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在山东济南市举行的西部农交会上,由潼南县双江镇的特禽养殖户陈建华所带来的特色珍珠鸡等野生禽类产品,一上柜便迅速销售一空,许多“不甘心”的消费者甚至还提出预订。“接订单接到手软。”这让陈建华笑得合不拢嘴。 同时,陶然居、毛哥老鸭汤等市内大型餐饮企业也向陈建华养殖的特禽抛出“橄榄枝”,预定了共计超过100万只的特禽野味。 陈建华养殖特禽到底有什么妙招?记者来到他位于潼南双江镇的特禽养殖场进行了一番打探。走近一看,不足30亩的养殖场内,一群群野鸭在水塘中嬉戏,野山鸡、天鹅、贵妃鸡等争相鸣叫,几座矮小的农房分散在养殖场周围,场内2名工人正在来回巡逻。这与记者想象中规模化的大型养殖场似乎还有些差距。 生态养殖才是“王道” “搞特禽养殖,主要还是要找对方法。”陈建华说,在创业初期,他也曾遇到瓶颈,由于对养殖方法不够熟悉,特禽粪便处理不得当,造成许多特禽病死,严重影响到质量,一度形成滞销的局面。 他遍访养殖“名家”,阅览养殖书籍,发现引进鱼苗是处理特禽粪便这个“顽疾”的“灵丹妙药”。于是,他专程从市内其他区县引进了鲫鱼、花鲢、草鱼等鱼苗投放到养殖野鸭的水塘中,用野鸭、野鸡等特禽的粪喂鱼,如此一来,既解决了粪便处理不当造成的特禽病害,又为鱼类提供了天然的肥料。 陈建华算了一笔账:每年在引进特禽种苗、购买饲料及养殖设备、运输费用等生产成本总计要花费3万元以上,而目前该养殖场拥有10余亩池塘,一年累计可产4-5吨鱼,按照6元/公斤的市场平均收购价,净利润近3万元,直接解决大部分养殖特禽的成本费用。 同时,采取“活水”养殖。养殖场靠近双江镇长河堰水库,一边引入水库淡水,一边将死水排出,流入河流,避免因死水养殖造成的特禽传染病,形成一个生态的养殖链条。而在这样一个链条上,只需1-2名工人便可完成所有工作,劳动力成本也大大节约。 除此之外,陈建华还表示,养殖特禽切忌盲目养殖,需要随时观察并作好记录,定期用石灰粉、消毒水等对养殖场进行消毒。 对于野鸭、野鸡、天鹅等生理较为脆弱的禽类,引种后需在37摄氏度左右的暖房进行10-15天的“脱温”培育,养殖20天后可适时地将小鸭、小鸡放入深10厘米左右的水池进行“试水”,让其适应水温,避免之后因不适应水质而沉溺。 一次“巧遇”带来一片商机 技术有了,方法也有了,但销路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陈建华认为,零售对于特禽养殖户来说,根本无法赚钱,就拿野鸭来说,平均每只的养殖成本在16元左右,而市场零售 能人 秀场 价一只也只有16-20元左右,再扣除运输费用,农民能赚的钱几乎“所剩无几”。 到哪里去找能够批量收购特禽的老板呢?于是陈建华带着自己的特禽产品来到主城,向市内各大餐馆、酒店上门推销,并在重庆西三街贸易市场设立门市部,专门向主城各大餐馆供应特禽产品,市场销路逐步打开。 2008年,潼南县举办一年一度的蔬菜采购会,陈建华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他带着自家的特禽产品来到采购会上进行推销,吸引了不少到场企业家、老板的注意,其中就包括重庆陶然居饮食文化集团董事长严琦。经过洽谈,陶然居与陈建华签订了首期50万只特禽的合同订单。 拿到大单,陈建华反而有些焦虑,自己不到30亩的养殖场的特禽年产量也不过十多万只,如何能够满足50万只的供应量?他想到,要改变自家养殖场单纯养殖的单一经营模式,把对外采购、销售中介集于一体,于是他“拉拢”了潼南县内20余家特禽养殖专业户及綦江、长寿等市内其他区县养殖户,成立了重庆市建华特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由他牵头,进行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这样一来就解决了供应量的问题,还解决了部分养殖小户“单打独斗”卖不出去的情况,真正帮农民创收。 经过几年的不断盘大盘活,建华特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已经吸引了除陶然居以外,包括毛哥老鸭汤等市内知名餐饮企业前来采购,今年已接到陶然居等企业特禽产品订单100万只,按照每只2-3元的净利润,预期收入将破百万。 以销量确定产量 由于养殖场毗邻双江镇长河堰水库,陈建华意识到,这是一个推动产业发展的“潜力股”。08年陈建华与他人合作,在长河堰水库边修建了一个集休闲、旅游、观光与一体的特色休闲山庄,以特禽野味作为助推项目,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下一步,该合作社将在今年内成立特禽食品加工厂,将产品进行深加工后投放市场,以拓展更多的销售渠道。 “有些养殖户喜欢‘咬价’,要知道这样亏的可是自己啊。”陈建华建议,特禽养殖忌讳“一意孤行”,许多养殖户是“犟”脾气,一个品种养到底,缺乏市场敏锐度与观察力,导致产品滞销,造成亏损。养殖户应该形成“以销量定产量”的思维模式,不要盲目养殖,随时更新了解市场信息,寻找适合自己的销售路线及方式。 此外,投资养殖产业一定要谨慎,应积极与其他养殖户搞合作经营,降低市场竞争所带来的风险。 通讯员 刘蓟奕 近年来,特种动物已成为我国农业中新兴的一支养殖大军。特养业不同于已经形成的大批量、大规模、普及饲养繁育的常规动物养殖业,如猪、牛、羊、禽、鱼等。其特点是种类多,涉及范围广,经济价值高。 草食类 此类特养动物以草食为主,如梅花鹿、马鹿、羚羊、香樟、牦牛、骆驼、肉兔、野兔等。目前除鹿、兔养殖有一定规模和繁育饲养水平较高及各有一些品种外,其他种类的养殖,尚处于进一步开发探索阶段,尤其是品种、繁育、饲养技术、卫生防疫等方面需要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杂食类 目前有一定养殖规模的有肉狗、香猪、小型猪、果子狸、麝鼠、竹鼠、蛇、蛤蚧、野猪、毛驴、猫、牛蛙、林蛙、美国青蛙等。由于此类动物繁殖速度快,市场容量有相当空间,常被炒作者利用以获取暴利,使农户受骗上当。 特禽类 这是当前颇受各地重视,争相发展的多种特禽统称,其中包括:黑风鸡、白风鸡、贵妃鸡、珍珠鸡、七彩山鸡、火鸡、褐马鸡、金鸡、宫廷黄鸡、丝光鸡、绿壳蛋鸡、麻雀、山雀、鹌鹑、孔雀、鹧鸪、绿头鸭、野鸭、野鹅、肉鸽、鸵鸟、观赏鸟等,此类特禽的养殖技术不太复杂,场地设备要求不高,宜在各在农村扩大饲养,市场销售状况一般看好,尤其是作为营养滋补型和野味食品,颇受消费者欢迎。 毛皮类 我国狐、貂、貉、海狸、毛兔、獭兔、艾虎、黄鼬等养殖已有一定规模和经验。但受国际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很大,已多次出现市场销售大起大落现象,养殖户市场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此外,我国毛皮动物在饲养和营养水平亟待改善,只有大力发展高档毛皮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领一定的份额。据专家分析,我国毛皮动物养殖,普遍存在蛋白质供应不足,缺少科学的饲养标准和日粮配方。 水产类 此类动物种类正在增加,如银鱼、鲍鱼、鳝鱼、泥鳅、珍珠蚌、鳖、绿毛龟、鳄鱼、七彩鱼、金鱼、热带鱼、海豹、鳄、田螺、蟹、虾、海马等。 除少数动物在我国有较长养殖史外,大多数在繁育和养殖技术方面缺乏深入引进,在开发、加工、利用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昆虫等 近年随保健药用和水产发展的需要,昆虫等类动物的养殖有较大发展,种类也有增加,如蝎、蚁、土元、蜘蛛、蝇蛆、蜈蚣、蚯蚓、蚂蟥、黄粉虫、蚕蛹、蜗牛、蝴蝶、稻蝗、鱼虫、白蜡虫、倍蚜等。此类动物随着社会对药物、仪器和工业原料的需要量增加,其中一些种类将逐步形成规模生产,尤其是养殖技术的提高,能进一步推动生产的发展。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