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被确定为省级扶贫镇后,山东省平阴县东阿镇积极对接上级政策,争取扶贫资金60余万元,实施扶贫项目5个,通过输血、造血、醒脑,成功打造龙王峪核桃种植基地、贾庄有机韭菜精品园等响当当的农业特色品牌,实现了全镇产业的剧变。扶贫项目给东阿镇带来的变化,不仅是变在崛起的产业,还变在农民的口袋上、变在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上,更变在群众的精神面貌上,这些变化,都为东阿镇更为强劲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靠输血疏筋活络,敲开发展瓶颈
龙王峪村首先尝到了扶贫的甜头。作为远近闻名的核桃种植专业村,龙王峪村曾经饱受先天不足的折磨,眼看着核桃价格水涨船高,村里的50000棵老核桃树效益节节攀升,但面对浇水难、运输难的发展瓶颈,村里空有壮大核桃规模的想法却无计可施。2009年,经过积极争取,核桃产业扶贫项目落户该村,该项目总投资30万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8万元。用这些钱,龙王峪村打了井、修了路、通了水,敲开了核桃产业进一步壮大的发展瓶颈,当年种植核桃苗6750棵,增加核桃种植面积150亩。
在东阿镇,很多特色产业受资金、设施等条件的限制,在自然发展中呈现出不少的先天不足,这些不足需要靠外力来弥补。纵观该镇几个重点农业产业的发展,北市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贾庄有机韭菜精品园的资金瓶颈、苏桥农机大院和优质林果基地的设施瓶颈无一不是通过扶贫项目的支持才得以顺利的打破,进而形成了一个个亮点纷呈的新型农业产业。
变造血身强体健,崛起后劲产业
扶贫资金对资金、设施等瓶颈的打破只是一个&lsquo引子,让这个产业有规模、有效益、有活力、有后劲才是我们实施扶贫项目的最终的目,要&lsquo造好血,让产业形成自己的竞争力和活力。东阿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孙清军对全镇的扶贫项目运作思路做了如是阐述。
在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提升产业的生产方式及其生产的组织化规范化程度,对项目能否取得实效极为重要。为此,东阿镇既重项目实施,又重生产管理,通过扶持造血,提升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在龙王峪村核桃种植基地的发展瓶颈被打破后,镇里积极扶持该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苗木、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既增加了群众收入,还降低了种植户的市场风险,并通过注册龙王峪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极大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使龙王峪的核桃产业真正成为后劲十足的农业产业。目前,龙王峪村的核桃已经发展到近20万株,产品已经打进了部分一线城市市场,实现群众人均增收5000余元。同时,受龙王峪村的辐射带动,周边10余村新发展核桃种植8000余亩。
借发展扶愚开智,提振群众精气神
相比于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同样重要,只有通过扶愚开智提振起广大群众的精气神,才能造就一池发展活水。
贾庄村有机韭菜精品园的的负责人贾光伟的三问十分耐人寻味:2010年,他向镇领导打听有机韭菜种植的扶持政策有哪些,2011年,他又询问有机产品认证怎样申请,而今年,他又在打听如何让贾庄的有机韭菜占领大市场。三个问题,表现出的是东阿镇群众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和对脱贫的渴求。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