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物访谈
蔬菜制种确有可为
时间:2012-11-14 10:19:24来源:作者:
    他二十年如一日,苦苦探寻育种良方,年过六旬仍坚持不懈发展蔬菜制种产业,将一个“盐碱窝”变身蔬菜制种专业村。他,就是山东省高唐县清平镇桑园村党支部书记、彩虹蔬菜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于彩洪

    过去的桑园村,几百亩耕地因盐碱严重产出效益极少,时任村干部的于彩洪萌生了带领村民致富的想法。1993年,于彩洪经亲戚介绍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取得联系,承担起为两个单位繁育蔬菜良种的任务。头一年试种的黄瓜种收获后,于彩洪兴致勃勃地背到了北京,专家看后无奈地摇了摇头,种子品质未能达到要求。接下来的两年,又均因天气条件或技术原因失败。接连吃了三年的“闭门羹”,于彩洪并没有气馁,有的只是愚公移山的精神,他不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终于在2006年试种成功,并在2007年迎来了第一次大丰收,80亩地的白菜种总产2.3万斤,100亩地的萝卜种总产2万斤,当年制种总收入高达57万元,看到村民们一个个笑逐颜开,于彩洪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很快在桑园及周边村庄形成了800亩的蔬菜制种基地。,于彩洪购买了大量专业书籍,还将专家请到村里现场指导。于彩洪大胆尝试了秋季播种、母根冬储、春季定植法,避免了小株采种无法除杂的风险。革新种植技术后,产量由原来的平均亩产150斤跃升至250斤,而且种子纯度提高到95%以上。

    2007年8月,于彩洪同制种村民商量后,围绕蔬菜良种产业繁育登记注册了全县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高唐彩虹蔬菜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如今,已有11个村的267户农民入社发展,他们也由过去的单纯繁育良种开始尝试繁育原种。2010年秋,于彩洪出资在相邻的后辛村建起了大拱棚,引进了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亲本繁育技术,用人工授粉技术繁育甘蓝亲本,在他的精心管理指导下,亲本繁育一举成功,效益相当可观,三分地收获原种6斤,每斤收购价为3000元,为合作社增添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秋天,于彩洪又建起了八分地的冬暖式大棚,采用人工授粉繁育亲本原种,并计划逐步扩大原种繁育面积。于彩洪介绍“今年秋天我们同一家企业合作,在县城北部新发展制种面积40亩,现在正在搞蔬菜定植。”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