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资本大举入侵农业,联想来了,恒大来了,海亮来了,阿里巴巴来了,绿城来了,各个大公司你追我赶,只怕失去千载难逢的机会。虚假的种植毛利,热涌的表象,让很多人误以为农业将是下一个房地产。但作为十年的农业媒体老兵,负责人告诉你,这事没有那么简单。
一、土地政策。
中国的土地是承包政策,而非私有化,这就导致土地想集中起来很难,散户种植将成为常态。如果你想流转土地,你得找村委,得找数家农民去谈协议。即使把土地拿过来,不同主人地块的管理也是大问题,有人找事或者要回就会打乱计划,毕竟农民还是弱势群体。
只要有钱,谁都能拿到地,大资金进入也把土地租用成本推高。前几年三七市场疯狂的时候,山地价格高达三四千元/亩,成本高的惊人。
高价拿来的土地,种植也是剥削性的,少有人关注土壤健康,南方土地的酸化已成共性问题,从而也导致了品质的低端化。
二、供大于求,无序的种植版图
现在中国的农业市场,哪个水果哪个药材赚钱,就有大资本介入。土豆,好行情不过三年就连续大滑坡。再看柑橘、香蕉、芒果、三七……大家轮番上,结果了?香蕉种植面积经历几年低迷行情后,广西种植面积从高峰180多万亩锐减到几十万亩;柑橘、芒果、苹果、葡萄等种植面积都冲上了历史高位,结果真的不敢想象。目前我国蔬菜面积为3.35亿亩左右,产量达7.69亿吨一年产能可以满足150亿人的吃菜需求,相当于全球人口的两倍,产能严重过剩。很多人期待政府来调控,都在引导往经作往高收益作物转,但全国这盘棋实在太大了,等收获的时候发现全是过剩的。
三、最大的敌人——天气
在中国,搞农业种植是最苦的,尤其是当今的农民。斗完市场还得和天斗,天不爽了来场倒春寒、来场冰雹、来几场台风、来场干旱、来场寒冻,可能就要把农民一年的收成带走。而与之配套的农业保险却远远不到位,吉林省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指出,七大因素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1、农民收入水平太低。2、传统农业比重太大,农业经济组织化程度低。3、国家支持力度小,没有相应的一系列政策。4、农业保险法律缺位。5、农业保险宣传不到位。6、保险覆盖面小,保险水平低也是一个问题。7、农业保险的人才太少也是制约农业保险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四、不可低估的用工成本
在中国,大田农业基本可实现机械化,从耕种到收割都没问题,相对蔬菜果树种植来说更容易实现标准化,人工投入少,自然也成了资本重点狩猎的对象。但种大田不赚钱也是事实,土地成本及综合收益就摆在那里。
宁夏某枸杞基地负责人告诉笔者,枸杞前几年收益不错,人工成本也水涨船高。2017年采摘费高达1.5元/斤。而在枸杞生产成本中,肥料占据15%,农药占据4%,灌溉用水量占据4%,农田管理占据22%,果实采摘占据54%,其他占据1%。一斤干果枸杞12元/公斤的价格刚刚够付采摘费,有的连本也收不回!
南方热带水果,稍微有点面积的果园动辄千万级别甚至过亿投资。但果园投资不是当年投就有收益,最快也得3年左右时间。三年后的行情谁能预估?种出来,能否第一时间能否在行情最好时期卖掉也是问号,果子熟了不摘,后期储运就是大问题,损耗就会加大。去年不少芒果香蕉种植户告诉笔者,因为都是种在山地,遇到集中上市时节请工都不好找,有的坐地起价还要现结,基本没有商讨余地。
五、无法确定的国际政治因素。
很多年前,在湖北和一位政府官员吃饭的时候,聊到粮食收购价的问题。国家对粮食进行补贴,补贴完他应该完全收回才对啊,为何还要从国外大批量进口?该人士回复说,国家层面考虑问题,一定站在国际贸易的角度,中国要把大量的高附加值产品往外走,光出口不进口其它国家会答应吗?
香蕉可以说就是活生生的案例,笔者去广西、云南采访部分香蕉种植大户,在他们眼里,香蕉种植总量是平衡的(包括中国人去老挝缅甸种植的部分),因为国内部分地区因为巴拿马病或作物结构调整再减。但是,南边的菲律宾等国家,一捣乱,国家开始拿农产品进口说事,为了维护好关系,进口香蕉成了有利武器。2016年菲律宾杜特尔特总统来中国访问,政府表示还要加大香蕉进口。此前菲律宾香蕉至少一半都卖给了中国,菲律宾是中国最大的香蕉供应商,占中国香蕉进口总额的82%,菠萝进口的70%。
2018年,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很多人起初为农业叫好(进口美国农产品少了),但事实了?对美贸易受阻,政府必然会寻求一些替代市场,而全球经济近几年增长比较快的一定是亚太、非洲等新型市场。还是回归到那句话,贸易一定讲究公平,想出口就得做好进口准备,这些国家能输出给中国的基本就是农产品了。
六、未来经济下行的压力
很多人在探讨,今年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清华报告:预计2018年全年中国GDP增速为6.8%(网上有原文),官方媒体也表示今年有经济下行压力。政府在多个场合多次表示要推动信贷、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健康发展,及时跟进监督,消除隐患,把几乎所有主要的金融市场都罗列进来,这是非常少见的。联想近期的P2P平台陆续爆雷,股市一团糟,楼市持续加码调控,你都明白为何消费降级了,因为都没钱消费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想告诉你,农业的风险很大,如果没有情怀,想投机性快进快出,劝你就别来了。前段在南宁见了蕉哥葛旭,他的一句话让我很有感悟,在香蕉圈闯荡近20年,经历了各种价格波动,大浪淘沙,在这一波香蕉面积锐减过程中,坚持下来留守到现在的,还是十几年前圈子里的一些人,投机的基本都走了,做农业真的要情怀。
多农资信息,请关注中国农资网。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摘自互联网,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另,本文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承诺,仅供读者参考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