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报道
媒体评论:如何审视“患病乘客被撵下车”
时间:2009-12-23 09:16:37来源:作者:
新闻背景两位民工返乡途中患感冒被全车乘客赶下车

  在广西打工的农民工陈国芳和张大有,乘大巴回四川老家途中受凉咳嗽。两人在贵州境内一处高速公路服务区,从商店各买了一个白口罩戴上,没想到被怀疑患了甲流。在全车乘客的压力下,司机停车让大家进行“民意表决”,结果所有人举手同意让两人马上下车,到服务区去“隔离”。下车后在高速路上摸黑行走的两人,被执法队员发现后送往医院检查,发现患的只是普通感冒。(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3版)

  在寒冷的冬夜里,顶着迎面吹来的冷风,行走在黑暗的高速路上,而前面有多远才能看到温暖的灯光,没有人会知道……当两位四川农民工因被疑患上甲流并被撵下车之后,显然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气候之冷,比气候更寒冷的,是一辆本来就属于他们的长途大巴,以及大巴上那些将他们撵下车的乘客。

  如是一幕,让人们见证了这样一个事实,甲流固然可怕,但有时候,冷漠的人心比甲流更可怕。渝黔高速路上发生的这一幕,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见证了这一点。

  诚然,我们应该承认,每个人面对着可能的甲流患者,都会心生恐慌,所以,我宁愿相信那30名以表决的方式驱逐两名四川农民工乘客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一时之下的糊涂之举。

  真正的问题在于,当一辆车上没有任何一名人士是专业医生,无法判定两名四川籍农民工是否得了甲流,或者更进一步说,即使两名农民工确实患有甲流,车上的乘客有没有权利以表决的方式将他们撵下车?这种方式,是否因带有极强的自利性而最终生成了集体无意识之下的“多数人暴力”?或者那30名乘客有没有仔细想过,如果自己面临着同样的境遇时,被撵下车的也有可能是这些人的每一个?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在许多情况下,人们或许都会不自觉地选择利己的一面,但这种利己显然是不能逾越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与法律界限的。以渝黔高速路上发生的那一幕而言,谁有权利将两名购买了车票的四川农民工撵下车呢?

  我们无法想象,如果渝黔高速发生的这一幕成为一种社会奉行的潜规则的话,那么将来某一天,我们每个人都有被随时撵下车的风险。如是的话,那才是真正的道德寒冬。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