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报道
服务升级带来品牌溢价,助力创新肥企领跑农化市场
时间:2018-03-21 00:42:52来源:中国农资网作者:

今年两会继续掀起“农业热”,当问及当前乃至未来农业重点时,农业领域相关代表纷纷谈到农化服务。回顾2017年,“产品退后、服务为先”在农资界已逐渐演变成全民认可的理念,而金丰公社、农分期、司尔特“二维码上学种田”等农化服务的推陈出新,再度刷新人们对农业服务领域的看法,让“农化服务”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热点关键词。

近几年,随着土地流转的深入推进,种植大户和新型农民逐渐崛起,农业种植模式正发生明显变化,农资消费者开始有更多的溢价需求。“新形势下,乡村振兴战略和土地流转引发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改变,对化肥品种的选择、交易和使用方式都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农化服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光指出,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即将退出市场,这要求农资企业必须跟上时代潮流,整合创新,开展新型农化服务。

李光强调,面对农业种植结构和消费者身份的改变,农资企业必须有前瞻性和预见性。事实上,“服务”二字的重要性从未被提到如今前所未有的高度,面对激烈的农资市场竞争中,除了要有优质的品牌效应,更要发展过硬的农化服务。据某化肥销售经理透露,“向服务转型几乎是化肥行业的共识,企业必须适应这一变化,重新思考农化服务的精髓。”

在农化服务上,目前已经有一些市场意识强、眼光敏锐的肥料企业正在加速探索农化服务新模式和新内容,不再只把农化服务作为营销手段,而是定位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新平强调,“未来应是产品设计源于农化服务,农化服务反过来会促进产品的销售。”与产品本身相比,农化服务创造的经济效益更大,因此“轻卖产品+重卖服务”的农化服务模式自然而然地成为众多肥料企业转型升级的首选。

根据去年的肥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报告显示,在化肥行业整体效益不好的形势下,以新型肥料为主营业务的重营销、重服务型企业效益明显好于基础肥料生产企业,这种现象仍会持续下去。经梳理发现,如金正大、中化农业、司尔特等企业不断强化服务创新,正积极在农化服务方向上寻求到了大突破,并且已经尝到了农化服务模式带来的“甜头”。

作为国内测土配方生态肥领军者,司尔特早已意识到农化服务的重要性,深入开展测土配方肥的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发,积极开展各项“贴心”农化服务,推出了个性化定制配肥、“二维码上学种田”等新模式,实现“测、研、配、产、供、施”一条龙服务。

基于司尔特的“二维码上学种田”平台,广大农户除了可以在线下可以接受到服务指导,还可以通过手机享受到优质农化服务,进而系统性地、科学高效地学习各类农作物的种植知识和技巧。此外,司尔特还推出了国内首款人工智能农化服务系统“季前早知道”农化预测AI平台,其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司尔特测土配方施肥研究基地多年累积的大数据,能根据种植户不同的种植区域及种植需求,量身定制作物的生长与土壤健康研究报告。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清认为,“通用的农资产品加上个性化的服务是未来的种植业解决方案,今后,农化服务将成为农资企业垄断市场的‘神器’,服务水平高下将决定市场份额的多寡。”如今“农化服务+优质产品”正成为现代化肥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品牌认知度的重要手段,也是优质企业带领农户共同致富的法宝之一。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