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G时代,被运营商寄予厚望的首推视频通话和手机上网。在拥有了高带宽之后,用户可以更容易的享受到类传统互联网应用体验,包括面对面的远程聊天和高速的浏览WAP网站和真正的互联网网站页面。
从各方面的数据来看,手机上网用户的发展也着实让人兴奋。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10月份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8月底,我国手机上网用户已达到1.81亿,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而来自11月2日“2009中国互联网大会”上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9月末,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3.6亿,普及率达到27.1%,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1.92亿,境内网站达到320万个。
但是,看好这一市场的并不仅仅是运营商和相关的互联网企业,捷足先登的偏偏是“黄赌毒”。这些“低俗”的内容生产者和利益链往往嗅觉更灵敏、工作更迅速,他们的“产品”吸引力更强、破坏力更大、所产生的黑色收入也十分巨大。对此,2009年11月14日的CCTV王牌栏目“焦点访谈”,对色情网站在手机泛滥现象进行了题为《大量色情网站出没手机网络——聚焦手机网络色情》的专题曝光。
对网络“低俗”内容的打击,应该是全国人民大快人心的好事。在互联网上已经持续的很久,陆续关闭的非法网站让互联网净化了不少。但打击网络淫秽色情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多方面动员的系统工程,绝不可能一朝一夕“毕其功于一役”。而今,在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一旦这些黄赌毒网站将主阵地迁移到手机上,将更加隐蔽,社会危害也更大。
第一、手机本身就具有个人化的属性,具有一定的隐私特点,为低俗网站提供了便利之门。而个性化和隐私属性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个性弱点和好奇提供了最大的可能应用空间,黄赌毒网站更可能被个人用户“偷偷”的“个人”的登陆,而不会像有共享性的电脑上登陆一样有所顾及。
第二、随着带宽的提高,3G的应用,视频内容更方便浏览,内容更丰富多彩的网页浏览更容易,这给了低俗网站更大的展示平台,增强了其内容的吸引力。
第三、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增加,手机搜索逐渐成为必备应用,这给了用户更方便获取各种信息的能力,也给了低俗网站更容易展露头脚的机会。
第四、手机上网的内容更容易实现点对点的退送,当我们深受垃圾短信之苦仍为多少改进之时,以短信网址链接方式进入我们手机的短信毒品更容易实现其快速推广,而其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自然是青少年。
正如某专家所言,手机作为最便捷、最隐蔽、最无法控制的一种方式,一旦被黄赌毒产业肆无忌惮的利用,其危害将是深远而巨大的。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分析,而不是被气愤蒙蔽了心智。对于手机色情的整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运营商、监管方、互联网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联手行动,而手机上低俗内容泛滥的责任也绝不能轻易的归咎于某一方。
我们没有能力将网上色情斩草除根,面对这个“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难题,只有不断的持之以恒的打击,要人人喊打、人人真打,让其无遁形之地,变成老鼠过街。不管任何的3G门户网站还是SP企业、独立WAP网站,只要涉案,就应该严惩不贷,清理门户。
我们也没有能力将网络和手机与世隔绝,比如限制青少年购买具备上网功能的手机或者只对成年人开放上网功能。面对手机的大众化,即使是限制青少年手机上网的管理方式也不具备可操作性。我们只能努力去斩断这条不法产业链,让相关的利益集团无法容身。让他们不敢伸手,伸手必被抓。
窗户打开,呼吸到新鲜空气的同时,苍蝇蚊子自然也会跟着进来。我们在享受科技进步的同时,就不得不面对它可能带来的隐患。
面对手机色情,我们只能加强监管,运营商和相关的监管机构都负起责任来,尽最大努力让这些污秽不堪的东西不能够在手机网络里大行其道直至消失。
总之,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任其放纵。对于运营商来讲,要想实现3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大发展,就必须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否则,手机上网有遭遇夭折的危险。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