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风采
那吉镇多措并举推进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
时间:2009-12-23 08:54:50来源:作者:杨思语
 
  • 无公害蔬菜基地是那吉镇立足于耕地面积少,属城郊结合部的实际提出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措施,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快速发展,使那吉镇实现了向有限的资源要效益的目标。在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上采取了多品种落地,多样化推进的方式,推进了基地快速发展。

    1、壮大基地建设规模,多渠道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水平,2006年规划兴建无公害蔬菜园区,经过四期扩建到目前已有“43式”日光温室158幢,随着大棚规模不断扩大,种植方式也从单一的蔬菜发展到蔬菜、水果、花卉等多个品种,形成了无公害蔬菜、食用菌、花卉三大基地,并在“名、优、特、奇”上下功夫,种植经济效益高的品种,从外地引进木耳菜、葡萄、芦笋等我地区稀缺紧俏的品种进行试种,组建无公害蔬菜合作社、食用菌合作社等农民自治组织,特别是食用菌合作社作用发挥明显,内设组织齐全,能统一制菌,统一培训,统一销售,充分利用农闲季节,提高农民收入。在食用菌种植上也不断改进技术,从外地引进技术人员,进行黄菇、香菇、平菇、榆黄菇等品种生产,改变过去种植品种单一化的局面。并积极探索多渠道发展之路,利用无公害蔬菜大棚生产花卉,2009年试种8个花卉大棚,共育苗60余万株,总收入30多万元,人均增收160元。目前,那吉镇共有无公害蔬菜大棚417幢,如果按种植蔬菜计算,一个大棚一年可生产2—5茬(叶菜类为3-5茬,果菜类为2—3茬),而且受外界气候因素影响小(但今年水灾除外),同一个品种产量稳定,平均一个300平方米的大棚年可收入3万元,仅无公害生产一项村民可收入1200多万元。人均增收5000多元。

    2、加大宣传,走品牌带动之路。从2008年到现在对无公害蔬菜大棚内种植的21个品种申请了“无公害蔬菜”标识,并在抓好质量监管的基础上成功申报“那吉”商标,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逐步树立起品牌效应。

    3、进一步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那吉村新建314平方米的办公楼,2008年投入资金24.5万元,新修沙石路3000延长米,新建休闲广场3000平方米,并解决了无公害蔬菜园区供电问题,完成了基地内绿化美化工作,2009年又继续扩大基地规模,进行四期扩建,新建50幢改良式温室大棚,并投资20万元,修建两条总长1500多米砂石路,在三期园区内投资190万元,修建硬化路面1246米。对40幢大棚实施“四位一体”(蔬菜种植、沼气池、猪舍、厕所)改造,使村民用上节约、洁净的环保能源。不断加强环境改善工作,春季在村内主要街路、广场共植树近6000株。镇内涉农部门加大对新农民的培训力度,使农民学知识、用知识的意识不断增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