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石阡县生姜种植基地及加工产业项目
【行业类别】:农林渔牧
【产业类别】: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建设性质】:新建
【合作方式】:独资,合资
【项目现状】:
1、交通条件:石阡交通十分便捷,目前,思剑、江瓮两条高速建成在县城交汇互通,可直上沪昆、杭瑞高速,到贵阳、遵义、凯里、凤凰都是在两小时左右,形成了石阡两小时经济圈。而且,石阡还有两条高速正在建设和规划当中,石阡至玉屏(大龙)的高速已开工建设,湄潭至石阡的高速公路已纳入贵州省高速公路建设十三五规划。建成之后,石阡作为黔东立体交通枢纽的地位将更加凸显。2、资源条件:石阡生态环境好,植被完好,森林覆盖率61.49%,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秋温凉、气候宜人。无霜期长达303天,年平均气温16.8℃,全年日照总时数1233.2小时。项目区内森林植被保护良好,生物资源丰富,流出的水清洁、无污染有利于发展种植产业。3、基础条件:石阡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孕育了独特的农产品资源,农产品有泡椒、生姜、紫皮大蒜、黄花菜、贡茶等。生姜是我县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经济作物,种植历史悠久。生姜在石阡县18乡镇都有种植,是农村最为重要的农作物,群众种植生姜的积极性较高,已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该项目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基础设施条件,该项目相关审批可全程协助代办。
2、产业条件:项目区水电设施完善,供应充足。石阡县总人数46万人,其中劳动力人口大约为27.8万,石阡是传统的山区农业县,地处武陵山南脉,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区,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较好的保障。规划项目区海拔900-1200米之间,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1.8-18.9℃,年降雨量1050-1150毫米,全年温暖湿润,日照时数1150小时,无霜期293天。有生姜专用种植土地面积3800多亩,土质类型以砂砾壤土、砂壤土(俗称乌沙土),轻黏土为主,呈酸性,pH值在4.5-7.0之间。地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最适合生姜生长。全县耕地面积21047公顷,其中田12726公顷,旱地8321公顷。县境有佛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种类多,分布广,仅植物达461种之多,具有生物多样性特点,农作物以水稻、生姜、生姜、薯类、小麦、玉米、油菜、烤烟、花生等为主。生姜在石阡县18乡镇都有种植,是农村最为重要的农作物,由于投入少,好管理,产量高,所以群众种植生姜的积极性高。目前有些乡镇正在大面积发展生姜产业,并在完成生姜专业合作社,但是都是规模不大,在此基础上可进行个乡镇整合,经营发展。所以在石阡建设生姜产业是可行的。
3、市场前景预测:目前,国内外调味品生产、消费均呈上升趋势、但高科技,优质产品短缺,尤其是姜味浓烈、品质优良、完全速溶、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对生姜加工系列产品尤其是姜油树脂的需求量很大,国际市场也很紧俏,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本项目将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4、项目选址:石阡县十八乡镇
5、项目建设内容:拟建设拟建设生姜储运基地及配送中心1个,种植生姜基地5万亩;生姜加工厂1个。
6、财务指标分析:
总投资额:15000万人民币,引资金额:15000万人民币,投资回收期:5年。
7、优惠政策:一事一议。
项目服务单位:石阡县投资促进局
联系地址:石阡县政府大楼四楼
联系人:罗洪宇
联系电话:1359565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