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特征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生产特殊的、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种子业属于农业的产前部分,是农业生产的前提和基础。与其他行业相比,该行业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科研投入高;二是投入产出周期长。新品种从研制到成功、推广需要较长的时间;三是有较高的技术壁垒。目标良种的获得均需要经过大量的探索和反复的验证,这就需要较高的育种开发条件、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这些限制构成了种子行业的技术壁垒;四是种子行业盈利能力强。大田作物种子销售毛利率一般为15% 30%,蔬菜、经济作物等多在50%以上;四是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这是由农业本身弱质性所决定的。
二、中国种业发展现状分析
种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250余年的历史,属于比较成熟的产业。而我国种业发展较迟、起步较低、投入较少,与发达国家的种子产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我国种业发展概况
1、种业生产建设水平
我国自1996年创建“种子工程” 五年来,农业部利用有关方面的资金共28亿元,投资兴建了10个国家农作物改良中心、27个国家级原种场以及215个大中型种子加工中心、种子包装材料厂、种子加工机械厂等;同时还建成1——3吨/小时的种子机械化加工流水线770条。据农业部统计,2000年全国种子部门拥有原、良种生产基地2900万亩,比1995年增加710万亩;新品种培育速度明显加快,生产用种每更换一次的时间由原来的10年左右缩短到6——7年,主要农作物生产用种基本更换了一次,良种覆盖率达到95%。我国种业的生产建设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
2、种子市场主要产品结构
2000年我国种子产业年销售额约为200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本行业实现增值额约有150亿元以上(与饲料行业相当)。因我国长期以来追求高产而形成的单一的粮食产品结构,造成目前种子市场粮食作物种子所占比例过大。
(二)我国种业的供给现状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 种子行业具有巨大的、稳定的市场需求。农业生产用种构成种子市场的直接需求。据统计,全国年粮棉油用种量高达125亿公斤, 而目前种子基地的供种量仅为80亿公斤左右,潜在市场巨大。但由于我国种子行业、特别是大田作物种子的管理和体制方面的障碍、以及农民自留种比例较大、品种更换时间较长,使我国巨大的种子市场、特别是大田作物种子市场长期处于有场无市的窘困状态,潜在需求不能转化为现实需求。
1、产种量增加
在种子工程的实施中,我国供种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全国商品种子生产能力、种子加工能力、种子储藏能力,分别比1995年增长了25%、52%和22%。在加强种子加工包装和标牌统供工作后,近两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的商品供种量已达45亿公斤,其中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四大作物的标牌统供量达36亿公斤;种子精选加工量达36亿公斤;种子包衣量达14亿公斤。
2、存种积压多
2000年水稻种子存货较多,不仅种子外销省如四川、江苏等压库多,调进省如安徽、湖北等也有积压。
据有关部门报道,1999年玉米计划制种面积494万亩,预计产种量10.5亿公斤,加上库存,年度可供种量约11.8亿公斤,全国玉米面积3.6亿亩,按最大需种8.——9.0亿公斤计算,预计富余种子2.8——3.3亿公斤。
3、存在大量非计划制种
2000年在玉米生长季节,北方发生大面积干旱,辽西、冀北等地制种区几乎绝收,然而玉米供种量并未趋紧。这是因为非计划制种的民营公司或小公司以及制种农户为追求利益,大量制种。非计划制种很难确切估计它的总量有多少。从各地种子公司积压的数量估算,玉米的非计划制种量至少占全国总供种量的1/5,约1.5——2.0亿公斤。
(三)我国种业的需求现状
1、调整种植结构,粮食用种量减少。
2000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结构进行了战略性的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首次上升到30%以上。 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调查资料显示,2001年粮食种植面积继续减少,油料等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为16亿亩,比上年减少1.7%(见表二)。种植结构的改变必然导致种子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粮食物种需求相对减弱。
2、农产品贸易形势严峻
今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国际市场农产品出现普遍供大于求的格局。据海关统计数据汇总分析,上半年我国农产品(WTO口径+水产品)进出口呈现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的局面,进口同比增长8.8%,而出口同比减少0.09%。由于日本、韩国等国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出口限制和反倾销事件不断发生,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到制约。从上半年主要农产品进出口特点来看,除蔬菜外,粮、棉、糖等大宗农产品出口普遍下降(见表三)。农产品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会间接影响对农作物种的需求。
3、农产品价格的下降对物种需求带来的负面影响。
受南方早籼稻退出保护价收购政策和稻米优质优价政策的双重影响,必然导致下半年优质稻价格将有所上涨,而劣质稻价格将持续低迷;自今年6月以来,小麦、玉米价格上涨乏力,预计下半年仍将有所回落;由于棉花今年增产,而今年的纺织品出口贸易有所减弱,这将大幅度减少对棉花的需求,供求关系的变化将引致棉价走低。近年来,很多地区在进行结构调整时,把发展蔬菜作为一个主攻方向,致使蔬菜面积快速扩张,今年种植面积比上年又扩大67万公顷。供给量的快速增长,将使蔬菜价格出现大幅度回落。受农产品价格整体行情的影响,种子销售的市场和价格受到一定的冲击。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