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报道
入世后广西养猪发展有很大潜力
时间:2010-05-21 11:48:09来源:作者:

22.jpg

  1、我国粮食类的贸易情况及对广西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用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占世界22% 的人口,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因此,我国历来对农业,特别是对粮食生产是非常重视的。由于政策对头,不少年景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国家实现了供需总量平衡,还出现了粮食相对过剩,国家储备压力增大。因此,从1997-1998年两年粮食进出口情况看,我国粮食出口大于进口。1997年和1998年粮谷类出口分别为833.2万吨和888.6万吨,而同期进口分别为416.5万吨和388.3万吨,出口量比进口量高一倍多。其中这两年玉米出口分别为660.7和468.6万吨,而进口分别414 吨和25.1万吨,出口量远远多过进口量 。
  但是,由于我国粮食生产成本高,国际市场价低,需要政府对大米、玉米粮谷类出口实行补贴。同时,国家对粮谷类进出口始终实行严格总量控制的政策,无论出口或进口均需国家主管部门的计划安排,外经贸部门安排配额,并发放进出口许可证,国家指定外贸专业公司负责进出口,海关凭许可证查验和办理其他手续放行。颇具浓厚的计划经济和垄断色彩。
根据我国粮食生产、进出口情况和有关政策,我国入世后对广西粮食和养猪业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认为广西将从进口粮食中受益。

  1.1我国粮食出口数量较大,但主要安排在产区

  长江中下游大米主产省份,东北、华北玉米主产省份,在享受粮食保护价的同时,并享受出口补贴。而广西不是主要产粮区,出口粮食很少,自然得不到出口补贴。入世后,我国将实施减让进口关税,取消出口补贴,减少国家垄断经营等等。如美国就要求中国为大宗产品和特别敏感的农产品建立关税配额系统,即对配额限度内的进口农产品只征收1%至3% 的低关税。对美国优先的农产品上,中国必须承诺将小麦的关税配额起点定为730万吨, 2005年时增加到930万吨私营贸易的最初比重定为10% 。玉米的关税配额起点定为450万吨,2005年时增加到720万吨,私营贸易比重从25% 增加到2004年的40%。凡此种种,对我国粮食产品将产生极大的冲击。而对缺饲料粮的广西来说既不会受到取消出口补贴和大批进口粮食涌入的冲击,又可享受到开放国内市场后大批价廉物美的进口粮食,更有可能在私营贸易中争到进口粮食的经营权,在规格质量及价格谈判中取得更多实惠。

  1.2在进口饲料粮价格及沿海地理优势中受益

  以玉米为例,美国谷物协会北京办事处报出今年1月2号玉米美国西北太平洋港口的离岸价为每吨102美元,到中国南方港口每吨运费约16美元,加上3%税金(现在进口玉米不征税)及1美元保险费,每吨到岸价约122美元,折合人民币1010元(1美元兑8.28元人民币)。再加上120元的港口码头管理费和到猪场的运杂费,合计每吨1130元。也比我区现行每吨1250~1300元低150~200元,而且质量较高,实谓价廉物美。

  2、我国牲猪贸易情况及对广西的影响

  我国是牲猪生产大国,但出口量却不大,而且绝大部分是销到香港、澳门地区。据1997年和1998年出口统计,出口活大猪分别是177.2万头和174.9万头,活中猪是48.7万头和43.3万头,冻猪肉分别是10.3万吨和10.4万吨。我区活大猪、中猪每年都有出口配额,但数量不多。每年约出口活大猪9万头、中猪1万头、冻猪肉500-600吨 。从目前情况看,还未发现我区有进口猪肉投入市场。更由于我区消费习惯对鲜猪肉的情有独钟,估计进口冻猪肉无力冲击广西市场。加上进口饲料价低和距离港澳路程较近,广西争夺港澳活猪和冻猪肉市场有一定实力。
在国内市场方面,我区每年有不少活猪销往广东、海南等省,但在广州市嘉禾畜禽交易服务中心成交生猪数字中,广西猪占的比例并不大。如2000年9月该市场总成交量为27.78万头,其中河南省12.86万头,占46.3%,湖南、广西各为5.08万头,各占18.28% 。可见,如果入世后饲料价格与湖南以北的省份相差不大,活猪生产成本降低,广西活猪就有可能在广东省扩大销售。在国际市场方面,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国都是较大的消费市场。甚至一些发达国家既是出口大国,又是进口大国。如1998年美国活猪出口(不包括冻肉) 22.9万头,而进口412.3万头;德国出口106.6万头,进口252.2万头。

  3、我们的对策

  既然我国入世后广西在进口饲料粮降低养猪成本,提高商品竞争力和拓展牲猪市场等方面有优势,我们就应该采取必要措施实现自己受益的目标。为此,切实做好以下工作是必要的。

  3.1争取粮食进口的经营权和签约权,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粮食是国计民生的敏感商品,要国家完全放开市场自由进出,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入世后很可能会实行"中粮"为主的弹性垄断经营,适量放开一些私营经营的措施,以满足缔约国一些国家要求开放中国农产品市场的愿望。因此,我区的外经贸管理部门和国有、非国有进出口公司一定要密切注视入世后的政策动向,争取到粮食进口的经营权和与外商的签约权,才能对进口数量、规格、价格、到货港,到货时间等方面有讨价还价的实力,减少中间环节,争取到质好价低的商品。

  3.2提高牲猪质量,使产品符合消费国(地区)要求

  牲猪及其产品质量内涵十分丰富,各个国家(地区)要求也各不相同。这里只就普遍关心的主要质量问题谈一下对策。

  3.2.1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疫病问题是牲猪贸易中非常重要而敏感的质量问题。近年英国发生疯牛病,各国禁止从英国进口牛肉产品及肉骨粉。近来该国又发生口蹄疫,数十万头猪、牛、羊等偶蹄动物惨遭扑杀、焚烧和掩埋。各国纷纷禁止进口该国的偶蹄动物产品,并在边防要塞设卡消毒往来可疑人员和相关物品。牲猪贸易被停止。现在我国正在各省、自治区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立项、利用国家债券和地方配套资金进行投资的控制重点动物疫病为目标的国家项目,已陆续在各省区规划和启动。笔者看到某省规定控制的19种动物疫病为:口蹄疫、猪瘟、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水泡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猪囊虫病等 。我相信这些规划和目标只要政府重视,常抓不懈,广大养猪业者和群众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外加措施得当,是能够逐步见效和实现的。从而为拓展国内、外牲猪市场铺平道路。

  3.2.2 建设绿色食品基地,让人吃上放心肉

  有专家预言:"21世纪的农业是生态农业,21世纪的主导食品是绿色食品。"但何谓"绿色食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391-2000的文件中作如下定义:绿色食品-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而绿色食品又分两级: AA级和A级。
根据上述要求,我们广西的养猪业也要逐步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更好地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使广大群众真正吃上安全、优质、有营养的食品。当前首先要生产一种不含人工合成激素、猪只健康无病、宰后不灌水的"放心肉"供应消费者。

  3.2.3 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品种结构

  目前市场上活大猪销售价格总的看是外种瘦肉型猪最高,销路较好,并适合国外市场需要。含本地猪的三元或多元杂交猪价格次之。含本地猪的二元杂交猪或土猪价格最低,销路较滞。因此,生产者要根据市场需要作好品种结构调整。

  3.3 适应形势需要,培养急需人材

  要进口粮食或开拓国外牲猪市场,培养和造就一批懂外语,精明能干的高素质外贸专业人才是十分迫切的任务。这些人熟悉世贸组织规则,了解相关协议,遇到问题有化解能力;这些人熟悉消费国对产品质量规格要求,满足消费国市场需要,逐步把生意做大;这些人熟悉外贸专业,能签订顺利进出口、安全收汇付款的合同。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