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报道
----湖北种子渴望撒向全国
时间:2009-11-19 18:38:38来源:作者:小叶
近年,我省种子市场异常活跃,众多种业公司登陆,仅在省种子管理站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就有百余家。激烈竞争之下,省内种业的市场份额不容乐观,80%左右的水稻品种由省外公司占据。“楚国种粮,吴蜀供种”的局面,大有加剧之势。
7月22日,省政府参事室召集10多家种业公司、科研院所、部门负责人座谈,探寻湖北种业突围之路。
一、客观地讲,我省种业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整体水平全面提升。据省种子管理站站长孙宏侠介绍,目前从事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生产经营的企业有72家,仅为原来的1/3。种子市场主体实现了以民营企业为主的转变,72家种子企业中,民营企业有51家,企业活力与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种业集聚度逐步提高,农业部发证的育繁销一体化种子企业有5家,去年全省经营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3家。种业有一定优势,双低优质油菜育种居全国领先地位,近3年国家审定的35个双低油菜品种中,我省选育的就有16个;棉花、玉米、早稻和晚稻育种也有不错成绩。“但在全国种业10强企业排序中,湖北企业榜上无名;至今还没有一家上市龙头企业。湖北种子企业普遍患上了‘侏儒症’。”武汉国英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丁俊平说。

二、就全国来讲,我国的种业企业在世界的地位与农业大国极不相称。全国种子企业中,没有一家的市场份额达到10%,全国种子企业的年销售额还不及全球十大跨国种子公司之一的杜邦先锋种业一个公司的年销售收入!
孙宏侠说,湖北种业一样面临严峻挑战。在种子科技创新方面,特别是中稻和小麦,既无法满足我省种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以中稻为例,全省种植面积达2200万亩,但本省自育品种仅占15左右。国家实施新品种保护制度10年来,我省新品种权保护申请数量121件,不足四川的1/4,授权数量仅45件,不到四川的1/5。在政策扶持力度方面,去年,我省财政投入3000万元,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但投到种子企业只有60万元,仅占2。除此之外,还有诸如龙头种子企业缺乏、种业发展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

三、省农业厅种植处处长卢开阳认为,我省种业尚处于发展阶段,要做大做强,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要统筹农业项目,支持企业建立稳固的种子生产基地;建立种子保险制度,减轻企业风险。完善种子储备制度,加大省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力度,市县也要因地制宜储备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作物种子种苗,如恩施应做好马铃薯种薯的储备工作,十堰应加大旱熟玉米种子的储备力度等。
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邓岩建议,我省种子应“走出去”。该公司从1999年开始“走出去”战略布局与实施,取得较大收获。目前,公司水稻品种HS99-5已在孟加拉国大面积种植,连续4年出口总量占该国进口总量一半,该品种在苏丹试种,产量比当地品种增产3倍。应根据我省科技水平尤其是杂交水稻领先世界10年以上的现状,树立积极主动的种子出口贸易观念。
省政府参事室表示,已成立课题组,将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省政府提出发展湖北种子产业的参事建议。

来源:中国种子网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