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公告启示
如遇特殊天气 农民将收到提醒短信
时间:2012-06-20 11:08:59来源:作者:张三
如今,当你走进武清、宝坻等地村庄,你会惊讶地发现,村口的黑板报变成了一块大型LED电子显示屏,听到的;大喇叭;广播,也是通过移动GPRS网络传输过来的,能把手机预警短信自动转化成语音,通过大喇叭播放出来。气象部门已在全市10个涉农区县建立了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在每一个示范基地都建立了实时无线传输的多功能小气候自动采集监测系统,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主要农业区县的典型设施农业小气候监测网。   建立手机短信发布系统   今年,本市把;加快推动天津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天津将搭建;涉农信息服务资源平台;列为2012年的天津市;民心工程;。为此,天津将搭建涉农信息服务资源平台,建设500个农村信息服务站和1500个农村信息服务点。该项工程将聚合农业、气象、文化等多元信息,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平台。   市气象局副局长郭虎介绍,;为农服务;是气象服务的重中之重,主要体现在两个体系建设: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2011年本市武清区和宝坻区列入全国121个乡村气象信息服务专项建设区县,中央投资158万元,区县政府配套140万元,用于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示范工作。今年又新增加了静海和宁河。   目前全市建立了覆盖全市各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4300余人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实现乡乡有气象协理员,村村有气象信息员,并将气象信息员纳入基层气象应急救援队伍。完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基本完成市;区县;乡镇;村四级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示范建设,建立了手机、电视、广播、网络、声讯电话、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农村大喇叭等多种手段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在全国处于领先城市之列。目前,本市已建立了全市统一的手机短信发布系统,提高了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实现面向各级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的;直通式;服务。   市气象局防灾减灾处姚巍介绍,本市不断加强新技术推广应用,逐步实现农业气象预报业务规范化、定量化、精细化。加强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服务中的应用,完善市、区县两级设施农业气象监测预警服务平台。   预警大喇叭通过网络传输   实时监测设备传输的数据,有利于气象部门为设施农业大户或养殖大户提供精细化服务。比如一位设施农业管理人员遇到特殊天气,他会收到这样的短信,便于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今日夜间小到中雪明天大雪局部暴雪,大风强降温随后而至。温室大棚今夜明天务必注意除雪,防止大雪压棚造成损失。;;此次降雪将于今天夜间结束,明天多云转晴,明天夜间最低温度-15℃。温室大棚务必注意夜间保温;等等。   目前本市已建成了105个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在建2个,共建成41个村级气象信息服务室,建成了100余套农村气象预警大喇叭。这些预警大喇叭连接村里面气象信息员(一般都是村长)的手机,如果遇上村长在外面开会,气象预警短信照样可以通过村里面的大喇叭播放出来。原因是村里面的大喇叭加装了移动通讯部门的GPRS网络传输终端和一个功放机,所以村长接收的气象预警短信可以自动转换成语音,通过大喇叭广播出去,全村的人们都能听到。 ????(文章来源:天津网)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