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辗转大半个中国,经历数次成功与失败,品尝过欢笑和泪水、尝试过各种行业。
20年间,他从一名普通的打工仔变成身家上千万的企业家,塑造了一个传奇。
2013年底,他毅然带着自己所有积蓄回到家乡投资农业,带动家乡父老一起致富。
他就是如今四川凯旺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开光。
走出大山 29年积累上千万财富
在南充市蓬安县新河乡凉风村,记者几经辗转找到了正在忙着修建羊圈的王开光。虽说现在身为企业老总,但王开光仍保持着当年的那份淳朴憨厚。说到自已的创业经历,王开光打开了话匣子。
王开光出生于南充市蓬安县新河乡凉风村,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从小王开光就吃苦耐劳,平时常帮着父母亲耕作、干家务。
不仅如此,在王开光的身上,有同龄人少有的沉着和主见。自上学起,小小年纪的他在心里就构思着自已未来的蓝图,一定要到外面去看一看广阔的世界。在乡亲的眼里,王开光敢拼、敢想、敢干,他的追求似乎永远没有止境。
1985年,有同乡告诉王开光,大山外的世界有楼房和汽车。于是,踌躇满志的他便和家人告别,跟着兄长外出打工了。
那时,王开光的口袋里只有几元钱。他在工地上做过水泥工,跟着老乡一起跑过运输,做过酒水批发,开过火锅店,用王开光自己的话来讲凡是能够挣钱的行业都干过,最多的就是靠劳力吃饭的那种。
谁也不会想到,王开光这一走就开始了他人生的传奇之路,仅凭这几元的家底,王开光最终通过从事餐饮行业及农产品批发行业累积到了数千万身家。
特殊爱好:喜欢在学校发呆
在王开光的车里,有一本《沃顿商学院》,书皮的页脚已经翻皮。当问起书的来由时,他快速收起来,很腼腆笑着说没什么。但是据他的副手私下透露,在书上有很多的笔记,最早的时候还有用拼音作注解。
王开光不管再忙都会抽时间回家看望父母,顺便在就读过的小学一站就是很久。就在去年起,他突然有个新的想法,母校的学生,以后只要考上王总指定的农业大学就有奖励和支助。
王开光满怀幢景地说:只要是蓬安的学生愿意回乡到我公司上班的,都签15年的合同,享受公司中层干部待遇。
说实话,自己当年的同班同学站到自己面前如同60多岁的老头儿,心头那个感觉实在太酸了。没文化,真可怕,我是命好,能够走出大山。但是周围的乡亲每年就光靠种地一年就收入几千块钱,如果不外出打工生活确实很恼火。王开光说。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