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种业的发展概况
1.1 世界种子行业的发展概况
1.2 中国种业的发展历程
1.3 中国种子行业的主要特点
1.4 中国种业的主要细分市场
二、中国种子产业现状
2.1 中国种业的发展现状
2.1.1 中国种业的市场规模
2.1.2 《种子法》对种子行业的影响
2.1.3 我国种业的主要产业政策
2.2 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3 我国种子行业的集中度分析
三、中国种业的主要细分市场
3.1 我国水稻种子市场
3.1.1 我国水稻种子行业的主要特点
a、我国早、中、晚稻种植面积(2001-2006)及特点
b、我国粳、籼不同类型水稻种植及特点
c、我国常规稻、杂交稻种子(2002-2006)市场特点
3.1.2 我国水稻种子主要需求市场分析
a、长江上游水稻种植区
b、长江中游水稻种植区
c、长江下游水稻种植区
d、华南杂交稻种植区
e、黑蒙新早熟稻种植区
f、华北中迟熟稻种植区
g、辽吉中熟稻种植区
3.1.3 我国杂交稻种子生产供给分析
3.1.4 我国水稻种子进出口(2002-2006)分析
3.1.5 中国水稻种子供求平衡分析
3.1.6 我国重点水稻种子生产企业分析
a、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历史沿革和股权结构
2、公司主营业务结构
3、下属公司经营状况
4、盈利能力分析
5、偿债能力分析
6、资产经营能力
7、成长性分析
8、现金能力分析
9、结论
b、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1、历史沿革和股权结构
2、公司主营业务结构
3、盈利能力分析
4、偿债能力分析
5、资产经营能力
6、成长性分析
7、现金能力分析
8、结论
9、子公司财务状况
c、湖南亚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历史沿革和股权结构
2、公司主营业务结构
3、盈利能力分析
4、偿债能力分析
5、资产经营能力
6、成长性分析
7、现金能力分析
8、结论
3.1.7 未来我国水稻种子市场发展预测
3.2 我国玉米种子市场
3.2.1 我国玉米种业的主要特点
a、我国玉米杂交种的种植面积(2000-2006)及特点
b、玉米新品种的审定及推广特点
c、玉米种子的主要需求类型
d、玉米主要推广品种的分布
3.2.2 我国主要玉米种子需求市场分析
a、我国主要地区玉米种植及用种量分析
b、黄淮海平原夏玉米区分析
c、北方春玉米区分析
d、西南山地玉米区分析
e、南方丘陵玉米区分析
f、西北灌溉玉米区分析
3.2.3 我国主要玉米种子生产区域分析
a、中国玉米种子生产供给总量
b、我国西北(甘肃、宁夏、陕西、新疆)制种基地分析
c、我国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制种基地分析
d、我国华北(河北、山西、内蒙)制种基地分析
3.2.4 我国种用玉米进出口(2002-2006)分析
3.2.5 我国玉米种子供求平衡分析
3.2.6 我国重点玉米种子生产企业分析
a、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1、历史沿革和股权结构
2、公司主营业务结构
b、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
1、历史沿革和股权结构
2、公司主营业务结构
3、盈利能力分析
4、资产管理能力
5、偿债能力分析
6、资产经营能力
7、成长性分析
8、现金能力分析
9、结论
c、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1、历史沿革和股权结构
2、公司主营分析
3、盈利能力分析
4、偿债能力分析
5、资产经营能力
6、成长性分析
7、现金能力分析
8、结论
d、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2.7 未来我国玉米种子市场发展预测
3.3 我国蔬菜种子市场
3.3.1 我国蔬菜种子市场分析
a、我国主要蔬菜种植(2000-2006)特点
b、我国主要蔬菜分种类种植面积(2000-2006)及特点
c、我国蔬菜种子市场分析
d、我国蔬菜种子进出口(2002-2006)及贸易主要特点
3.3.2 我国分类别蔬菜种子市场分析
3.3.3 未来我国蔬菜种子市场主要发展趋势
3.4 我国其他种子市场分析
3.4.1 我国棉花种子市场分析
3.4.2 我国油菜种子市场分析
3.4.3 我国瓜果及其他种子市场分析
3.4.4 未来主要发展趋势
四、我国种子市场分析
4.1 我国种子生产成本分析
4.1.1 我国种业新品种开发分析
4.1.2 我国水稻、玉米等种子成本生产分析
4.1.3 影响我国种子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
4.2 我国影响种业市场的需求因素分析
4.2.1 主要种植效益因素影响
4.2.2 种子的成本价格因素影响
4.2.3 自然因素影响
4.2.4 其他技术因素影响
4.3 中国种子市场流通体系分析
4.3.1 国家政策法律对种子流通领域的影响
4.3.2 我国种子市场流通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4.3.3 未来我国种子市场流通的发展方向
4.4 WTO对我国种业市场的影响
五、未来我国种业发展趋势
5.1 我国水稻、玉米等种植面积对种子需求影响
5.2 转基因技术对种业的影响
5.3 我国种业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图目录
图1 中国主要种子市场份额(2006)
图2 中国种子细分市场增长情况(2002-2006)
图3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变化(99/00-06/07)
图4 我国水稻种子市场及成本变化(2002-2006)
图5 我国早、中、晚稻种植面积变化(2001-2006)
图6 我国早、中、晚稻种植构成(2006)
图7 我国粳、籼稻种植构成(2006)
图8 我国常规、杂交稻主要品种推广面积变化(2002-2006)
图9 我国常规、杂交稻种植构成(2006)
图10 我国主要水稻种植区分布构成(2006)
图11 中国水稻种子需求及库存变化情况(2002-2007)
图12 我国主要水稻区市场份额(2006)
图13 长江上游主要地区水稻种植(2000-2006)
图14 长江上游杂交稻、常规稻分布(2006)
图15 长江中游主要地区水稻种植(2000-2006)
图16 长江中游杂交稻、常规稻分布(2006)
图17 长江下游主要地区水稻种植(2000-2006)
图18 长江下游杂交稻、常规稻分布(2006)
图19 华南主要地区水稻种植(2000-2006)
图20 华南地区杂交稻、常规稻分布(2006)
图21 黑蒙新地区水稻种植(2000-2006)
图22 黑蒙新地区杂交稻、常规稻分布(2006)
图23 华北地区水稻种植(2000-2006)
图24 华北地区杂交稻、常规稻分布(2006)
图25 辽吉地区水稻种植(2000-2006)
图26 辽吉地区杂交稻、常规稻分布(2006)
图27 我国杂交稻制种面积及产量变化(2001-2006)
图28 我国主要杂交稻分省制种产量(2006)
图29 我国主要省份杂交稻制种单产变化情况(2004-2006)
图30 我国水稻种子进出口分析(2002-2006)
图31 我国水稻种子进出口价格变化(2002-2006)
图32 中国杂交稻种子供求分析(2002-2006)
图33 隆平高科主要产品毛利率
图34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变化(2000-2006)
图35 我国主要玉米生产区域分布(2006)
图36 我国玉米用种量年度变化(2002-2007)
图37 我国玉米种子分区域用种量(2007)
图38 我国黄淮海区玉米种植变化(2002-2007)
图39 我国黄淮海区玉米需种量及市场份额(2002-2006)
图40 我国北方春玉米区种植变化(2002-2007)
图41 我国北方春玉米区需种量及市场份额(2002-2006)
图42 我国西南山地玉米种植变化(2002-2007)
图43 我国西南山地玉米区需种量及市场份额(2002-2006)
图44 我国南方丘陵玉米种植变化(2002-2007)
图45 我国南方丘陵玉米区需种量及市场份额(2002-2006)
图46 我国西北灌溉玉米种植变化(2002-2007)
图47 我国西北灌溉玉米区需种量及市场份额(2002-2006)
图48 我国玉米种子制种面积及产量变化(1999-2006)
图49 我国玉米种子分地区单产变化(2004-2006)
图50 我国玉米种子产量分布(2006)
图51 我国西北地区玉米制种面积变化(2004-2006)
图52 我国西北地区玉米制种产量变化(2004-2006)
图53 我国东北地区玉米制种面积变化(2004-2006)
图54 我国东北地区玉米制种产量变化(2004-2006)
图55 我国华北地区玉米制种产量变化(2004-2006)
图56 我国华北地区玉米制种产量变化(2004-2006)
图57 中国种用玉米进出口量(2002-2006)
图58 中国种用玉米进出口价格(2002-2006)
图59 登海种业2002-2004年主营收入变化图
图60 登海种业主营收入结构2002~2004
图61 登海种业2001-2004年玉米种子产量
图62 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年度变化(2000-2006)
图63 我国蔬菜分品种种植面积年度变化(2000-2006)
图64 我国蔬菜分品种种子成本价格(2002-2006)
图65 我国蔬菜分品种种子市场分布(2006)
图66 我国蔬菜种子进出口分析(2002-2006)
图67 我国蔬菜种子进出口价格变化(2002-2006)
图68 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及种子市场总量变化(2002-2006)
图69 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及种子市场总量变化(2002-2006)
图70 我国瓜果及其他种子市场容量(2002-2006)
图67 水稻种植面积与水稻种子需求关系
图68 玉米种植面积与玉米种子需求关系
表目录
表1 中国上市公司市场份额
表2 长江上游地区主要杂交稻品种分布(2005)
表3 长江中游地区主要杂交稻品种分布(2005)
表4 长江下游地区主要杂交稻品种分布(2005)
表5 华南地区主要杂交稻品种分布(2005)
表6 黑蒙新地区常规稻品种统计(2005)
表7 华北地区地区常规稻品种统计(2005)
表8 辽吉地区主要杂交稻品种分布(2005)
表9 中国杂交稻种子供求平衡表(2002-2006)
表10 隆平高科股权结构(2006年12月)
表11 2006年隆平高科人员结构(按专业)
表12 隆平高科下属公司经营状况
表13 隆平高科利润表(2004~2006)
表14 隆平高科2006年收入构成(产品)
表15 隆平高科2006年收入构成(地区)
表16 隆平高科财务费用结构
表17 隆平高科盈利能力指标
表18 隆平高科简明资产负债表(2004~2006)
表19 隆平高科偿债能力指标
表20 隆平高科资产经营能力指标
表21 隆平高科成长性指标
表22 隆平高科简明现金流量表
表23 丰乐种业股权结构
表24 丰乐种业员工结构
表25 丰乐种业收入结构
表26 丰乐种业收入结构
表27 丰乐种业收入结构(地区)
表28 丰乐种业盈利能力指标
表29 丰乐种业偿债能力指标
表30 丰乐种业资产经营能力
表31 丰乐种业成长性指标
表32 丰乐种业现金流量表
表33 丰乐种业子公司经营状况
表34 亚华种业股权结构
表35 亚华种业主应主营收入结构
表36 亚华种业主营收入地区结构
表37 亚华种业员工结构
表38 亚华种业盈利能力指标
表39 亚华种业三费情况
表40 亚华种业偿债能力指标
表41 亚华种业资产经营能力指标
表42 亚华种业成长性指标
表43 亚华种业现金流量表
表44 我国玉米主要品种推广特点(2002-2005)
表45 我国主要品种区域分布(2005)
表46 我国黄淮海区主要玉米品种分布(2005)
表47 我国北方春玉米区主要玉米品种分布(2005)
表48 我国西南山地玉米主要玉米品种分布(2005)
表49 我国南方丘陵玉米区主要玉米品种分布(2005)
表50 我国西北灌溉玉米区主要玉米品种分布(2005)
表51 中国玉米种子供求平衡表(2002-2006)
表52 奥瑞金人员结构
表53 奥瑞金股权结构
表54 奥瑞金收入结构
表55 奥瑞金玉米收入结构
表56 奥瑞金主营毛利率
表57 奥瑞金利润表
表58 奥瑞金资产负债表
表59 奥瑞金现金流量表
表60 登海种业股权结构
表61 登海种业子公司经营情况
表62 登海种业玉米种子收入结构
表63 登海种主营收入地区结构
表64 登海种业员工结构
表65 登海种业2001-2006年主要的盈利能力财务指标
表66 登海种业主营收入及利润状况
表67 登海种业资产管理能力指标
表68 登海种业偿债能力指标
表69 登海种业资产经营能力
表70 登海种业成长性指标
表71 登海种业现金流量表
表72 敦煌种业股权结构
表73 敦煌种业主营收入结构和毛利率
表74 敦煌种业主要产生生产和销售状况
表75 敦煌种业主营收入地区分布情况
表76 敦煌种业人员结构
表77 敦煌种业盈利能力指标
表78 敦煌种业简明财务报表
表79 敦煌种业偿债能力指标
表80 敦煌种业负债结构
表81 敦煌种业资产经营能力
表82 敦煌种业成长性指标
表83 敦煌种业现金流量表
表84 隆平高科水稻种子成本
表85 登海种业玉米种子成本
表86 奥瑞金玉米种子成本
附表
附表1 中国水稻分省种植面积(2000-2006)
附表2 中国水稻分种植区域面积(2000-2006)
附表3 中国分省杂交稻制种面积(2004-2006)
附表4 中国分省杂交稻制种产量(2004-2006)
附表5 中国杂交稻制种面积及产量年度变化(2001-2006)
附表6 我国杂交水稻品种分地区推广情况(2005)
附表7 我国杂交水稻品种分地区推广情况(2004)
附表8 中国玉米分省种植面积(2000-2007)
附表9 中国玉米分区域种植面积(2000-2007)
附表10 中国玉米种子分区域用量(2002-2006)
附表11 中国玉米分省制种面积(2004——2006)
附表12 中国玉米分省制种产量(2004-2006)
附表13 中国玉米制种面积及产量变化(1999-2006)
附表14 我国玉米杂交品种分地区推广情况(2005)
附表15 我国玉米杂交品种分地区推广情况(2004)
附表16 中国蔬菜分种类及种植总面积(2002-2006)
附表17 中国棉花种植面积及市场容量(2002-2006)
附表18 中国油菜种植面积及市场容量(2002-2006)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