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10年)10月份以来,我国华北、黄淮等地降水持续偏少,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安徽、江苏等冬小麦主产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全国作物受旱面积超过6000万亩,重旱面积达898万亩,我省作物受旱面积662万亩。今后一段时期,这些地区气象干旱仍将持续发展,出现冬春连旱的可能性较大,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可低估。
目前,我省的冬小麦大都处于分蘖后期,个别山区小麦已停止生长。春季是小麦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也是调节小麦群体合理发展、增加穗数和粒数的关键时期。2月13日~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专门到我省察指导农业技术生产和抗旱工作,充分说明了国家对当前抗旱工作的高度重视。那么,在当前严峻的旱情下,如何根据当前的冬麦区墒情、苗情,做好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工作?农科110特别邀请山西农业大学的高志强教授做了具体指导。
问:高老师你好,请问目前我省冬小麦的苗情、气候条件和土壤墒情处于什么样状况?
答:2010年我省秋播小麦面积1090万亩,其中水地面积是485万亩,旱地面积是604万亩。2010年秋播的气候条件是较为有利的,伏天雨水较多,播前底墒较好,天气晴朗,播期集中,所以小麦的出苗较好。尤其是旱地小麦在播种期间,同样墒情很好,苗齐、苗全、苗匀、苗壮。但是从播种以来到目前130多天没有有效的降雨,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旱情,虽然2月份有两次小的降雨过程,但是难以缓解旱情,苗情转差,给我们春季管理带来困难。从目前来讲立春已过,我省小麦从南到北陆续返青,南部麦区在2月下旬,中部麦区在3月上旬。但是,同样墒情让人担忧,尤其是旱地小麦,根据我们的调查,基本上0~5厘米都是干土,10厘米以下含水量约至6%以下,旱地小麦10~15厘米以下才有冻土层,扩浇地的冻土层也达到了10厘米以下。例如介休,旱地小麦的土壤含水量0~10厘米接近4%,闻喜县旱地小麦土壤水分含量5.8%,洪洞县旱地小麦土壤水分含量4%,所以旱情非常严重,土壤的水分严重不足。
问:在小麦保浇地的管理上,农民朋友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答:旱情虽然严重,但是农民朋友也不能盲目的抗旱。从运城、临汾、晋中来看,对于浇过水的麦田,墒情还是不错的。我省保浇地面积占到我省小麦总面积的30%。根据目前田间观察的情况,地表裂缝非常大,所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划锄、破板、镇压、耙耱,弥合裂缝、保墒增温,即使是播种较晚的三类苗也要到返青期,晋南地区在2月下旬,晋中在3月上旬,麦苗开始生长以后再进行浇水施肥,并把握返青期抓三类苗,提升期抓二类苗,拔节期抓一类苗的原则。因此,保浇地虽然也受旱,年后已及时浇水,所以这部分麦子可不着急去管理,可等到返青期再进行相关的技术管理。
问:扩浇地的管理上,农民朋友又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答:对于没有浇水的扩浇地现在旱情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农民朋友应千方百计的创造条件浇水保苗。我省扩浇地占到小麦总面积的15%,根据调查这部分麦田干土层都在10厘米左右,大部分的干枯,幼苗生长很弱。若浇水不及时,这部分麦子难以返青。浇水时可以配适量的添加磷肥和氮肥,刺激根系的生长,促根保叶,但是施肥量不宜过大。切记浇水量不能太大,以白天全部入渗为宜,用小水细灌。灌完后切记,地表落干以后要划锄、破板、弥合裂缝。
问:当前抗旱的重点是什么?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答:根据山西小麦生产情况,旱地是我省的生产重点,旱地小麦占到我我省小麦面积的55%。例如2010年,我省播种面积达到603万亩,旱地面积大,分布广,运城、临汾、晋城、晋中主要麦区都有分布,旱情最重,是我省抗旱保苗的重点,因此我省的抗旱的重点是在旱地小麦上,急需的措施就是镇压、耙耱。根据调查,旱地土壤墒情很差,大部分麦田干土层达到了15公分,闻喜、绛县都发现有此情况。虽然死苗和黄苗还出现在个别地块,但是严重的干旱土壤已经为小麦返青埋下了祸根,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返青率会大大降低,直接影响我省的小麦产量,故必须强调充分调用深层储水,辅以充养,重视镇压、提墒与耙耱保墒技术的普遍应用。
问:春季镇压提墒与耙耱保墒技术应怎样合理应用?
答:旱地上的应有有六个方面,重点是镇压提墒、耙耱保墒。镇压可以提墒,根据调查,旱地小麦由于去年休眠期降水充足,我省大概在300到400毫米,深层水分条件较好,通过镇压,土壤中毛细管生成,土壤深层的水分就会沿毛细管上升到上层土壤,这样就有利于根系生长。通过耙耱又可以使提升上来的水分保持在根系上,耙耱的有利时机在冰凌期,也就是在苗土化冻2厘米的时候开始,早春中耕划锄应该浅,耙耱要轻,以防伤根或寒流冻害。小麦起身以后,只可以划锄,可适当加深,以利根系的下达。
第二,早春趁墒追肥。趁早春土壤返浆或降雨后,用化肥耧或开沟施入氮肥,每亩追尿素5-6公斤。对底肥没有施磷肥要配磷酸二铵,有沼气的地方可以施沼渣、沼液或是畜牧粪。
第三,叶面施肥,往年返青期不主推此项技术,但是今年旱情非常严重,因长时期的干旱,土壤水分严重不足,影响小麦返青。因此可以选用FA_旱地农、农哈哈抗旱保水剂、旱地宝等抗旱剂或者0.5-1%和尿素溶液等,进行叶面喷施,以肥济水,增强麦苗的抗旱能力。
第四,重视防治病虫草害,旱地上主要是蚜虫、红蜘蛛以及锈病、纹枯病的防治。杂虫主要在小麦拔节以前气温在5度以上的晴天进行彻底的防鼠,老百姓虽然熟悉,但应该重视病虫鼠害的防治。
第五,护膜护苗,严防春季畜禽啃青。地膜覆盖是我们山西省小麦增产的一个主要措施,春季风大地膜覆盖不严达不到保水的目的,尤其今年干旱,通过地膜覆盖可以很好保住这部分水,如果发现地膜覆盖不严的地方要及时的压土盖严。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牲畜啃青,例如介休在旱地上就有发生,啃青后影响小麦光合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造成减产,今年旱情严重,土层都是虚的,如果牲畜进地啃青的话,会连根拔起,整个苗子就没有了,不仅仅是光合面积和干物质积累的问题。
第六,创造条件,补充灌溉。春雨贵如油,如果旱情持续的话,对小麦生产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我们想方设法在水源不太远的地块,利用“小白轮”实施旱地小麦的补充灌溉,以大大的缓解旱情。
问:如何立足抗旱,科学春管?
答:春季管理小麦生产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今年气候情况非常特殊,虽然去年苗情基础很好,但是130多天的旱情使苗情发生了转化。现在最严重的问题是,有些旱地麦田如果在持续的不降雨的情况下话,将会出现无法返青的问题。因此,今年我省小麦春管的最大问题是旱地小麦生产管理的问题。据调查,目前仍有一部分扩浇地通没有浇水,这样对小麦生长非常不利,既是扩浇地就要抓紧时间进行引黄灌溉。旱地小麦一定要抓好镇压和耙耱这两大措施,这是最关键的两个措施。因去年休眠期降水量还可以,土壤深层水分不错,只要春季措施得当,通过镇压,需要重压,干土层较厚,压实以后使毛细管通畅,可以提升深层水,使根系接收到水分才可以保住苗子,所以镇压提墒、耙耱保墒是今年春季管理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