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夏丽)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民建会员,凭着一腔热爱“三农”的痴情、一份潜心钻研的精神和一股吃苦耐劳的干劲,成了大家公认的专家型干部、泥腿子干部和实干家领导。他常年扎根于农村、农民中,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他就是曾任江阳区农林业局副局长11年、现任江阳区石寨镇镇长刘定权。
刻苦钻研,炼成“农业专家”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刘定权,自小就对农业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他立志要为农业发展作贡献。1993年,他如愿以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四川农业大学。经过4年的刻苦学习,他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泸州市园科所的一名工作人员。为了更好地钻研农业、服务农业,1998年7月,他考取并开始攻读西南农业大学研究生,3年后再次回到家乡泸州任江阳区农林业局副局长,分管农业,也成了全市农业系统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
身为一名农业部门的领导干部,刘定权一面统筹全区农业工作,一面潜心农业生产技术研究。为了大力发展农业经济,领跑全市农业,他和区里的农业专家一起,对省内外先进地区的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技术进行反复研究,并远赴山东、广东、福建、海南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将碧秀苦瓜、马贵荔枝、石硖龙眼等30多个特色农作物新品种和荔枝龙眼高接换种复壮更新、蔬菜间套作综合配套等先进种植技术引进江阳区进行推广,有效促进了江阳特色农业的发展,使全区蔬菜、水果大幅增产增收。他主持的瓜类断根嫁接育苗、川南无公害蔬菜综合栽培技术获得了市政府科技进步奖,为全区创造经济效益8000多万元。由此,刘定权获得了一个绰号——“刘专家”。
情系三农,成“泥腿子”
干部在局里,刘定权是个有名的“泥腿子”干部。他有一个开展农业工作的法宝,就是长期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向农民传授农业技术是他工作的一大部分。在农民的眼中,他就是一个跑田坎、懂技术又平易近人的小兄弟。他的手机中储存着各类高产示范户、种植大户、农业技术能手的通讯号码,足有100多个。他下乡乘坐的工作车里,常常存放着一大堆蔬菜、水果等田间管理所需的技术资料,以便随时赠送给农民群众,及时为他们提供指导和服务。
2012年3月16日,刘定权在通滩国光村调研甜橙产业发展,当得知果农对甜橙套袋等种植方式非常感兴趣时,他当即拉着几位果农到况场二郎甜橙示范园参观学习甜橙套袋种植技术,并现场讲解有关的管理技术。事毕,农民们拉着他的手感动地说:“刘局长,谢谢你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五一”假期,刘定权到华阳白湾蔬菜高产创建示范田查看蔬菜生长情况,发现该示范田的蔬菜群体过大,后期容易出现脱肥问题,他当即到附近农资店拉回两包速效复合肥料送到示范田农户王宝元手中,并手把手指导追肥技术……
奉献创新,领跑现代农业
江阳区虽然是泸州市第一大区,但人均耕地面积少、农业种植规模小、粮食生产长期在低水平徘徊。针对这一状况,刘定权反复思考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依托和服务城市,实施菜篮子、果盘子工程,打造现代农业强区”的建议,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认可,蔬菜、特色水果(荔枝、龙眼)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列入了全区“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并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示范县(区)和全国蔬菜发展重点县(区)。由他主持编制的江阳区蔬菜、特色水果发展规划,现在正在不断的实施推进中。
针对农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刘定权经常带队到省农业厅甚至国家农业部跑项目,一个月去5、6趟省城是常事。数年来,他为江阳区争取到各种项目资金近5000万元,指导建立了华阳蔬菜、黄舣龙眼两个万亩示范片,3个甜橙千亩丰产示范片,培植1000多户示范户。2002年至今,全区蔬菜种植面积由16万亩增加到23万亩,特色水果种植面积由3万亩增加到5万亩,农业产值增加5.5亿元。江阳区也由此获得“全省特色农业强县(区)”、“全国蔬菜发展重点县(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殊荣。
2012年11月,刘定权调入江阳区石寨镇任镇长。石寨镇是个典型的农业乡镇,他想,这里要发展,还得从“农”字上下功夫。“产村相融、打造江阳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一个新的发展思路迅速在他脑中出炉。如今,石寨镇正在推广“粱(高粱)—菜—菜”粮经复合栽培模式,依托泸州老窖公司有机原粮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他积极向上级争取的1000多万元各类项目资金,也正助推着石寨走向良好的发展势头……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