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报道
种植成本稳中有升全球米价亦难下行
时间:2010-04-05 08:42:5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小叶

    受到西南持续旱情的短期利多因素影响,早籼稻期货主力1009合约价格前期一度上涨至超过2200元/吨,但随后价格开始振荡回落。3月30日,该合约收盘价2153元/吨,持仓量104268手。近期随着西南地区旱情有所缓解,市场焦点开始转向新早稻播种面积。笔者认为,从宏观层面上看,当前需要关注通货膨胀对早稻种植成本的影响,而基本面上除了应重点关注早稻供需状况外,还需要关注国际稻米市场情况。

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新季早稻种植成本有所上升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2010年2月份cpi同比增长2.7%,令市场对“负利率”时代到来产生担忧。3月份期间西南地区旱情加重导致部分地区粮食、蔬菜价格上涨,也令市场感觉到通货膨胀压力的加大。除此以外,资源价格的上升同样会造成通胀预期的升温,对于农民而言,种粮收益的增加一方面依靠国家提高粮食的最低收购价,另一方面则更多地依赖于种植成本的控制,因为一旦种植成本上升,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稀释种粮收入。早籼稻种植成本主要来自化肥和种子成本。

早籼稻主产区江西省的春耕数据显示,2010年化肥价格总体呈现下降态势,其中尿素价格为2170元/吨,同比降幅13.4%;三元复合肥价格为2880元/吨,同比降幅18.1%;碳酸氢铵价格为780元/吨,同比降幅20.5%;氯化钾价格为4430元/吨,同比降幅22.1%;过磷酸钙价格为680元/吨,同比降幅 14.7%。化肥价格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大部分化肥品种供过于求。目前,除钾肥尚需进口外,氮肥、磷肥、复合肥都出现了产能相对过剩。特别是氮肥行业至2009年年底产能已突破6300万吨,而市场有效需求仅为5100万吨左右,有近1200万吨的过剩产能。而与化肥价格下降不同的是,早稻种子价格呈现稳定态势,但优质杂交种子平均零售价同比大幅上涨25%,至24—30元/公斤。这主要是由于去年江西、湖南等地早杂制种减产较重,加上2009年基本没有库存,致使江西、湖南、湖北三省杂交早稻种子供应偏紧。据悉,今年江西省杂交稻种植面积占早稻种植总面积的比率达60.1%。

除了农资以外,近几年农业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2009年早籼稻生产机械作业范围除了机械耕整和机械收割外已经扩展到机械插秧,从而导致机械作业费增加,当年早籼稻的亩平均机械作业费115.58元,同比增幅达19.2%。

由此可见,2010年早籼稻种植成本增加一方面是由于优质种子价格上涨,另一方面是由于机械作业的费用不断上升。

东南亚干旱或将影响稻米生产,全球大米需求依然刚性

在中国西南地区遭逢百年大旱的同时,东南亚国家也陷入了严重干旱。菲律宾从去年11月以来未下过一场雨,泰国76省有52省成为旱灾区,被东南亚六国6500万人口视为生命线的湄公河的水位降至20年来最低点。由于2009年雨季提前结束,加上雨季降雨量锐减,湄公河泰国境内某些河段水位已降至30厘米。东南亚干旱对占全球稻米贸易量近四成的泰国和越南的稻米生产影响严重,其中全球第二大稻米生产国越南的水稻产量估计至少减少三分之一,泰国则至少有2万公顷农田干旱。若这两个国家严重减产,将直接波及全球米价。据泰国大米加工商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100%b级大米报价约为每100公斤1570—1600泰铢。

在全球两大出口国面临稻米减产的同时,市场对于大米的需求依然保持刚性。联合国粮农组织称,2010年全球大米进口量可能增至3050万吨,高于2009年3030万吨的水平。因此,全球大米价格有望呈现出稳步上涨态势。

综上所述,对于早籼稻这类粮食商品而言,一方面价格受到国家政策调控,但另一方面种植成本也是影响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预计2010年早稻种植成本将略有上升。另外,在全球主要稻米生产国减产的情况下,国际米价下行空间有限。

期货市场方面,技术层面上,早籼稻主力合约1009价格在近期冲高回落后,后市下跌速度将有所放缓,价格或将在2145—2150元/吨区间内进行整固。操作上,前期技术性空单可继续持有,中长期做多者耐心等待2145元/吨支撑位的验证,一旦下破此价位可考虑适当建立中长期多单。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