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话题
中国“农转非”政策:让优秀农民工融入城市
时间:2009-12-24 09:01:15来源:作者:杨思语

  政府加快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推进城镇化不仅是立足当前的形势需要,更是着眼长远的发展大计。一些经济发达的地方率先解决优秀农民工户籍问题,比如珠海市曾经实行的“优秀农民工奖励城市户口”,增加了农民工的归宿感,强化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受到了社会一致好评。

  中国网12月23日讯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这意味着更多的农村人口将跃过“农门”,成为“城里人”。

  户口限制极为严格的北京,也放宽了政策。在几天前召开的全国优秀农民工表彰大会中,受到表彰的53名农民工中有30名是外地人,他们当中获得全国劳模称号或者具有高级技师、高级工等资格。北京市农民工,根据本人意愿还可以实现“农转非”。

  在现代化过程,农民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据报道,农民工对经济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他们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16%。温铁军做过统计,如果按农民工平均每人一年提供两万元的产值计算,一亿进城农民工就为国家奉献了两万亿元。还有一组数据:目前农民工这一新兴的工人阶级队伍人数上已经超过了传统产业个人,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占城市第二产业的57.6%,商业和餐饮业的52.6%,加工制造业的68.2%,建筑业的79.8%,如果没有农民工,超过一半的饭店要关门,近七成的生产厂家要关门、近八成的大楼盖不起来。

  如果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了很长时间,具备了一定的劳动技能,这时,如果我们仍用户籍制度将他们隔离在“城市门槛”之外,不能享受同城待遇和市民待遇,得不到应有的精神尊重和劳保待遇,户口二元制成为农民工发展的严重阻隔。在人本理念非常流行的今天,仍未能脱离物本思维、“出身论”思维,这不够公平,也不恰当。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