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资动态
黄继成的农机发明之路
时间:2015-11-03 04:02:12来源:作者:

  为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本报于即日推出《青春在科技创新中闪光》专栏,专题报道湘西自治州第十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的优秀事迹,以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建设创新型湘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6年时间,黄继成和他的团队一共6个人,专心做一件事,发明耕整机。

  他说,如果把如今已推向市场的耕整机称为第三代,那么区分标准是从两轮到三轮再发展为如今的四轮。而实际上,经他们研究、实践再更新的产品,根本已算不清到底是多少代。

  带着发明的耕整机,他们试验耕作了上千亩土地。远到武汉、常德,近到所在的龙山县各乡镇,从沙地到黄泥地再到普通农田,耕整机也在这一次一次试验中,不断改进。

  村民嫌两个轮子手扶式耕整机费力,他们就研发成3个轮子坐乘式;村民反映3个轮子遇沟容易侧翻,他们再改良成稳定的四轮机;有村民说,机器好用,但搬来搬去太费劲,他们就改成能够整块拆卸再轻松搬移的结构;有村民说耕得程度太深,也有村民嫌耕得程度不够,他们就制作出调节装置,让耕地的深浅能自由控制;还有村民觉得田里掉头不方便,他们又增加了倒挡,一个脚踏板就让机器自由进退

  于是,与其说是黄继成发明了这部耕整机,其实应该是黄继成综合吸纳了尽可能多农民对耕整机的要求,发明了一部尽可能满足农民各种需求的耕整机。

  研发6年,期间艰辛一言难尽。资金的短缺,技术的瓶颈,现实的压力,都让黄继成想过放弃,最终却仍然坚持了下来。

  坚持的原因很简单,是我们收获到的每一个诚恳的意见建议,和每一份真挚的肯定与鼓励。黄继成说,而这些,都来自我的农民朋友们。

  这些农民朋友,其实也正是黄继成农机发明之路最初的起源。

  龙山县位于武陵山区腹地,山高而陡,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地貌,大型农机根本不适用,农民一直采用传统牛耕或简易费力的手扶式耕种机。

  2005年冬天,23岁的黄继成去乡下亲戚家玩,看到农民冬耕之艰辛且耕作效率低下,便萌发了结合山区地型发明一些方便实用小型农机的想法。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