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十大生活难题明显缓解
农村两轮“五个全覆盖”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大惠民工程。按照部署要求,我市于2009年至2012年先后实施了两轮“五个全覆盖”工程,2012年9月底所有工程任务全部按时完成。近期,我市对农村两轮“五个全覆盖”工程进行“回头看”,通过自查,工程实施情况良好,运行顺利,成效显著。
第一轮“五个全覆盖”工程于2009年至2010年实施,内容为村通水泥(油)路、村级卫生室、村通广播电视、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两年时间,全市村通水泥(油)路工程完成投资1.93亿元,铺设水泥(油)路1052公里;村级卫生室工程完成投资792万元,共完成219个空白村卫生室建设;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完成投资819万元,共完成546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通工程建设任务;中小学校校舍安全改造工程完成投资约15.01亿元,对445所学校进行安全改造,总建筑面积139.88万平方米;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完成投资约1.77亿元,累计完成饮水安全工程702处,解决了34.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第二轮“五个全覆盖”工程于2011年至2012年实施,内容包括农村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商店、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部“覆盖”到村到人。工程完工后,农村街巷硬化工程完成投资约16.4亿元,累计完成2207个村9217.8公里;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工程完成投资2273万元,新建或改造农家店535个和10个配送中心;农家书屋和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工程完成投资5913.9万元,建成农家书屋1188个,村级文化活动场所981个,为1115个行政村配备体育器材;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工程总拨付资金8320.93万元,52447名学生受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共为全市60周岁以上农村老人发放养老保险金1.37亿元,全市新农保参保人数达96.84万人。两轮“五个全覆盖”工程解决了百姓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等生产生活的切身利益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两轮“五个全覆盖”工程完成后,各地注重完善措施、严格管理,确保后续运行良好,惠民利民。在公路养护方面,我市建立起“市级有养护中心、县级有养护所(中心)、乡镇有养护站、村村有护路员”四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并保障了养护资金的发放到位。加强对街巷硬化、农村饮水、广播电视、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的管理和维护,真正让农民群众得到持久实惠。在便民连锁商店工程中,新建或改造配送中心10个、乡镇商贸中心18个,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68%,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县乡村三级经办机构全部建成顺利运行,为加快发展普惠型社会福利夯实了基础。
目前,两轮“五个全覆盖”工程总体运行情况较好,但仍存在着超概算、商品配送率不高、乡村医生待遇较低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市政府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健全管护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县、乡、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后期管护体制,将文化体育场所、安全饮水、街巷硬化和村村通等工程后期管护体制延伸到乡村一级,切实解决工程建成后产权不清晰、工程设施损坏等问题。同时,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在规范高效使用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级管理费和各项专项补助资金的同时,将增加街巷硬化工程超额完成部分、乡村医生待遇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努力巩固提升两轮“五个全覆盖”工程成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农民群众过上更加美满的生活。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