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中农控股联合中华合作时报社、广西柑橘行业协会及广西益晟农业公司,在广西来宾市举办中国柑橘产业大会暨中国农资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建设论坛。
本次论坛集中解答了当前柑橘种植户关心的技术问题,并详细阐述了中农控股打造的“中国农资”智能服务体系,以及为柑橘种植户提供的智能服务解决方案。
中农控股助力果农持续盈利随着我国居民对柑橘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目前,我国柑橘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居于世界第一。但是,在柑橘产业的繁荣背后也隐藏着危机。
中农控股总经理助理王秦燕表示,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买到好吃又安全的柑橘,在很大程度上,品牌已经成了绿色、安全、优质的代言和保证。
由此可见,“优质、安全”已经成为柑橘产业发展的关键,只有生产出优质的柑橘产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卖难”以及价格问题。
为此,中农控股为柑橘种植户量身设计了一系列的种植解决方案,以帮助果农种出品质更好的柑橘,让果农具备长期的、可持续的盈利能力。
中华合作时报社编委、中国农资传媒执行总编辑孙立新表示,基于柑橘种植业的现状分析,未来的柑橘种植将不再仅仅只依赖种植户本身的劳动,而更多地需要社会化的协作来完成柑橘产业从增产导向到提质导向的蜕变。
提供整体精准解决方案为了提升柑橘的品质以及解决种植户的种植难题,中农控股给出了柑橘绿色发展的整体解决方案。
会上,王秦燕就中农控股通过“中国农资”智能配肥站帮助农民精准施肥进行了重点介绍。她表示,建设智能配肥站的目的是实现化肥“私人订制”,进而改良土壤。
据了解,由智能配肥站生产的配方肥中加入了有机肥、微量元素,可有效改良土壤。最关键的是,智能配肥模式极大地缩短了流通环节,降低了农户的投入成本。
中农控股还在智能配肥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液体加肥站。目前,“中国农资”液体加肥站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全国总计建成液体配肥中心11个、液体加肥站46家。
王秦燕指出,液体肥是未来农资发展的大方向,使用液体肥料不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还有助于提升柑橘的品质。
中农控股项目经理孙希园则重点介绍了公司为柑橘种植带来的无人机飞防服务。据了解,目前,80%橘园建立在丘陵山地,果农打药费时费力,增加了人工成本;而无人机作业每人每天可以作业600亩,比“人工+小型机械作业”的效率高出十几倍。
孙希园还表示,除了服务之外,中农控股的产品也是行业中的佼佼者,是柑橘种植户可以信赖的产品。中农控股是国内最大的化肥贸易商和进出口企业,中农控股与境内外主要的化肥生产商、供应商、农业服务商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目前,中农控股与美国美盛、加拿大钾肥、德国红牛K+S、以色列海法、以色列ICL、俄罗斯阿康、智利SQM、荷兰易普润、以色列耐特菲姆等企业保持着密切的合作,每年进口各类肥料达两百多万吨。
“我们要用世界上最好的产品,帮助柑橘种植户种出最甜的柑橘。”孙希园说。
中农控股再添战略合作伙伴为了更好地服务来宾及周边地区的柑橘种植户,中农控股还与来宾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广西柑橘行业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柑橘产业的绿色、高效发展。
广西柑橘行业协会会长许立明表示,协会将与中农控股精诚合作,为柑橘种植户提供更多的服务。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