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我国肥料行业存在着一些被广泛认可的观念,比如以肥料养分含量的高低来断定产品的科技含量与优劣,比如现如今的一些土壤问题是由于施肥不合理造成的。对于这些已经深入圈内人士潜意识的观念,有一位行业专家却产生了质疑,他就是国家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处长高祥照。
“近些年来我国肥料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在飞速发展的背后,我也隐约看到了忧患,关于肥料发展的思路,我们需要加以辨别和明晰。”高祥照处长如是说。现在普遍认为高浓度、复合化是未来肥料发展的方向,从某种角度而言,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不尽然。
“要知道肥料的品种多种多样、作物多种多样,农业生产条件也是多种多样。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有其自身的规律,虽然高浓度、复合肥是一种趋势,但是站在作物的角度来看,根据符合其需肥规律合理施肥才是关键。”
高祥照表示。在过去农业技术比较落后的条件下,人工撒施肥料,为了节省成本,一次性施肥,因此复合化的高浓度的肥料比较适合;但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发展,施肥技术的提高,特别是机械施肥、水肥一体化以后,复合化的肥料产品就显得没那么必要了。
另外一点,行业内许多声音都在说,由于施肥不合理造成的土壤酸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不可否认,不合理的施肥方式的确会带来土壤问题,可是我们也应该正确认知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自然界中作物的生长本就会有一些酸性物质的分泌,土壤酸化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即使我们只施用有机肥甚至不施肥,土壤依然会有一个酸化的趋势。如果把土壤酸化完全归咎于化肥施用的话,是十分不明智的。”高祥照说道。
当然,改良土壤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从改良肥料的角度去尝试改良土壤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比如将肥料中硝态氮和其他养分进行结合,硝态氮被吸收以后能够适当减轻土壤酸化问题,但这种影响相较于植物自身分泌的酸性物质而言可谓是杯水车薪。“因此,尝试更多的改土方式方法才是解决土壤酸化问题的出路,而不是寄希望于通过改变肥料来改善土壤酸化。”高祥照如是说。
呼吁行业专家、科研机构,以科学的态度和历史责任感引导行业、企业、农民科学认知农业动态,明确发展方向,引领我国肥料和农业在正确的道路上又好又快发展。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