先例。 一旦土地和建筑项目的合法性受到质疑,这些走向市场的房地产“一书两证”等相关手续不齐全,就有可能成为烂尾工程,甚至于造成村民自己辛苦积攒了一辈子的钱,一不小心因买了一套这种不能作为商品流通的房屋而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的后果。 由于太丘镇政府拒绝给记者提供该镇开发性土地的相关手续,太丘镇大批量房产开发的土地性质及其在此过程中是否有大量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发生记者无从得知。 不许村民建房逼迫村民买高价房 胡小厂村村民对记者说:“太丘镇政府不让村民自己建房的目的就是让需要房子的人家只能购买镇政府开发的房子,而镇政府开发的两间楼房卖到从9万元到16万元不等的价钱,中间存在着暴利。在胡小厂村,现在是只许扒房不许建房,谁家建房镇政府就出面制止,下个通知停电停工加罚款。罚款数额都是一万,俩三万不等,罚得你建不起房最后还得被迫买他们开发的房子。该村有一户村民,在自己家拥有宅基证的老宅基地上建房,被镇政府知道后三天两头来找事,多次派人掐断电线停工。这户被停工的村民不解地问记者:“我们在自己的老宅基地上建房怎么建都不行,而镇政府组织开发商在即将收获的麦田里建房怎么就合法呢?如果合法他们怎么不公示他们的合法手续呢,这种欺上瞒下破坏耕地的行为上级政府知道吗?” 胡楼村一个被占地的村民说:“在太丘镇,村民自己法定承包的土地自己不能当家,镇政府非要替你做主,必须卖给他们搞开发,不卖是不行的。开发商在建房前每间必须交给镇里8000元钱。仅此一项这几个村加起来在建的数百套房屋镇政府就可以有几百万元的纯收入。 每个村开发的楼房具体价位也是不一样的,能卖多高就卖多高,胡楼村不靠集镇每套房子只卖到9万元,这是最低的价钱,太丘镇周围路两侧的房每套就能卖到15万多元,按现行的建筑成本计算,几乎是百分之百以上的利润。面对这些高价的小洋楼,村民们都不愿意买,因为他们没有这么多的钱,一些该结婚的人家因为买房而四处举债成了农村房奴,也有的最终因为买不起这样的房只能将婚期一拖再拖结不了婚。 在胡张园村,有一户叫张治宇的人家,他的儿子早已经到了该结婚的年龄,镇政府就是不让他家建房,他们曾向镇政府要求完全按照镇政府的规划建房也不行,原来备好的建筑材料都快放坏了,可这户人家又买不起镇政府的小洋楼,他家的儿子也就一直结不了婚。这户村民说:“小城镇建设本来应该是好事,可怎么弄得我们家儿子结不了婚呀,镇政府这样搞社会能和谐吗?” 而太丘镇政府组织开发的房子的销售形式也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预售模式,拿小丁庄为例,10.5万元的小洋楼是这样付费的,即开始时先交2万元算是定金,打完地梁再交2万,上第一层板时交2万,上最上层板时交2万,最后再交2万元。 太丘村北部南北路和东西路两侧15万多元的近百套在建房产采用的也都是这种销售模式。 “小城镇建设”沦为镇政府的敛财工具 除了镇政府每间门面收取的8000元,另外建房的户还要收取1平方420元的建筑营业税。仅此一项还满足不了镇政府的胃口,还要对建房的户按门面宽1米收取1050元的所谓“公厕费”,名为“公厕费”,可收了钱什么票据也没有。 在太丘镇太丘村的东头有4家正在建房的村民,从春节到现在已经几个月了都没有建好房子,原因就是镇政府的人员经常来要钱刁难,今天停电明天停工。本来这几户村民在建房前已经征得了镇政府的同意,可等建房的材料准备齐了,他们就天天来找事。逼着这几户建房的人家今天请客明天送礼,一天不请客第二天就要遭到停电停工。起个名堂就能罚款收费,收了钱还没有票据。这几户人家正在建的8间房子有24米多宽,仅没有任何票据收取的“公厕钱”这一项就交了近3万元。 建筑营业税竟交到个人户头上 胡张园村一户张姓村民因为建房子被迫给太丘镇政府交了两次钱共计4100元,一次是2300元,镇政府收钱的人连个白条也不打,这一张姓村民后来找他们要票,镇政府的人就威胁说,再要票钱就退给你,建了一半的房子不能再建了,眼看着花了半辈子积蓄建的房子要停工,这位张姓村民再也不敢要票了。后来镇政府的人员又让村民张某再交1800元钱,这一次来的更干脆,让张姓村民直接把钱存到农村信用社一个叫蒋建强的个人户头上。关于这个蒋建强的职务,村民们有的说是镇里的副镇长,有的说是镇里的一般干部,反正镇政府的人在逼迫村民交钱时从来都是凶巴巴的没有给村民出示过任何证件,因此村民对他们的庐山真面目也无从得知。不过记者在一份资料上看到,永城市在2007年表彰了437位先进个人,太丘镇受到表扬的有6位,其中的一个就是“蒋建强”,不知道此蒋建强是否为彼蒋建强,但张姓村民将1800元血汗钱存到了蒋建强的户头上却是铁的事实。 如果真按照太丘镇政府和村民的说法收取的是建筑营业税的话,被收取的单位应当是工程承包人或者建筑工程款的获得者,而且也应该由国家税务部门下发明确的催缴通知,最后应该交到专用的户头上才对,至于太丘镇这个1个月后还保留在建房者手里蒋建强个人户头上的“建筑营业税”的存款凭条,太丘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则不置可否,如果确实不是镇政府工作人员收取的话记者建议其应该主动到公安或检察机关报案查处,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也默不作答。 太丘镇小城镇建设变了味 中央提倡小城镇建设的本意是地方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水到渠成的结果,但在我国很多地方,把小城镇建设状况与乡镇主要领导人的政绩乃至职务升迁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小城镇建设具有了急功近利的色彩,甚至于搞面子工程,弄虚作假,违规开发房地产从中牟利,从而增加单位或群众的负担。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就曾经指出:小城镇建设必须解决好基础产业的问题,要利用产业的带动把农民集中起来形成小城镇。在当地经济发展到一定条件之后,农户有能力也有需求,必然会向小城镇过渡,绝不能依靠行政命令将农户聚集在一起。 在永城市太丘镇的小城镇建设中,以上这些不循序渐进、不量力而行的问题都出现了,太丘镇的领导们不是利用这个机会组织和协调好当地基础和主流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而是借机违法大量占用农用地搞房地产开发,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变相垄断当地房地产开发市场从而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记者在太丘镇政府见到了相关人员,镇工作人员给记者详细介绍了太丘镇从事小城镇建设是如何经市里批准的,但拒绝提供有关太丘镇小城镇建设的任何文件,连一份关于太丘镇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设计图也不让记者拍照。 对永城市太丘镇在即将成熟的麦田地里大批量开发房地产的性质及后续情况,本网将继续予以关注。 被占地毁田的村民因苦不堪言而失声痛哭杜庄村麦田里一排小洋楼拔地而起 即将成熟的麦田正在被开发商毁掉巍巍镇政府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