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糖蜂蜜将被视为掺假产品!”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负责人昨天向记者透露,广西的蜂蜜企业明年必须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蜂蜜》,凡是往蜂蜜中掺入其他糖类物质的蜂蜜产品将不能标称“纯蜂蜜”。据悉,即将实行新标准的食品还包括纯酿白酒、果冻等,这是继今年规范“奶粉还原鲜奶”的不良行为后我国采取的又一强制措施。
蜂蜜等新规明年实行 据了解,这项新的蜂蜜标准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期发布,明令禁止在蜂蜜中掺入其他糖类物质,否则视为掺假。广西质监局标准化处处长罗意承介绍,该标准明确规定:蜂蜜中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淀粉类、糖类、代糖类物质,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防腐剂、澄清剂、增稠剂等,凡是添加了上述物质的蜂蜜产品,不得标称“纯蜂蜜”或“蜂蜜”,具体执行时间是从2006年3月1日起。 广西养蜂指导站站长闭炳珍告诉记者,该站已于12月初接到有关通知,由于执行时间距今不到3个月,他表示将尽快督促广西的养蜂场及其蜂产品生产企业按蜂蜜新规定进行整改。 另外,纯酿白酒、果冻等一批食品新规定也将于明年实行。其中,纯酿白酒标准旨在区分用粮食生产的酿造白酒和用食用酒精勾兑的工艺白酒,经检验凡是不属于酿造类的白酒,将不能标称“纯酿型”;出于食用安全性考虑,果冻则规定杯形果冻的杯口内径必须“≥3.5cm”。 部分食品仍在搅乱市场 罗意承说,广西的蜂蜜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南宁、桂林、玉林等地,是我国蜂蜜产品的主产区之一。根据该局今年的专项抽查情况来看,我区蜂蜜整体质量不错,合格率超过80%,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企业为了恶意降低生产成本,对蜂蜜产品进行掺假。例如被质监部门查处的桂林市某食品公司生产的蜂蜜产品,添加蔗糖后却在外包装上赫然写着“纯正蜂蜜”。 白酒行业也不例外。据南宁市华西路一位白酒直销行业人士透露,目前国内仅有几种白酒获得了纯酿认证标志,而南宁市场上至少有10多种白酒产品仍在标称“纯酿浓香型”、“纯酿米酒”。 食品漏洞呼唤“标准先行” 南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负责人说,以豆腐为例,最近有消费者反映说有的鲜豆腐煮后硬邦邦的,吃起来感觉涩苦,原因可能是过量使用了化学原料“豆腐王”、发泡剂等添加剂,可目前他们还找不到衡量它是否合格的国家标准,这对该行业的管理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漏洞。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石保权前不久在南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规范往年确实存在滞后现象,但“苏丹红”事件后开始变被动为主动,并从今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标准清理和修订,争取在未来几年内基本建立食品安全和消费品安全标准体系,内容包括农兽药残、转基因、有毒有害物质、食品包装材料、餐饮具、家电、洗涤化妆用品、儿童用品和室内装饰材料。 |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