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报道
账本“看不懂”意在不想给人看
时间:2010-04-06 09:55:33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大山
 3月25日,财政部官方网站公布了12张中央财政预算表。财政部新闻发言人戴柏华表示,在编制预算时,要求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图表、详实准确的解释来表述,以方便人大代表理解、审议和社会公众了解、监督。财政预算公开一直存在着怪象,一方面,公众希望公开;另一方面,公开之后,绝大多数公众看不懂。包括在两会上,人大代表对财政预算报告也如雾里看花。看不懂,很多时候也成了财政预算不公开的一个重要理由。更有甚者,有些人认为,财政预算不需要每个人都看得懂。如湖北省财政厅厅长王文童就曾表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是每个人都能懂,预算报告也存在专业问题,所以不需要每个代表都能看懂。

  这种论断显然混淆了科学研究与公共治理之间的关系。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它的学术性注定了它的小众性,某种意义上说,某种前沿科学被每个人都看懂的话,它也失去了它的领先性。但对于公共治理来说,它面向大众,当然它的报告也应该让公众看得懂。在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公众监督政府,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知道政府干了些什么。如果公众根本就看不懂预算报告,那怎么监督政府?而所谓创造条件,一个很重要的内涵就是让公众看得到看得懂自身的工作。如果公众连看都看不懂,何谈创造条件?

  公众能够理解预算报告的相对专业性,但公众更希望能够看懂预算报告。这不仅是公众的权利,更是公众的义务。作为权利,很多人能够理解,作为义务,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一个风正气和的政治环境是每个人都想要的,公众也能够从中获益。为了营造这种环境,公众就有义务监督政府,监督官员。而对于政府来说,就应该充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某种意义上说,账本“看不懂”其意在于根本不想让人懂,最起码给人留下了这样的猜想。

  预算报告虽然专业,但也并非不能够让公众看懂。还是拿科学作比较。当前,我们建设科技大国,一个很重要的路径就是做好科普工作。试想,连深奥的科学理论,都可以通俗易懂解释清楚,预算报告为什么不可以做得明白一点?诚然,从科学性出发,财政预算需要有专业术语需要有固定格式,但预算报告完全可以做出两个版本,一个是面向专业人员的,一个则是面向大众的。面向大众的这个版本,就应该大多数人都能看得懂。

  戴柏华表示,在编制预算时,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图表、详实准确的解释来表述。这种态度值得肯定。我们希望相关方面,能够在通俗化上做好文章,最好能做两个版本。这样,不仅符合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之本意,而且也会赢得更多公众的支持,从而更好地推进财政工作。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