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报道
今年春耕有哪些不同往年的变化
时间:2018-04-12 01:04:35来源:中国农资网作者:佚名

  变化一:轮作休耕面积翻番
初春时节,在山东省高青县高城镇东张村,三度农业公司铁丝网里满目荒芜的土地与路两边返青的麦田形成了鲜明对比。不知情的村民对此心疼不已,而高青县农业局的专家则说,这是让土地休养生息。“这片地去年种了小麦、玉米。小麦单产1500多斤,玉米产量更高,玉米棒子比牛角还大。”高青县农业局副局长杜作忠用手比画着。这片地实行一年种一年养的轮作休耕实验,但休耕也不是任其荒芜,土壤里面有秘密。

在南方,今年一些省份开始把双季稻改为水旱轮作。湖南省农委副主任邹永霞说,湖南调优耕作模式,在环洞庭湖平原及湘东湘中湘南丘陵区,改低洼田、天水田双季稻为“稻油(肥、菜)”水旱轮作,新增稻油轮作面积100万亩,实现用地养地相结合。今年还将着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实现一田双收、一水两用,力争新增面积50万亩以上,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
变化二:优质作物更受青睐
春耕时节,南方早稻产区已在备秧田。“今年常规品种一分田也不种,全是优良品种。”江西省永丰县古县镇海元村农民王仕元说。“采用这些技术,优良品种的产量不比常规品种低,但效益要高出一大截。估算表明,今年永丰县常规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缩减,预计全县早稻优良品种更新更换率达20%,良种覆盖率超过95%。”永丰县粮油站副站长高春庭说,推广优质稻种植,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县里通过几年的优质水稻高产高效示范创建,种植技术已相对成熟,今年重点向种粮大户推广,带动全县优质水稻种植面积。

推广优质作物更大力度的是黑龙江省。黑龙江省农委副主任李世润说,在前两年玉米面积调减3400万亩的基础上,今年水稻、玉米调减力争实现新突破,杂粮杂豆、蔬菜、食用菌等特色农作物发展到2000万亩。继续调减第四、五积温带非优势区籽粒玉米,在优势区重点发展加工专用和鲜食玉米。调减井水灌、米质口感相对差、主要依靠粮库收购的水稻,力争水稻面积调减150万亩左右。同时,实施优质稻工程,重点推广品质优、适口性好的水稻品种。
变化三:化肥供需呈紧平衡状态
春耕生产是农资使用的高峰期。其中,尤以化肥用量占比最大。去年9月份以来,化肥价格持续上涨给农民带来一些压力,也让今年春耕化肥的价格备受关注。对此,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局局长、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殿平认为,从近几年价格走势来看,当前化肥价格仍处于可接受的水平。总体来看,今年春耕化肥价格以平稳为主,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在局部地区,集中用肥、运力紧张可能导致该地区出现化肥价格阶段性上涨的情况,但由于有化肥淡储的保障,应能稳定化肥价格。

从目前来看,今年春耕用肥总体有保障。首先,随着化肥企业开工率的提升,化肥供应量会增加。目前,化肥企业开工率已达57%,未来一段时间可能恢复到60%以上。其次,化肥库存充足。目前,国家化肥淡储量达到1000万吨,省级农资流通企业库存充足。今年春耕化肥价格上涨及供应偏紧对不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有不同影响。对种粮大户来说,由于化肥是主要生产投入成本,因此价格上涨对其种植积极性影响较大。对小规模农户来说,由于购肥投入较少,化肥涨价对其影响不大。对于种植高收益经济作物的农民来说,更倾向于使用高端复合肥、水溶肥等。
变化四:绿色种植蔚然成风
就今年春耕来说,春耕生产涉及作物种类多,覆盖区域广,是用肥量大、耗水量高的生产集中期。为了不重蹈拼资源、拼投入的老路,各地把绿色、优质、高效的种植理念和种植模式贯穿春耕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节本增效。

  绿色种植的一大表现是“减”,化肥、农药实现减量增效。今年,化肥减量增效依旧是春耕的主题。在黑龙江,为加强黑土地保护,当地集成推广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技术,今年黑龙江全省施用有机肥将达到1600万吨。绿色种植的另一表现是“循环农业模式”的推广。种养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通过将种植养殖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农业链,不仅能解决畜禽养殖污染、秸秆焚烧等问题,还能提高种植业的经济效益,不少地方在进行探索。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