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报道
挂面:谁来关注这支潜力股?
时间:2010-02-21 12:00:08来源:作者:小月

在股市,挑一支涨幅不大的潜力股做长线,这是很多人的愿望。然后在资本游戏的世界里,总是买涨不卖跌,因此赢的往往是庄家,输的是散户。同理,如果不是记者在一些国际大卖场看到各式挂面超大排面的货架展示,很难发现,这个传统的产品,已由冷变热,成为商家追逐的对象。

挂面市场悄然升温

在中国,挂面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产品,也是适应人群最广泛的产品。正因为其普通,所以未能得到很多企业的重视,在粮油行业,挂面差点成“被人遗忘的角落”。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给很多传统食品带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挂面行业也是如此,比如,为了适应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很多挂面企业(文章来源于:《新食品 中国食品评介》)通过对人群的细分,生产了适合高血脂、糖尿病人的荞麦面;适合于上班族的蔬菜面、蛋清面;专业婴幼推出的鳕鱼面、高钙面等等。挂面产品从产品细分到包装形式已经营销策略都在悄然改变。

记者在家乐福、沃尔玛、好又多等大型超市看到,各种品牌的挂面组合起一排超大的展示货架,如果没有足够的销量支撑和利润支持,恐怕很少供应商会做这做“亏本生意”。

据四川华汉商公司销售经理王民秀介绍:“现在超市里的小包装500克的挂面比面坊里同样重量的纸质包装的产品价格大约提高了30%-50%。而实际上原料的成本没什么变化,主要是包装的改变和整个形象的改变。但是消费者不会在意贵五毛一元的,他们看重的是产品外观的整洁、精致。”

在2009年郑州糖酒会上,记者也发现很多面制品企业,将挂面作为战略产品进行推广,无论是河南的汉生挂面、豫辉新丰挂面、还是河北的巧厨挂面、山东的君盛挂面等,他们通过特装展位等充分展示自己的特色产品。很多经销商表示:“挂面要发力了!”。

一份关于挂面的消费调查

挂面升温发力,光是厂家一头热也不行,那么在消费层面,对于这个产品有什么变化呢?记者从北京一家专业的调查公司了解到目前北京挂面消费市场的调查数据。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人口众多,消费层次丰富,市场具有一定代表性。推此及彼,其他会城市大致也存在这样的情况:

调查一:消费者平均每月消费多少挂面?

消费者平均每月吃挂面的数量最多的在4-5斤之间,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30.1%;

平均每月吃2-3斤和1斤挂面的比率分别为23.0%;

平均每月吃6-7斤挂面的消费者比率为14.1%;

平均每个月吃8-10斤、11-20斤和20斤以上挂面的消费者比率分别为5.3%、2.7%和1.8%。

调查结论: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每个月每人消费2-7斤挂面是消费主流。

调查二:北京什么品牌的挂面最受欢迎?

在北京消费者吃的最多的挂面品牌是丰大,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19.5%;

百麦乐以8.8%的提名率排在消费者吃的最多挂面品牌的第二位;

鲁王以3.5%的选择比率位居消费者吃的最多挂面品牌的第三位。

往下依次是古船和圣厨分别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2.7%;

金健的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1.8%;其它品牌合计为3.6%。

吃挂面但不知道或记不住挂面品牌的消费者比率高达57.4%。

调查结论: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现在挂面品牌很多,也很乱。而消费者基本上还处于无固定品牌消费状态。

调查三:您认为挂面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

认为质量无法保证的消费者占选择比率的24.85%;

认为不劲道的消费者比率为16.6%;

认为现在挂面产品营养价值低的消费者比率为15.5%;

认为现有的挂面产品口味差的消费者比率占14.8%;

认为包装不好的消费者比率为13.45%;

认为现有挂面产品牌乱占1.85%;其它不足合计为5.75%。

调查结论:在挂面行业,质量、不劲道、营养价值低、口味差和包装五个方面是消费者认为现有挂面产品的主要不足之处。

没有龙头,谁都有机会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来看,挂面的消费量很大,也缺乏龙头企业,这就是很多企业看好它的重要原因。四川若男食品公司董事长曹敏表示:“据估算,挂面行业至少有80亿元的市场份额,这个巨大的商机却没有龙头品牌,我们现在从软、硬件上都在上规模、上档次,目的就是向龙头品牌发起冲击。”

与四川若男面还有相同想法的河南汉生挂面总经理赵忠敏表示:“现在做挂面的企业特别多,但是能一统江湖的领袖品牌没有。在北方,像做得比较早的陈克明挂面有比较大的份额,其他都比较散乱。另外,挂面因为是个传统产品,具有比较强的区域性,在中原地区和附近的山西、内蒙,我们汉生面的市场也是越来越大。”

记者在采访山东青岛君盛食品公司总经理张君时,他告诉记者:“以前,君盛的主要市场是做国际市场,产品大批量出口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得到了客户及市场的好评。在国内,主要市场集中在山东市场,大约90%的销量来自青岛、济南、威海、烟台等重点城市。现在除山东市场外,也在积极拓展外阜市场,因为我们有这个生产实力。”

而河北的巧厨挂面则以手工拉面为产品的核心特色,开发了一系列新型拉面、比如,蔬菜拉面、蛋清拉面等,在保证营养的同时,又满足了消费者对口感的需求。

在记者接触到的挂面企业中,记者与他们的交流中感受到了来自厂家的信心以及市场对这个群体的巨大需求。因为大家都知道:在一个没有龙头品牌的领域,只要能冲出来,谁就可能成为冠军。

品牌化、高端化的探索

“挂面要发展,必须走品牌化的道路。”有经销商在糖酒会上跟记者强调。在这个与品牌共舞的时代,一个传统的产品要提升附加值,品牌的知名度决定了其含金量。

为此,很多企业从原料、从风味、从营养等各方面对产品进行了创新。比如,汉生挂面推出的手排面,是通过冷风烘干的非油炸产品。但是在食用时却具有方便面的口感,适合涮锅、烫火锅等,与方便面相比,具有更高的性价比,这无疑是个很大的卖点。而该公司推出的地方风味面,比如,四川担担面、上海凉拌面、兰州拉面、河南手擀面等,投放市场后也很受欢迎。“在品牌对消费者影响不是最主要的时候,挂面的比拼首先是口感和特色,消费者只要喜欢上了这家企业的产品,以后就会变成回头客。

如我们的风味面,具有浓郁的区域色彩,即使价格比普通的挂面贵20%,也很有市场。”赵忠敏说。

除了在打风味面这张牌之外,青岛君盛则利用做出口面的优势,推出一些高端产品。据了解,目前该公司出口日韩的日式乌冬面、韩国筋道面等也在北京、上海、青(文章来源于:《新食品 中国食品评介》)岛等城市销售。“挂面市场在国内是有高端消费群的,只要产品真的口感好,营养好,就有人买。”张君说, “公司按照国外的标准生产这些高端面,原料也是进口的澳大利亚的小麦,这种小麦因为日照时间长,筋力强,吃起来很有弹性,对于讲究营养、美味的消费者来说,日韩风味的高档面无疑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据了解,日式乌冬面和韩国筋道面目前500克的零售价在5-6元左右,比国内500克的普通挂面50%-100%,但是比起从日韩进口的这类面来说,价格却低很多。“从日韩进口的这种面,价格要比我们贵6-7倍,而我们的原料、工艺都是一样的,我们直接在国内销售这种面,可以给消费者更多的实惠。”张君说。

除此之外,现在很多企业也在专攻礼品市场,通过礼包的形式,销售各种特色面。这在北方市场也有很大的潜力。记者相信,在营销手段多元化、产品品类创新化、表现形式多元化的指导下,挂面的春天一定不会太远!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