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退耕还林工程启动于1999年,到2008年底,全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06.7万亩,其中退耕还林44万亩、配套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62.7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退耕工程的推动下,全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林业快速发展,构筑了以森林为主体、乔灌草相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推进了国土绿化和水土治理工程。十年来,全市森林覆盖率由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的 19%上升到34.5 %,提高15.5个百分点,林业生态体系基本形成。
二是农民收入明显增加。退耕还林是迄今为止我市最大的直补惠农项目,到2008年底,全市累计兑现退耕还林政策性补助资金5.6亿元,全市34万多农户、三分之一的农业人口从中受益,户均补助资金达1640元。农民利用退耕还地发展经果林、用材林、竹林、中药材、森林蔬菜等,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三是产业发展明显加快。10年来,全市各工程区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为林业产业发展培育了一批产业基地,提供了大量产业原料,催生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推动了木竹加工、种植养殖、森林旅游等后续产业发展。
四是社会效益明显增强。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深入实施,改变了农民传统耕作习惯,增强了全民生态意识,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了农业布局,改变了农民传统耕种习惯,实现了“林上山,粮下川,经济林山腰间”,促进了农业生产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开创了林业带动农民致富的新途径。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