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报道
岳西大山上的有机庄园
时间:2010-01-06 09:40:30来源:作者:山峰

    5000亩山场,40多名员工,5万头黑猪,成群鸡鸭,大量菜地……位于1400米高山上的岳西县来榜镇有机黑猪养殖基地,实行全封闭式管理,这里俨如世外桃园,是一座准有机庄园。

    沐浴着冬日的暖阳,笔者来到来榜镇公山村有机黑猪养殖场,这里是几万头有机黑毛猪儿快乐生长的乐园。放眼望去,只见一排排窑洞依山而建,这是黑猪的宿舍,冬暖夏凉。窑洞上方就是茂密的丛林,笔者只闻树林里黑猪撒欢的声音,就是看不见猪的踪影。而在平坦的山岗上,成群的猪儿快乐嬉戏玩耍……

    漫步养殖场的四周,山沟间,山坡上,玉米地、菜畦、稻田点缀其间,田间地头鸡鸭成群,板粟、猕猴桃缀满枝头,金黄色的南瓜结满一地……

    这里是华东地区唯一一家有机黑猪养殖基地,也是国内首家有机黑猪养殖基地,一座典型的有机庄园。该庄园隶属安徽名山有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是一家集育种、繁殖、散养、屠宰、排酸、分切、包装为一体的民营科技企业,也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经营有机纯黑猪养殖,有机农业种植以及有机肥料和有机饲料生产加工销售。目前拥有山场5000多亩,建有各类猪舍近万平方米及大量山洞,存栏黑母猪600多头,近期年出栏有机黑猪1万多头,最终目标年出栏有机黑猪5万头。

    说起养猪场,很多人会联想到污水横流,苍蝇乱飞。而在这里,随着国家大型沼气工程项目的建成,猪粪、养殖场工人的生活废水全部流进配套建设的水池里,经过发酵产生沼气供工人生活使用,多余的沼气用来发电,解决了生产中的能源问题;沼液沼渣则成为很好的有机肥料,用来种植有机饲料;有机饲料再拿去喂养有机黑猪,形成“种——养——沼”循环,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在仔猪繁育基地,在群山环抱的山坳里,一排排猪舍错落有致,一株株桂花、樟树间种其中,桂花能改善养殖场不良气味,樟树能吸收废气,同时驱除蚊虫。

    有机庄园里生活着一群快乐的工人。技术部经理储茂银毕业于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动物科学系兽医专业,专职兽医翟玉平则来自肥东县,他们是农庄里的技术骨干。其余工人主要来自周边农村,全部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农民,他们一辈子以种田为生,没有固定收入,来到养殖场后,不仅吃住不愁,每月还有1000多元的固定收入。公司统一给工人缴纳意外伤害保险,并给有一定工龄的老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在这里,工人们吃的是自种的时兴蔬菜,用的是太阳能热水器,闲暇时间看看卫星电视,读读书报。职工过生日时,公司统一送上一份生日蛋糕,晚餐还摆上一顿酒,谈笑间,大家彼此送上一份真诚的祝福。来自肥东的翟玉平激动地说:“在这里,大家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

    [新闻解读]

    生态庄园经济的新模式

    有机庄园是生态庄园的高级形式,所有的有机庄园都是生态庄园,只有经过有机认证的生态庄园才能成为有机庄园。

    生态庄园是一条实现科学发展、群众增收、企业壮大的发展路子。来榜镇有机黑猪养殖场就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庄园,他们通过林场流转,投入现代生产要素,开展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的经营活动。

    这种生态庄园的经济形式上是民营经济。由于产权明晰、经济利益独立,生态庄园开发具有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组织形式上是规模经济。生态庄园通过土地的流转实现了土地的适度、集约使用,这种规模经营比家庭式生产组织形式,生产能力更强,相对成本更低,经济效益更高。管理机制上是公司经济。生态庄园采用公司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先进的管理与过去农民靠天吃饭的粗放式经营有着天壤之别。发展内涵上是生态经济,生态流程上是循环经济,生产绿色无公害的产品。来榜镇有机庄园,通过种、养、加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相互支撑使传统的以资源消耗为主的线性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发展的循环经济,实现了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目标。

    [新闻延伸]

    “有机黑猪”畅销凸现特色农业的竞争力

    由于有机黑猪是放养长大,运动量大,加之比普通生猪饲养周期多150天,所以瘦肉多,口感好,营养高,安全可靠,尽管价格比一般的猪肉要贵很多,但在城市却十分畅销。“有机黑猪”的畅销再一次凸现特色农业的竞争力。

    在农村发展特色产业有利于建设一批具有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区域性的支柱产业,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农民增收目标;有利于实现农业资源多层次、多途径的开发利用,满足多样化、优质化的市场需求,不断开辟新的市场空间,促进农村地区农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有利于引导农民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既能够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又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特色农产品,充分调动农民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为进一步做大农村特色产业,笔者认为:除了要在政策、资金、技术上向特色农业倾斜外,还应在品牌化等方面上下功夫。因为市场经济就是品牌经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品牌才能占领市场,只有品牌才能稳固市场。期待有更多的农村群众靠特色产业发家致富,靠品牌战略实现增收。(储青)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