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场监测,近日江苏稻米市场继续挺坚。
1、粳稻:
南部南京新粳稻出库价格2540元/吨,基本持平。无锡市场晚粳稻收购价格2700元/吨,上扬60元/吨。扬州粳稻收购价2560元/吨,下降20元/吨;扬州江都地区加工厂收购价1.35元/斤,较上周持平,出米率70%左右。常州本地粳稻收购价格为2640元/吨,上扬40元/吨。
中部泰州主城区加工企业新粳稻本地收购价135元/斤,与前期持平;高港加工企业本地收购价130元,与前期持平;兴化购销企业本地收购价130元/50公斤,与前期持平,兴化粮食交易批发市场批发成交价131/50公斤,比前期高2元/50公斤;靖江加工企业本地收购价138元/50公斤,比前期高3元 /50公斤;泰兴加工企业本地收购价137元/50公斤,比前期高5元/50公斤,购销企业本地收购价133元/50公斤,比前期高2元/50公斤;姜堰加工企业本地收购价137元/50公斤,比前期高1元/50公斤,购销企业本地收购价137元/50公斤,比前期高1元/50公斤。
北部地区连云港地区普遍晚稻收购价在2630元/吨,上扬60元/吨。淮安中等普通粳稻收购价2493元/吨,有一定幅度回落。丰县市场粳稻平均收购价格为1.25元/斤,上杨0.05元/斤;沛县市场粳稻平均收购价格为1.32元/斤,下降0.03元/斤,铜山县市场粳稻平均收购价格为1.30元 /斤,上扬0.02元/斤;睢宁县市场粳稻平均收购价格为1.25元/斤,上扬0.11元/斤;新沂市市场目前平均收购价格为1.26元/斤,价格平稳。宿迁普通粳稻收购价2505元/吨,下降20元/吨左右。
2、籼稻:
南京南京远望富硒农产品业有限公司优质晚籼稻进厂价2240元/吨,持平。淮安普通晚籼稻收购价格均在2160元/吨,下降20元/吨。徐州地区铜山县市场籼稻平均收购价格为1.07元/斤,持平;睢宁县市场籼稻平均收购价格为1.08元/斤,上扬0.06元/斤;邳州市场籼稻平均收购价格为1.06元/斤,新沂市市场籼稻平均收购价格为1.05元/斤,上扬0.01元/斤元/斤;贾汪市场籼稻平均收购价格为1.08元/斤,上扬0.03元/斤。
本周江苏计划销售国家临时存储稻谷1.99万吨,实际成交0.91万吨,成交率45.73%。其中:粳稻计划销售0.15万吨,全部成交,最高成交价2490元/吨,最低成交价2470元/吨,成交均价2484元/吨;中晚籼稻计划销售1.84万吨,实际成交0.76万吨,成交率41.3%,最高成交价2050元/吨,最低成交价2020元/吨,成交均价2033元/吨。
3、粳米:
南部南京特等大米出厂价格2600元/吨,标一粳米批发价格3580元/吨,价格挺坚。常州特普通粳米出厂价格3640元 /吨,上扬40元/吨。扬州市场特等粳米出厂价3600元/吨,持平。
中部如东玉奇米业中心特等晚粳米出厂价3690元/吨,上扬40元/吨;泰州标一粳米出厂价格3600元/吨,持平;泰州主城区加工企业特一新粳米出厂价182元/50公斤,与前期持平,城区粮店零售价190 元/50公斤,比前期高2.5元/50公斤,泰州苏陈米厂出厂价180/50公斤,与前期持平;高港城区粮店零售价190元/50公斤,与前期持平;兴化城区粮店零售价188元/50公斤,与前期持平,兴化粮食交易批发市场批发成交价185元/50公斤,比前期高5元/50公斤;靖江城区粮店零售价190 元/50公斤,比前期高5元/50公斤;泰兴加工企业出厂价178元/50公斤,比前期高2元/50公斤,城区粮店零售价185元/50公斤,与前期持平;姜堰加工企业出厂价183元/50公斤,比前期高3元/50公斤,城区粮店零售价200元/50公斤,比前期高5元/50公斤。
北部连云港特等粳米出厂价格3580元/吨,上扬30元/吨,标一粳米出厂价格3490元/吨,上扬20元/吨。宿迁特等粳米出厂价格3300元/吨,标一粳米出厂价3060元/吨,持平。
4、晚籼米:
南京远望富硒米业公司特等籼米出厂价格3420元/吨,基本持平。无锡特等籼米批发价2620元/吨,持平。扬州市场特等籼米批发价3100元/吨,持平。泰州特等籼米批发价3000 元/吨,持平。
后期大米市场价格将保持平稳。一是连续六年增产,国内粮食供应宽松。自2004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六年实现粮食增产。2009年我国粮食库存消费比已超过40%,这一指标已远超国际公认的18%的安全线水平。据有关机构预测,2009年全国稻谷产量达到 19580万吨,较上年增产390万吨,国内稻谷消费总量为18300万吨,低于当年国内稻谷产量1000多万吨。连续几年的粮食丰收已使得国家手中掌握了充足的粮源,为政府宏观调控粮食市场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二是籼稻拍卖情况依旧低迷,后期需求或将恢复。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籼稻与粳稻的拍卖成交情况迥异,每周粳稻拍卖基本都保证全部成交,而籼稻成交情况持续低迷,成交率很少达到10%以上。面对目前我国西南地区的旱情,国家大规模增加稻谷拍卖量并调低拍卖底价,籼稻成交情况才较前期略有好转。由于农民工和学生是早籼稻消费的主力军,随着农民工陆续返城复工以及学校需求的恢复,预计后期早籼稻消费需求将逐步好转。三是政策引导稻米价格上涨。2月20日,国家继续提高2010年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水平。今年生产的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93元、97元和105元,比2009年分别提高3元、5元和10元,提高幅度分别为3.3%、5.4%和10.5%,由此国内稻米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四是需求下滑导致国际大米价格下跌。受需求下滑影响,今年三月份泰国大米价格比二月份跌了300到1000泰铢。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