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证明,小麦抽穗以后,主要是旗叶、倒二叶和穗下节间进行光合作用,生产碳水化合物供给籽粒灌浆。因此,重视保护好旗叶和倒二叶,延长他们的绿色功能期,保持较长时间的光合作用强度,对提高粒重有重要作用。同时,小麦开花以后,根系的活力开始衰退,延缓根系衰老,使小麦的根系具有较长时间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对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小麦生育后期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保根、保叶,防早衰,增加粒重。而干旱缺水和条锈、蚜虫等病虫害是影响小麦后期正常生长的主要不利因素。
西南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收获最早的地区,影响小麦丰收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连阴雨;二是条锈、白粉、赤霉病和蚜虫为害。建议继续加强清沟理墒、防渍防涝;及时防治条锈病、蚜虫等病虫害,药肥结合,搞好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