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物访谈
王守聪:农业部分工分省保面积保产量
时间:2009-11-23 09:36:55来源:作者:小月

  “尽管去年粮食产量超过10000亿斤,但粮食年度供求缺口仍在300亿斤左右。尽管去年农民收入实际增长9.5%,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3.33∶1。”2008年4月1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王守聪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用了两个“尽管”,概括中国面临的粮食情势的压力。

  压力之下是变化。

  3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将采取增加直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等十项措施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

  总理一诺千金:2008年中央财政预算将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这是在去年增加1307亿元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再增加252.5亿元投入的结果。令市场称道的是,增加的财政投入主要直接补贴给农民,不用担心漏斗效应。

  市场不仅紧盯着郑州粮食交易所上下跳动的价格,也在观望政府的有形之手。

  “今年可能是近年来春耕形势最严峻的一年。”王守聪一再表示,中国南方春天遭遇雪灾、北方旱情严重、农资价格上涨,都给春耕工作带来了不小压力。

  农业部随后也发出紧急通知,千方百计争取今年农业和粮食生产好收成。在此之前,分工分省保面积制度已经落实到农业部相关司级官员身上。王守聪重点联系则是这次受雪灾影响最深的湖南省。湖广熟,天下足。谚语之下,显见湖南作为一个粮食主产区的地位。

  15.9亿亩 1万亿斤以上

  《21世纪》:今年的春耕生产工作目标是什么?农业部还会从哪几个方面,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保证春季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王守聪:现在春播生产正在从南到北全面展开,我们为了力争夏季粮油生产有一个好收成,确保春播粮油面积稳定增加,为全年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打好基础,重点要落实四项任务。

  第一,大力推进高产创建活动,切实抓好后期田间管理,力争今年小麦单产在去年307.7公斤的基础上再提高1%,夏粮产量保持2300亿斤以上,全力夺取夏粮丰收。

  第二,春播粮食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要紧紧抓住4、5月份关键农时,加强督促检查,强化宣传引导,增加技术服务,鼓励帮助农民多种地种好地,坚决防止耕地撂荒和水稻“双改单”,恢复稳定早稻和晚稻种植面积,对撂荒的耕地要通过土地流转、代耕代种等方式及时耕种。确保今年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5.9亿亩,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

  第三,力争今年油料生产实现恢复性发展,面积达到3.46亿亩以上,总产4700万吨,使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2个百分点。

  第四,继续优化农业结构布局。要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促进棉花、糖料、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协调发展。推动落实“菜篮”市长负责制,稳定增加蔬菜等鲜活农产品(20.86,0.36,1.76%)生产,确保“菜篮子”数量充足、质量安全,全年均衡供应。

  粮食库存消费比

  近30年来最严峻

  《21世纪》:目标非常清晰。但是来自国内外的眼睛仍盯着当前我国的粮食情势。目前这个情势有多严重?

  王守聪:从全局来看,今年的春季农业生产极端重要。首先,我国人均资源有限,必须要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20.86,0.36,1.76%)有效供给,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农业部门的首要职责。

  其次,为了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必须确保今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力争夏粮丰收,可以增加供给是一个方面,影响预期也十分重要。

  第三,目前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今年1月份,国际市场小麦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倍以上,大米价格上涨28.4%,玉米价格上涨27%,大豆价格上涨60.5%。预计2007/2008年度粮食库存消费比降至14.2%,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17%的安全警戒线,是198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许多国家纷纷出台扩大进口、限制出口的贸易政策,加剧了世界粮食贸易紧张的局面。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国内基本自给,通过进出口适当调剂余缺。

  第四,目前尽管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但总体上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尽管去年粮食产量超过10000亿斤,但粮食年度供求缺口仍在300亿斤左右。尽管去年农民收入实际增长9.5%,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3.33∶1。

  夏粮看春耕

  《21世纪》:一年之计在于春。夏粮收成看春耕。在严峻的粮食生产情势和坚定的目标之下,无论政府还是市场都在观望,春耕需要破解的问题有哪些,以及多大程度上可以破解?

  王守聪:从各地反映的情况来看,今年的春季农业生产形势是近年来最为严峻的一年,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旱情十分严重。去年6月份我国东北地区发生有记录以来同期最严重的夏旱,7-9月份又发生历史罕见的伏旱和大范围秋旱,致使水库工程蓄水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今年的春耕生产。去冬今春,北方地区雨雪明显减少,旱情持续发展。河北入冬以来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减少60%,全省超过三分之一的冬小麦受旱,有近70%的春白地缺墒;黑龙江农田受旱面积8700万亩,旱情为历史同期罕见;吉林88座大中型水库蓄水量比去年同期减少近80%。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3月17日,北方15个省、区、市农作物受旱面积3342万亩,成灾359万亩;旱(白)地缺墒面积2.84亿亩,水田缺水1063万亩。严重的旱情使部分地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受阻,对适时春播构成严重威胁,增加了春耕生产和春季田间管理的难度。

  第二,化肥等农资价格持续上涨。与往年相比,今年化肥等农资价格从淡季就开始大幅上涨,逐月不断攀升,部分品种在部分地区还出现短缺。目前各类农资产品市场价格均有不同幅度上涨。据农业部监测,今年2月,种子、农药价格同比上涨10%左右,尿素、碳酸氢氨分别上涨12%和21%,磷酸二氨、氯化钾、复合肥均上涨40%左右,农膜、柴油分别上涨11%和16%。同时,受年初南方冰雪灾害影响,部分化肥生产企业开工不足,运输受阻,运费攀升,导致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北方省区磷肥供应偏紧。

  第三,部分地区粮价下跌。去年秋粮上市以来,东北地区水稻、玉米价格走低,部分地区出现卖难。据统计,今年1月份黑龙江、吉林、辽宁稻谷出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10%左右,黑龙江、吉林玉米价格下降7%左右。国家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和玉米国家收储计划,对稳定东北地区水稻、玉米价格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运输、成本等多种因素制约,目前仍有大量粮食积压在农民手中。粮食价格低位运行,化肥等农资价格高位上涨,这“一低一高”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直接影响春耕备耕进度,影响粮食面积稳定,影响生产投入。

  第四,南方受灾滞后影响和压力加大。今年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遭受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持续时间长、受灾品种多、影响范围广,给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特别是湖南、湖北、江西等农业大省,受灾十分严重。灾后农业基础设施重建任务艰巨,灾后生产恢复时间紧迫,灾后保证鲜活农产品(20.86,0.36,1.76%)供给压力加大,灾后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困难增多。

  增90万亩 冬小麦第一枪

  《21世纪》:遇到这么多困难和问题,要完成今年的春耕生产任务是不是更加艰难?

  王守聪:在看到困难和问题的同时,我们当然也要看到,今年春季农业生产也面临了许多有利条件。首先,政策支持更加有力。可以讲今年中央支持“三农”投入的资金和项目力度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等补贴资金比去年增加近一半。财政部和农业部已将中央各项补贴资金于2月下旬前提前预拨到各地,预拨资金大大超过去年。1月下旬以来,中央财政还先后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27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灾后恢复生产。此外,各地也积极出台了配套政策,继续加大对粮油生产的扶持和投入。

  其次,政府的各项工作也更加主动。国务院专门召开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工作会议,农业部对今年农业生产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前安排了春耕备耕各项工作,分南北两片召开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以便更好地进行分类指导。同时,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支持政策,全力推进灾后恢复和春耕备耕工作。

  第三,市场环境总体有利。目前,国内小麦、玉米、油料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较高水平,国家及早公布了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并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有利于稳定农民种粮预期。针对农资价格持续上涨,中央继续增加农资综合直补,同时最近又进一步加大了补贴力度。最近,国务院决定将适当提高东北稻谷最低收购价,敞开收购农民手中余粮。以上政策措施,有利于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此外,今年冬小麦面积达到3.2亿亩,比去年增加90多万亩,基本实现了安全越冬。目前,一、二类苗达到82.3%,与去年基本持平,为夺取夏粮丰收奠定了基础。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