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当工程竣工,清清的水流顺着管道流向山坡,流向一片片果园时,村里一些老太太提着装有纸、香和菜肴的篮子,艰难地爬上山顶,在刚建好的大水池旁边恭恭敬敬地燃香祭拜。她们在心里默默地感谢,是新社会给农民带来了这珍贵的甘霖。
这里的农民,对地,对水,有着一般人难以体会的感情。山东省沂源县水务局一位负责人说,现在管道铺到了山上,通到了地头,只要接上水管子,就可以方便地浇灌。有了水,原先那些无人问津的荒坡边地,农民也都不惜力气地整了出来,栽上了苹果、桃树、樱桃等各种果树,也栽下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期盼。
省钱又省力,增产又增收
在河东村张传旭的果园里,几条只有一厘米粗的水管子横贯南北,一些更细的水管子从这些主水管接出来,通到一颗颗苹果树下,细小的水流直接浇灌到果树的根部。这是&lsquo小管出流灌溉技术,是微灌技术的一种。韩克泉介绍说,采用这种技术,2012年项目区可节水421.4万方,对于沂源县这样的山区县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除了节水,微灌技术的好处还有很多。张传旭告诉记者,以前浇灌时都是全家出动,看机器、看管子、挖沟渠,费时费钱还多占地,如今水管子通到地头,省时、省力又省钱。张传旭有一片苹果园离水源地较近,以前,浇一亩地需要五六十元,现在只需二三十元。如果是离水源地远的地方,省钱的效果就更明显了。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