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辽宁省CPI(居民消费指数)累计上涨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同比上涨2.4%,农村同比上涨3.7%。
昨日,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公布数据显示,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四升三降一平”。食品类、居住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分别上涨 7.1%、2.5%、2.1%、0.8%。衣着类下降2.8%,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均下降0.9%,交通和通讯与上年同期持平。
大米价格不会大幅上涨
2月末,家住沈阳市沈河区的刘大娘再次感觉到大米价格上涨。“年前一袋50斤的大米批发价90块钱,2月份就涨到了95元。”刘大娘说,折算下来,每斤大米相当于涨了一角钱。部分品牌大米从春节到现在,每斤最多涨0.2元。“批发价每次涨几分钱,涨得零售商挺不了就涨一两毛钱。”
业内人士表示去年大米价格上涨时,多数农民已经卖掉了,但依然有不少农民留有存货。不过,看到行情日渐上涨,就产生了惜售的心理,想继续等待涨价,这也间接导致市场零售终端小幅上涨。同时,国家提高了粮食收购价,加之西南大旱,最近南方到东北收购大米的车辆有所增多。“但是大米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上涨。”
在CPI的构成中,八大类商品里食品类占有一定权重,一季度食品类涨幅最高,直接推动CPI。而大米又是食品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波动也会对CPI造成一定影响。
猪肉价格后市看涨
虽然大米价格早有回升,但猪肉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据沈阳市物价局监测,2月-3月,沈阳农贸市场上的猪肉价格比去年同期便宜了10%左右。“这还是过年期间又涨回来一些呢。”刘大娘说,3月份的时候猪瘦肉价格基本维持在9.375元/斤左右,“年前还便宜,有5 块钱一斤的时候呢。”“目前沈阳市场上的猪肉价格还比较平稳,没有什么变化。”物价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需求减弱和生猪出栏量增加是今年以来生猪及猪肉价格一路下滑的主要原因。但如果粮价继续上涨的话,其传导作用也会辐射到猪肉上。而且饲料价格在涨,一旦农民觉得无利可图,减少养猪量,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肉价就会出现反弹。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猪肉价格自春节以来连续下降近两个月后,首次出现回升。4月13日,36个大中城市超市、集市猪肉(精瘦肉)零售价格平均每斤为10.98元。
同时,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市场研究专家刘艳芳在媒体上公开表示,未来1-2个月生猪及猪肉价格降幅将进一步收窄甚至出现反弹。而猪肉价格的上升预期,将有可能对CPI构成一定的上涨压力。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