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报道
降低农村地区银行业准入门槛会带来什么
时间:2009-10-30 09:06:5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马帅

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少,金融供给不足、农民贷款难等,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充分性,中国银监会日前制订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

《意见》一出,引起了金融业界的广泛关注。业内人士指出,这是首次在农村金融市场引入竞争因素,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充分程度,这在解决农民贷款难、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两大突破:两项放开

《意见》在准入资本范围、注册资本限额、投资人资格、业务准入、高级管理人员准入资格、行政审批、公司治理等方面均有所突破,准入门槛大大降低,但最为各方所关注的重要突破在于两项放开:一是对所有社会资本放开,一是对所有金融机构放开。

所谓对资本放开,意味着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民间资本都可以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金融机构放开,是指在新设三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机构覆盖面的同时,还要增强农村信用社、农村银行机构和商业银行三类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有责任、有义务到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通过各种形式向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

有关专家表示,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为15万亿元。从目前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程度来看,显然不足以满足这一要求。为了解决这个严重的供给缺口,必须通过一系列降低门槛等措施,引入竞争,提高农村金融的活力。

同时,之所以将各项优惠大大放开,是因为整项政策重点是不发达地区和低收入家庭。新发布的各种鼓励措施如放宽市场准入等,能够激励更多有余力的人和机构,到不发达但潜力巨大的地区,为那些贫困农村人口提供金融服务,使中低收入农户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贷款。

如何避免新金融风险

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后,如何避免新的金融风险?

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臧景范表示,银监会对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调整放宽,是在股东范围、注册资本、业务准入、人员资格、公司治理、行政审批等方面的调整和放宽,而在审慎经营方面的要求没有放宽。

附表:放低准入门槛之注册资本

在监管要求方面,按照“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突出强调监管机构“要强化对资本充足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良资产率及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的持续、动态的监管”,“村镇银行不得为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贷款”,防止出现贷款集中或贷款高度关联等问题。

根据农村地区新设银行业法人机构的资本充足状况及资产质量状况,适时采取差别监管措施,对资本充足率低于8%的,将采取限期提高资本充足率,限制开办部分业务,限期重组,直至采取接管、撤销或破产等措施。

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农村金融服务还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没有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就很难发展现代农业,就很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改进“三农”金融服务,离不开制度性扶持政策。

银监会制定发布的《意见》,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降低门槛,强化监管约束,加大政策支持,促进农村地区形成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以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这是深化中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一项创新之举,是中国银行业市场准入政策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将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