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三农新闻
吉林省驰骋于现代农业之路
时间:2010-12-29 13:26:40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大山

  即将过去的2010年,对我省的农业工作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在战胜了一系列严重的自然灾害的同时,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构建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全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灾之年夺得大丰收,全年粮食产量预计达到568.5亿斤,创下历史新高。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今年总投资达到80亿元,相当于前两年的总和。全面启动建设了10大工程29个项目和4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展了粮油高产创建、重大技术集成应用、耕作制度改革等增产增效系列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面开展抗旱水源工程、蓄水工程、节水灌溉工程、国家小型水利重点县建设。棚膜、喷灌、滴灌等设施农业、避灾农业快速发展。年初统计,全省有万亩以上灌区122处,标准化水田方条田650万亩,发展旱田节水灌溉面积655万亩,建设农田抗旱井32万多眼,配套喷灌设备9300多台(套),全省2200万亩易旱耕地具备了抗旱坐水种条件,占全省易旱耕地面积65%左右。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幅提高。

  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全省今年耐密型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500万亩以上,占玉米总面积的70%以上,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主粮作物优质专用品种种植面积达到4405万亩,占三大作物总面积的62%;重大增产增效技术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螟、农田灭鼠、种子等离子处理、玉米地膜覆盖“五项重大技术”推广面积3600万亩(次)。其他技术覆盖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3%以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今年,农机总动力达到2170万千瓦,农用拖拉机保有量90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到27万台。全省机械播种和机械耕整地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72%和80.3%,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61%,农业运输、场上作业和后勤加工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电气化,农村用工总量的70%由机械完成。农业机械作业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作业向畜牧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大面积推广,农机化科技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在机械深松、旋耕、深施化肥与精(少)量播种、苗带重镇压等一大批传统作业环节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应用范围和数量得到大幅度增加的同时,机械化作业技术的研制与引进已应用到旱作节水、保护性耕作、机械收获、温室与保护地栽培、水稻移栽、经济和特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与环节。

  农产品加工业已成支柱产业。我们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推模式,围绕农业办工业、做强工业促农业、强农兴工、协调发展。目前已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00多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4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56户。龙头企业资产占农产品加工企业资产总额的近60%,销售收入占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总额的65%。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围绕优势农产品基地已形成了粮食加工业、畜产品加工业和特产品加工业三大主导产业。全年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预计可达到2550亿元,同比增长18%以上。

  畜牧业和园艺特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畜牧业优先发展战略、“粮变肉”工程、加快发展3年攻坚战深入实施,推进畜牧业发展实现战略性突破,实现了数量、规模、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升,全省人均肉类占有量连年居全国前列,今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65万吨、160万吨和123万吨,牧业产值预计实现925亿元。现代牧业经济发展格局基本确立,支撑起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园艺特产业千亿元创业计划、人参产业振兴工程、百万亩棚膜蔬菜工程深入实施,以棚膜经济和参茸、林蛙、食用菌为重点的新兴战略产业快速发展,园艺特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预计今年园艺特产业产值可实现630亿元。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势头强劲,已经延伸和拓展到农业农村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增强了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全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8922个,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