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赵紫峰在日本获得硕士学位后回到家乡吉林长春市,在一家中日合资企业当白领。2011年,他辞掉工作,过起了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
好好的白领不当,用全部家当在长春市农安县龙王乡买了40公顷草甸子(盐碱地),种起了水稻,当起了农场主。赵紫峰的朋友戏称他是来自星星的海归农民。
辞掉工作来当农民,我爸妈极力反对,我希望他们能慢慢理解我想过的生活。赵紫峰说,2011年10月,他用全部家底80万元先租了30公顷草甸子,租期10年。
筹集资金、市场调研、遍访专家2012年初,赵紫峰开始准备种地。4月育苗,5月插秧,由于聘请的技术员是南方人,不熟悉东北的种植环境,失误连连。这年,他只播种了15公顷,收获了7万公斤水稻。
卖掉水稻,回笼资金,赵紫峰结束了他的第一堂农业课程。2012年底,他的朋友老程出资流转了周边10公顷荒地,成为赵紫峰的合伙人。
我流转的土地都是类似盐碱地的草甸子,在当地农民眼中根本种不出水稻,但我种出来了,而且我只用有机肥,虽然产量低,但无污染。赵紫峰告诉记者,去年,他的水稻每公顷平均产量达到4500公斤,虽然只是附近使用化肥稻田产量的一半,但他很满意。
从农盲到职业农民。尽管赵紫峰的稻田产量不高,但他在当地却成了技术带头人。他买的小坦克收割机,大伙觉得好用;带卸粮功能的炮筒在他试验成功后,村里也开始风靡。其实农村不缺种粮的能人,就是信息闭塞,大家不知道怎么能把活干得又好又省劲儿!
这个小伙子不一般,他知道的信息多,观念也新,让村里这帮种地的老把式都佩服。43岁的村民李东常到赵紫峰的农场学习。
赵紫峰告诉记者,把这40公顷盐碱地完全改良后,他会把稻田交给当地的种粮能人,提高产量,而他将从事更为擅长的终端销售。
2013年12月,赵紫峰的淘宝小店开门迎客,保持着每天近千元的交易量。其实,我想让大家多给我提意见,这样才能改进。赵紫峰说,他的中国梦就是让更多城里人吃上健康大米。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