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大家买方便面习惯买“康师傅”、“来一桶”等几个大品牌,买食用油也不会直接说买油,代之以说买“金龙鱼”、“调和油”等等。如今,这种做法似乎轮到与老百姓生活联系更紧密的一样东西——大米了。然而,就目前来看,要识别大米的身份,对普通市民来说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一家超市品牌大米有好几十种
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近期买过米的普通市民,对于如今超市大米品牌之多,年轻市民还表示会选择性“品尝”,新品种可以接受,贵一点也可以接受;年长的则多数都表示不是很适应,认为大米是主食,质量过关就可以了。像家住市区鹤池苑的周老先生就说,以前只晓得买散装米,现在超市里都是袋装的,可牌子看上去大多没听说过。
在世纪联华超市人民路店,小小一个角落,就堆放了十多种大米。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就碰到一位中年妇女来问“哪一种米好一点”,其实很多市民都有这样的疑惑。
在供销超市城东总店,散装米区域已经被“压缩”到只剩小小一角,和五谷杂粮放一起,而袋装米的品种则有好几十种。价格范围也比较大,贵的超过5元/500g,而最便宜的是来自上虞的,不到1.8元/500g。供销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产自上虞的大米主要是运费比较低,质量其实也不差,因为价位比较低,销量也不错;不过该超市销量最好的则是一款正在搞促销的苏北大米,价格是1.9元/500g,但不零卖。
记者注意到,在不少大超市的专区,都有醒目的品牌大米广告,但这些大米往往是高价位的,眼下销量并不理想。
大米品牌连批发商都记不全
绍兴巨丰粮油商行的王经理说,从批发情况看,各种档次的大米都有市场,主要是根据产地来分,这样分既能区分口感,也基本能区分价位。最好的是东北米,批发价在1.8元/500g以上;产地、加工、包装都是在东北的米价就更高。其次是江苏米,苏南、苏北都有,批发价在1.65~1.7元/500g之间。稍微差一点的是安徽米,大致是1.6元/500g。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安徽有一种品牌米,批发价要1.85元/500g。而东北米中的一些品牌米,价位则在2元/500g以上了。像中粮集团的“稻花香”更是特例,批发价都要4.5元/500g以上。
市粮油批发市场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目前零售市场的大米价位一般比批发市场高0.1~0.2元/500g,越高端的大米差价越大。“现在大米的牌子太多了,我们都记不住,市民怎么会记得住。主要原因是大米产地的米厂都想有自己的品牌,以利自主定价,打开销路。有的地方一个县城就有近百个品牌,其实绝大多数的大米质量和口味都是差不多的。”
每500克2元左右的大米扎堆,均价就上去了
记者从市粮油批发市场获悉,由于品牌袋装大米整体价位要高出普通散装大米0.3元/500g以上,而且基本上都往2元以上“爬”,使得目前大部分品牌大米售价集中在每500克2元左右,从而提高了市场上大米的均价。
市粮油批发市场有关负责人说,现在市场价2元左右的袋装晚粳米的口感,其实还是5~10年前的口感,虽然品牌层出不穷,但口感基本上没什么变化。也就是说,不同牌子之间差别很小;而市场价在2.5元/500g甚至更高的大米有的的确有不一样的口感。当然,那些大牌子价格也难免有虚高的成分,因为毕竟要投放那么多的广告。另外,现在已经没有1元/500g以下的米了,连批发市场里散在地上的“剩米”也至少要1元/500g。
人气最旺的还是散装米
记者昨天下午在位于火车站对面的家乐福超市看到,大米销售区域内有两个大米桶,其中一个装的是一款九盛大米,标价1.55元/500g;另一个装的是东北大米,标价1.9元/500g。生意明显是前者好些。记者观察了一会儿,发现来买散装米的多数是老年人和外来务工者。超市工作人员说,超市的散装米价格比小店还低,而且都是新米,质量也还不错,所以吸引了很多老年人和马大嫂来买。
一些外来务工者则买更加便宜的米。家住镜湖新区灵芝镇张市村的四川籍民工毛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很多老乡买的是“杂交米”,也就是最便宜的米,而且都是到某个批发点去买的,价格在1.3~1.4元/500g。
杂货店靠服务吸引社区老年顾客
和超市类似,社区和路边卖米的杂货店,也销售袋装米。不过不同的是,顾客通常可以散买,对于家庭食用米数量有限或者想先尝后买的市民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在价格上,与零售规模庞大的超市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
记者走访了位于市区美东、花园、罗门等多个社区的小杂货店,发现那里出售的米以中低端为主,比如1.8元/500g的普通江苏米,2.5元/500g的“九牧河”长粒香米……价位和超市差不多,比批发市场则高0.2~0.3元/500g。杂货店的店主们都说,尽管超市里米价稍高,但毕竟超市有规模效应,因此他们这里的生意也只能算勉强维持。一家杂货店的老板还向记者透露了“生意经”:“我们主要靠服务周到,如果买一袋以上的话我们就送货上门,尤其是社区里一些老年人家庭,会觉得到超市买还不如在我们这里买方便。”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