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行业标准
无公害食品柑桔生产技术标准
时间:2009-11-20 13:53:31来源:作者:锡山
  标准类别:NY/T行业推荐标准,关键词:无公害食品柑桔生产技术。标准号:NY/T5015-2001。标准名称:无公害食品柑桔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分类: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标准。颁布日期:2001-9-1,实施日期:2001-10-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柑桔生产所要求的园地选择与规划、栽植、土、肥、水管理方法,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柑桔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659 柑桔嫁接苗分级及检验
NY/T 227 微生物肥料
NY/T 394—2000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 5016 无公害食品 柑桔产地环境条件
3 要求
3.1 园地选择与规划
3.1.1 园地选择
3.1.1.1 气候条件
年平均温度16℃~22℃,绝对最低温度≥-7℃,1月平均温度≥40℃,≥10℃的年积温5000℃以上。
3.1.1.2 土壤条件
土壤质地良好,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最好在1.5%以上,土层深厚,活土层最好在60cm以上,地下水位1m以下。
3.1.1.3 水质
按NY 5016 执行。
3.1.1.4 大气质量
按NY 5016 执行。
3.1.1.5 地形地势
坡度在20°以下。坡度6°~20°的山地、丘陵,建园时宜修筑水平梯地。
3.1.1.6 其他
按NY 5016 执行。
3.1.2 园地规划
修筑必要的道路、排灌和蓄水、附属建筑等设施,营造防护林。防护林选择速生树种,并与柑桔没有共生性病虫害。
平地及坡度在6°以下的缓坡地,栽植行为南北向。建议采用长方形栽植。坡度在6°~20°的山地、丘陵地。栽植行的行向与梯地走向相同。推荐采用等高栽植。梯地水平走向应有3‰~5‰的比降。
3.1.3 品种和砧木选择
3.1.3.1 品种选择的依据
根据柑桔生态区划指标,在最适宜区和适宜区选择优良品种发展无公害柑桔生产。特别注意选择有较强抗病性、抗逆性的品种。溃疡病区优先考虑种植宽皮柑桔。
3.1.3.2 常用砧木
适宜于柑桔的砧木有:枳、枳橙、香橙、枸头橙、红桔、朱桔、酸柚、酸桔等。盐碱土和石灰性紫色土宣选用枸头橙、香橙等,已感染裂皮病和碎叶病的品种(系)不能用枳和枳橙作砧木。
3.2 栽植
3.2.1 苗木质量
苗木质量按GB/T 9659 执行。建议栽植脱毒苗木。
3.2.2 栽植时间
一般在9月~10月秋梢老熟后或2月~3月春梢萌芽前栽植。冬季有冻害的地方宜在春季栽植,干热河谷区宜在5月~6月雨季来临前栽植。容器苗或带土移栽不受季节限制。
3.2.3 栽植密度
按666.7m2栽植的永久植株数计,甜橙一般以40株~60株为宜,株行距3m×4m~5m;宽皮柑桔60株~70株,株行距3m×3.5m;柚类20株~40株,株行距(4m~5m)×(5m~6m)。栽植密度应根据品种、砧穗组合、环境条件和管理水平等而定。
3.2.4 栽植技术
栽植穴长60cm,宽40cm,深30cm~40cm,将苗木的根系和枝叶适度修剪后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边镇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填土后在树苗周围做直径1m的树盘,浇足定根水。栽植深度以根颈露出地面5cm~10cm为宜。
3.3 土肥水管理
3.3.1 土壤管理
3.3.1.1 深翻扩穴,熟化土壤
深翻扩穴一般在秋梢停长后进行,从树冠外围滴水线处开始,逐年向外扩展0.4m~0.5m。回填时混以绿肥、秸杆或经腐熟的人畜粪尿、堆肥、厩肥、饼肥等,表土放在底层,心土放在表层,然后对穴内灌足水分。
3.3.1.2 间作或生草
柑桔园宜实行生草制,种植的间作物或草类应是与柑桔无共生性病虫、浅根、矮杆,以豆科植物和禾本科牧草为宜,适时刈割翻埋于土壤中或覆盖于树盘。
3.3.1.3 覆盖与培土
高温或干旱季节,建议树盘内用秸秆等覆盖,厚度10cm~15cm,覆盖物应与根颈保持10cm左右的距离。培土在冬季中耕松土后进行。可培入塘泥、河泥、沙土或柑桔园附近的肥沃土壤,厚度8cm~10cm。
3.3.1.4 中耕
可在夏、秋季和采果后进行,每年中耕3次~4次,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中耕深度8cm~15cm,披地宜深些,平地宜浅些。雨季不宜中耕。
3.3.2 施肥
3.3.2.1 施肥原则
应充分满足柑桔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推荐多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无机肥。
3.3.2.2 肥料种类和质量
按NY/T 394—2000中的5.2.1的规定选择肥料种类,使用的叶面肥应已在农业部登记注册。人畜粪尿等需经50℃以上高温,发酵7d 以上。微生物肥料中有效活菌数量必须符合NY/T 227的规定。
3.3.2.3 施肥方法
3.3.2.3.1 土壤施肥
可采用环状沟施、条沟施和土面撒施等方法。在树冠滴水线处挖沟(穴),深度20cm~40cm。东西、南北对称轮换位置施肥。土面撒施的肥料以造粒缓释肥为主。速溶化肥应浅沟(穴)施,有微喷和滴灌设施的柑桔园,可进行液体施肥。
3.3.2.3.2 叶面追肥
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选用不同种类的肥料进行叶面追肥,以补充树体对营养的需求。高温干旱期应按使用浓度范围的下限施用,果实采收前20d 内停止叶面追肥。
3.3.2.4 幼树施肥
勤施薄施,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春、夏、秋梢抽生期施肥4次~6次,顶芽自剪至新梢转绿前增加根外追肥。有冻害的地区,8月以后应停止施用速效氮肥。1年~3年生幼树单株年施纯氮100g~400g,氮、磷、钾比例比1∶(0.25~0.3)∶0.5为宜。施肥量应由少到多逐年增加。
3.3.2.5 结果树施肥
3.3.2.5.1 施肥量以产果100kg施纯氨0.6kg~0.8kg,氮、磷、钾比例以1∶(0.8~1.0)∶(0.8~1.0)为宜。微量元素肥以缺补缺,作叶面喷施,按0.1%~0.3%浓度施用。
3.3.2.5.2 施肥时间
采果后施足量的有机肥(基肥),氮施用量占全年的20%~40%;花前(萌芽)肥以氮、磷为主,氮施用量占全年的20%;稳(壮)果肥以氮、钾为主,配合施用磷肥,氮施用量占全年的40%~60%。微量元素肥在春梢生长期施用。
3.3.3 水分管理
3.3.3.1 灌溉
要求灌溉水无污染,水质应符合NY5016。
柑桔树在春梢萌动及开花期(3月~5月)和果实膨大期(7月~9月)对水分敏感。此期若发生干旱应及时灌溉。
3.3.3.2 排水
及时清淤,疏通排灌系统。多雨季节或果园积水时通过沟渠及时排水。果实采收前多雨的地区还可通过膜覆盖园区土壤。降低土壤含水量,提高果实品质。
3.4 整形修剪
3.4.1 适宜树形
3.4.1.1 变则主干形
干高30cm~50cm,选留类中央干,配置主枝5个~6个。主枝间距30cm~50cm,分枝角45°左右。变则主干形适宜于橙类、柚类、柠檬类。
3.4.1.2 自然开心形
干高20cm~40cm,主枝(3个~4个)在主干上的分布错落有致。主枝分枝角30°~50°,各主枝上配置副主枝2个~3个,一般在第三主枝形成后,即将类中央干剪除或扭向一边作结果枝组。自然开心形适宜于温州蜜柑等。
3.4.1.3 多主枝放射形
干高20cm~30cm,无类中央干。在主干上直接配置主枝4个~6个,对主枝摘心或短截后,大多发生双叉分枝成为次级主枝(副主枝)。对各级骨干枝均采用短截、摘心、拉枝等方法,使树冠呈放射状向外延伸。多主枝放射形适宜于丛生性较强的●柑等。
3.4.2 修剪要点
3.4.2.1 幼树期
以轻剪为主。选定类中央干延长枝和各主枝、副主枝延长枝后,对其进行中度至重度短截,并以短截程度和剪口芽方向调节各主枝之间生长势的平衡。轻剪其余枝梢,避免过多的疏剪和重短截。除对过密枝群作适当疏删外,内膛枝和树冠中下部较强的枝梢一般均应保留。
3.4.2.2 初结果期
继续选择和短截处理各级骨干枝延长枝,抹除夏梢,促发健壮秋梢。对过长的营养枝留8片~10片叶及时摘心,回缩或短截结果后枝组。抽生较多夏、秋梢营养枝时,可采用三三制处理:即短截三分之一长势较强的,疏去三分之一衰弱的,保留三分之一长势中庸的。秋季对旺长树采用环割、断根、控水等促花措施。
3.4.2.3 盛果期
及时回缩结果枝组、落花落果枝组和衰退枝组。剪除枯枝、病虫枝。对较拥挤的骨干枝适当疏剪开出“天窗”,将光线引入内膛。对当年抽生的夏、秋梢营养枝,通过短截其中部分枝梢或三三制处理调节翌年产量,防止大小年结果。花量较大时适量疏花或疏果。对无叶枝组,在重疏删基础上,对大部分或全部枝梢短截处理。
3.4.2.4 衰老更新期
应减少花量,甚至舍弃全部产量以恢复树势。在回缩衰弱枝组的基础上,疏删密弱枝群,短截所有夏、秋梢营养枝和有叶结果枝。极衰弱植株在萌芽前对侧枝或主枝进行回缩处理。衰老树经更新修剪后促发的夏、秋梢应进行短强、留中、去弱的三三制处理。
3.5 花果管理
3.5.1 控花疏果
3.5.1.1 控花
冬季修剪以短截、回缩为主;进行花前复剪,强枝适当多留花,弱枝少留或不留,有叶单花多留,无叶花少留或不留;抹除畸形花、病虫花等。
3.5.1.2 人工疏果
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第一次生理落果后,只疏除小果、病虫果、畸形果、密弱果;第二次在生理落果结束后,根据叶果比进行疏果。适宜叶果比为:脐橙(50~60)∶1,普通甜橙(40~50)∶1,早熟温州蜜柑30~35)∶1,中晚熟温州蜜柑(20~25)∶1,●柑(60~70)∶1,柚(200~300)∶1。弱树叶果比适度加大。
3.5.2 果实套袋
建议果实套袋。套袋适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生理落果结束后)。套袋前应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对柑桔园全面喷药1次~2次。喷药后及时选择生长正常、健壮的果实进行套袋。纸袋应选用抗风吹雨淋、透气性好的柑桔专用纸袋,以单层袋为宜。果实采收前15天左右摘袋。
3.6 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
3.6.1 使用原则
允许有限度使用能改善树体生长状况、提高果实产量、改善品质,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3.6.2 细胞分袭素类的使用
仅限于使用苄基嘌呤(BA)和激动素,使用范围限于:促进萌芽和促进伤口愈合;防止幼果脱落,提高坐果率。
3.6.3 赤霉素类的使用
可使用所有赤霉素制剂,如赤霉素-3(赤霉酸,GA3,九二O)、赤霉素-4(GA4)和赤霉素–7(GA7)等。
3.6.4 乙烯及其释放或诱导剂的使用
采用果实的催熟仅限于使用乙烯利(2-氯乙基膦酸),但采前7d禁止使用,采后禁止使用。采后果实的催熟仅限于使用气体乙烯。
3.6.5 生长抑制剂的使用
生产上仅限于使用多效唑(PP333)和矮壮素(CCC)。使用范围限于:叶面喷布防止果皮粗厚、控制新梢生长和促进花芽分化,安全间隔期应在30d以上。其他生长抑制剂禁止使用。
3.7 病虫害防治
3.7.1 植物检疫
禁止检疫性病虫害从疫区传入保护区,保护区不得从疫区调运苗木、接穗、果实和种子,一经发现立即销毁。
3.7.2 农业防治
3.7.2.1 种植防护林:按3.1.2规定执行。
3.7.2.2 选用抗病品种、砧木:按3.1.3 规定执行。
3.7.2.3 园内间作和生草栽培:按3.3.1.3 规定执行。
3.7.2.4 实施翻土、修剪、清洁果园、排水、控梢等农业措施,减少病虫源,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自身抗病虫能力。提高采果质量,减少果实伤口,降低果实腐烂率。
3.7.3 物理机械防治
3.7.3.1 应用灯光防治害虫
可用黑光灯引诱或驱避吸果夜蛾、金龟子、卷叶蛾等。
3.7.3.2 应用趋化性防治害虫
大实蝇、拟小黄卷叶蛾等害虫对糖、酒、醋液有趋性,可利用其特性,在糖、酒、醋液中加入农药诱杀。
3.7.3.3 应用色彩防治害虫
可用黄板诱集蚜虫。
3.7.3.4 人工捕捉害虫、集中种植害虫中间寄主诱杀害虫
人工捕捉天牛、蚱蝉、金龟子等害虫;嘴壶夜蛾的中间寄主木防已,在嘴壶夜蛾发生严重的地区人工种植,引诱成虫产卵,再用药剂杀灭幼虫。
3.7.4 生物防治
3.7.4.1 改善果园生态环境
按3.1.2,3.3.1.2规定执行。
3.7.4.2 人工引移、繁殖释放天敌
用尼氏钝绥螨防治螨类;用日本方头甲和湖北红点唇瓢虫等来防治矢尖蚧;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卷叶蛾等。
3.7.4.3 应用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
使用附录C中的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防治害虫。
3.7.4.4 利用性诱剂
在田间放置性引诱剂和少量农药,杀死柑桔小实蝇雄虫,减少与雌虫的交配机会。
3.7.5 化学防治
3.7.5.1 农药各类选择及使用
3.7.5.1.1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毒或有三致作用的药剂,见附录A。
3.7.5.1.2 限制使用中等毒性以上的药剂,见附录B。
3.7.5.1.3 允许使用低毒及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见附录C。
3.7.5.2 农药使用准则
3.7.5.2.1 不得使用附录A列出的农药种类和未登记的农药。
3.7.5.2.2 限制使用的农药(见附录B),每年每种药剂最多使用1次。
3.7.5.2.3 允许使用的农药(附录C),每年每种药剂最多使用2次。
3.7.5.2.4 附录B和附录C中列出的限制使用和允许使用的农药必须按要求控制施用量。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3.8 果实采收
鲜销果在果实正常成熟,表现出本品种固有的品质特征(色泽、香味、风味和口感等)时采收。贮藏果比鲜销果宜早7天~10天采收,加工用果宜晚7天~10天采收。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禁止使用的农药
表A.1
种 类 农药名称 禁用原因
有机氯类杀虫(螨)剂 六六六、滴滴涕、林丹、硫丹、三氯杀螨醇 高残毒
有机磷杀虫剂 久效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治螟磷、地 剧毒高毒
早硫磷、蝇毒磷、丙线磷(益收宝)、苯线
磷、甲基硫环磷、甲拌磷、乙拌磷、甲胺磷、
甲基异柳磷、氧乐果、磷胺
氢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涕灭威(铁灭克)、克百威(呋喃丹) 高毒
有机氮杀虫剂杀螨剂 杀虫脒 慢性毒性、致癌
有机锡杀螨剂杀菌剂 三环锡、薯瘟锡、毒菌锡等 致畸
有机砷杀菌剂 福美砷、福美甲砷等 高残毒
杂环类杀菌剂 敌枯双 致畸
有机氮杀菌剂 双胍辛胺(培福朗) 毒性高、有慢性毒性
有机汞杀菌剂 富力散、西力生 高残毒
有机氟杀虫剂 氟乙酰胺、氟硅酸钠 剧毒
熏蒸剂 二溴乙烷、二溴丙烷 致癌、致畸、致突变
二苯醚类除草剂 除草醚、草枯醚 慢性毒性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限制使用的主要农药(中等毒性以上的农药)
表B.1
通用名 剂型及 主要防 施用量(稀释 施用方法 最后一次施 实施要点
含量 治对象 倍数或kg(mL)/ 药距采果的 及说明
(667平方米·次) 天数(安全间隔期)
苄螨醚 5%乳油 红蜘蛛、黄 1000 ~2000倍液 喷雾 30
halfenprox 蜘蛛、锈壁虱
克螨特 73%乳油 红蜘蛛、黄 2000~ 3000倍液 喷雾 30 对嫩梢有药害,
propargite 蜘蛛、锈壁虱 7月份以后使用
不超过2500倍
唑螨酯 5%悬浮剂 红蜘蛛、黄 1000 ~2000倍液 喷雾 21
enproximate 蜘蛛、锈壁虱
三唑锡 25%可湿 红蜘蛛、黄 1000~2000 喷雾 30 对嫩梢有药害
azocyclotin 性粉剂 蜘蛛、锈壁虱 1000~2000倍液
20%悬浮剂
双甲脒 20%乳油 红蜘蛛、黄 1000~1500倍液 喷雾 21 20℃以下药效较amitraz 蜘蛛、锈壁 低,作用较慢
虱、介壳虫
单甲脒 25%水剂 红蜘蛛、黄 800~1200倍液 喷雾 21 22℃以上药效好
seniamtraz 蜘蛛、锈壁虱
水胺硫磷 40%乳油 红蜘蛛、黄 800~1200倍液 喷雾 21
aisocarbophos 蜘蛛、锈壁
虱、介壳虫
杀扑磷 40%乳油 介壳虫 800~1500倍液 喷雾 30
amethidathion
敌敌畏 80%乳油 桔潜叶甲、 500~1500倍液 喷雾药棉塞 21
dichlorvos 卷叶蛾天 5~10倍液 虫孔注射器
牛类 虫孔灌药
喹硫磷 25%乳油 介壳虫、蚜虫 600~1000倍液 喷雾 28
quinalphos
乐果 40%乳油 蚜虫 1000~1500倍液 喷雾 21
dimethoate
毒死蜱 40.7%乳油 介壳虫、 800~1500倍液 喷雾 21
(乐斯本) 锈壁虱、
chlorpyrifos 蚜虫
杀螟丹 98%可溶 潜叶蛾 1800~2000倍液 喷雾 21
cartap 性粉剂
抗蚜威 50%可湿 蚜虫 1000~2000倍液 喷雾 21
pirimicarb 性粉剂
灭多威 24%水溶 蚜虫潜叶蛾 1000~2000倍液 喷雾 30
amethomyl 性液剂 800~1200倍液
丁硫克百威 20%乳油 锈壁虱、蚜 1000~2000倍液 喷雾 21
carbosulfan 虫、潜叶蛾
氯氟氰菊酯 2.5%乳油 潜叶蛾、凤 500~3000倍液 喷雾 21
cyhalothrin 蝶、尺蠖、卷
叶蛾、蚜虫等、
兼治叶螨2
甲氰菊酯 20%乳油 潜叶蛾、凤 2000~3000倍液 喷雾 30 低温时使用效
fenpropathrin 蝶、尺蠖、卷 果更好
叶蛾、蚜虫等,
兼治叶螨
氰戊菊酯 20%乳油 凤蝶、尺蠖、 500~3000倍液 喷雾 21
fenvalerate 卷叶蛾及蚜
虫、蝽象
溴氰菊酯 2.5%乳油 凤蝶、尺蠖、 1250~2500倍液 喷雾 28
deltamethrin 卷叶蛾、蚜虫
顺式氰戊菊酯 5%乳油 凤蝶、尺蠖、 4000~6000倍液 喷雾 21
esfenvalerate 潜叶蛾、卷叶蛾
氟氰戊菊酯 30%乳油 凤蝶、尺蠖、 6000~12000倍液 喷雾 21
flucythrinate 潜叶蛾、卷叶蛾
顺式氯氰菊酯 10%乳油 凤蝶、尺蠖、 6000~15000倍液 喷雾 21
alphacyper-methrin 卷叶蛾及蚜
虫、蝽象
氯氰菊酯 10%乳油 凤蝶、尺蠖、 2000~4000倍液 喷雾 30
cypermethrin 潜叶蛾、卷叶蛾
福双美 50%可湿 炭疽病 500~800倍液 喷雾 21
thiram 性粉剂
抑霉唑 22.2%乳油 青霉病、 1000~2000倍液 浸果 浸湿后取出贮存
imazalil 绿霉病
硫线磷 10%颗粒剂 线虫 (3-4)kg/(667 撒于 120 树盘内3cm~5cm
acadusafos 平方米·次) 土中 表土疏松撒药后
覆土
百草枯 20%水剂 杂草 (200~300)ml/ 低压
paraquat (667平方米·次) 喷雾 杂草生长旺盛期
低压喷雾
a为高毒农药,有其他低毒或中等毒性农药替代品种时,优先选用低毒、中等毒药剂。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允许使用的主要农药(低毒农药)
表 C.1
通用名 剂型及 主要防治 施用量(稀释 施用 最后一次施药 实施要点及说明
含量 对象 倍数或kg(mL)/ 方法 距采果的天数
(667平方米·次) (安全间隔期)
浏阳霉素a 10%乳油 红蜘蛛、黄 1000~2000倍液 喷雾 15
蜘蛛、锈壁虱 400~600倍液 喷雾 15 发生早期使用
华光霉素a 2.5%可湿 红蜘蛛、黄
nikkomycin 性粉剂 蜘蛛、锈壁虱 400~600倍液 喷雾 15
苦参 0.36%水剂 红蜘蛛、凤
amatrine 蝶、尺蠖及蚜虫
硫磺 50%悬浮剂 红蜘蛛、凤 200~400倍液 喷雾 15 不与矿物油混用也
asulphur 蝶、锈壁虱 不能在其前后施用
机油乳剂 95%乳油 红蜘蛛、黄 50~200倍液 喷雾 15 花蕾期至第二次生
apetroleum oil 蜘蛛、锈壁 理落果前和成熟前
虱、介壳虫 45天不用药,有冻
害地区冬季不用药
哒螨灵 15%乳油 红蜘蛛、黄 1500~2000倍液 喷雾 30
pyridaben 蜘蛛、锈壁虱
四螨嗪 20%悬浮剂 红蜘蛛、黄 1500~2000倍液 喷雾 30
clofentezine 蜘蛛、锈壁虱
噻螨酮 5%可湿性 叶螨 15000~2000倍液 喷雾 30
hexythiazox 粉剂
氟虫脲 5%乳油 红蜘蛛、黄 667~1000倍液 喷雾 30
flufenoxuron 蜘蛛、锈壁 1000~2000倍液
虱、潜叶蛾
苯丁锡 50%可湿 红蜘蛛、黄 2000~3000倍液 喷雾 21
fenbutatin 性粉剂 蜘蛛、锈壁
oxide 虱
溴螨酯 50%乳油 红蜘蛛、黄 1000~3000倍液 喷雾 21
bromopropylate 蜘蛛、锈壁虱
毗螨胺 10%可湿性 红蜘蛛 2000~3000倍液 喷雾 21
tebufenpyrad 粉剂
剂墩螨素 1.8%乳油 锈壁虱、潜 4000~5000倍液 喷雾 21
abameotin 叶蛾、凤蝶、
尺蠖、红蜘蛛
苏云金杆菌 100亿 凤蝶、尺蠖 500~1000倍液 喷雾 15
abacillus 个/毫升
thuringiensis 乳剂
烟碱 10%乳油 蚜虫 500~800倍液 喷雾 15
anicotine
鱼藤酮a 2.5%乳油 蚜虫、凤蝶、 300~500倍液 喷雾 15
rotenone 尺蠖 200~400倍液
辛硫磷 50%乳油 花蕾蛆 200~800倍液 地面和 15 傍晚进行
phoxim 树冠喷雾
敌百虫 90%晶体 蝽象 800~1000倍液 喷雾 28
thichlorfon
噻嗪酮 25%可湿性 矢尖蚧 1000~1500倍液 喷雾 35 2龄期喷药对成虫无效
buprofezin 粉剂
定虫隆 5%乳油 潜叶蛾 1000~2000倍液 喷雾 35
chlorfluazuron
除虫脲 20%悬浮剂 潜叶蛾 1500~3000倍液 喷雾 35
diflubenzuron
伏虫隆 5%乳油 潜叶蛾 1000~2000倍液 喷雾 30
deflubenzuron
灭幼脲 25%悬浮剂 潜叶蛾 1000~1500倍液 喷雾 30
chlorbenzuron
啶虫脒 3%乳油 蚜虫潜叶蛾 3000~5000倍液 喷雾 21
acetaniprid 1500~2500倍液
抗霉菌素120a 2%水剂 白粉病、炭疽病 200倍液 喷雾 15
多氧霉素 10%可湿 黑斑病 1000~1500 喷雾 15
apdyorin 性粉剂
石硫合剂 45%结晶 白粉病、黑 早春180~300倍液, 喷雾 15 30℃以上降低浓度和
alime sulphur 斑病、叶螨、 晚秋300~500倍液 施药次数
锈壁虱、介壳虫
波尔多液a 硫酸铜:溃疡病及炭 0.5%等量式 喷雾 15
bordeaux 石灰:水 疽病、疮痂
mixture =0.5: 病、黑斑病
0.5:100
王铜a 30%悬浮剂 溃疡病及炭 600~800倍液 喷雾 15
copper oxychloride 疽病、疮痂
病、黑斑病
氢氧化酮 77%可湿 溃疡病及炭 400~600倍液 喷雾 15
acopper 性粉剂 疽病、疮痂
hydroxide 病、黑斑病
铬氨铜 14%水剂 溃疡病及炭疽 300~500倍液 喷雾 15
cuaminosulfuron 病、疮痂病、
黑斑病
链霉素a 72%可溶 溃疡病 600×10–6~ 喷雾 15
streptomycin 性粉剂 700×10–6
春雷霉素 4%可湿性 脚腐病、流 15×10–6~ 纵刻病斑后 15
akasugamycin 粉剂 胶病树脂病 50×10–6 涂释液喷雾
代森锌 80%可湿 炭疽病、 600~800倍 锌喷雾 21
zlneb 性粉剂 锈壁虱
代森铵 50%水剂 炭疽病、白 500~800倍液 喷雾 21
amobam 粉病、溃疡
病、立枯病
代森猛锌 80%可湿 疮痂病、黑 600~800倍液 喷雾 21
mancozeb 性粉剂 斑病、炭疽
病、锈壁虱
三乙磷酸铝phosethyl 80%可湿性粉剂 苗期苗疫病脚腐病 喷雾利刀刻病部后涂抹 喷雾 21 不能与酸性碱性农药混用
甲基硫菌灵thiophanatemethyl 70%可湿性粉剂 炭疽病、疮痂病、黑斑病 1000~1500倍液 喷雾 30
异菌脲iprodione 50%可湿性粉剂 青霉病、绿霉病 1000×10–6 浸果 浸湿后取出贮存
多菌灵carbendazim 50%可湿性粉剂 炭疽病、疮痂病、黑斑病、青霉病、绿霉病 500~1000倍液 喷雾 21
甲霜灵metalaxyl 25%可湿性粉剂 脚腐病立枯病 100~200倍液200~400倍液 涂抹刻伤后的病斑喷雾 21
百菌清chlorothalonil 75%可湿性粉剂 疮痂病、沙皮病 500~800倍液 喷雾 21
溴菌腈bromothalonil 25%乳油 25%可湿性粉剂炭疽病 500~800倍液 喷雾 21
咪鲜胺prochloraz 25%乳油 青霉病、绿霉病、蒂腐病、黑腐病 500~1000倍液 浸果 浸湿后取出贮藏
噻菌灵thiabendazde 45%悬浮剂 青霉病、绿霉病蒂腐病、黑腐病 300~450倍液 浸果
噻枯唑bismerthiazol 25%可湿性粉剂 溃疡病 500~800倍液 喷雾 21
表 C.1(续)
通用名 剂型及含量 主要防治对象 施用量(稀释倍数或kg(mL)/(667m2·次) 施用方法 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果的天数(安全间隔期) 实施要点及说明
棉隆dazomet 75%可湿性粉剂95%原粉 线虫立枯病 3.2~4.8kg加水75L30g~50g/m2 沟施毒土撒土面 120
草甘磷glyphosate 10%水剂 一年生、多年生杂草 750~1000mL 喷雾
莠去津atrazine 50%可湿性粉剂 一年生杂草 150~250g(沙壤土),300~400g(壤土),400~500g(粘土) 喷雾 豆类、十字花科蔬菜敏感
氟乐灵trifluralin 48%乳油 禾本科杂草 125~200mL 喷雾 药后5~7天果园间作物在播种
二甲戊乐灵pendimethalin 33%乳油 一年生阔叶杂草及禾本科杂草 200~300mL 喷洒土表 芽前
乙草胺acetochlor 50%乳油 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 40~90mL 喷雾
氟草烟luroxypyr 20%乳油 阔叶杂草 75~150mL 喷雾 杂草2~5叶期茎叶喷雾
喹禾灵guizalofopethyl 10%乳油 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 75~200mL 喷雾 多数杂草3~5叶期喷杂草茎叶
吡氟乙草haloxyfop 12.5%乳油 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50~160mL 喷雾
茅草枯dalapon 60%钠盐 禾本科杂草 500~1500g 喷茎叶 药液中加适量洗衣粉增效
稀禾定sethoxydim 20%乳油 禾本科杂草 85~200mL 喷雾 施药以草晚为宜
毗氟禾草灵fluazifop-butyl 35%乳油 禾本科杂草 67~160mL 喷雾 不能与激素型除草剂和百草枯等混用
a 为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
附 录 D
(规范性附表)
柑桔主要病虫害防治
表D.1
防治对象 化学防治时期或指标、防治次数及间隔时间 生物防治、农业防治或注意事项
桔全爪螨(柑桔红蜘蛛) 四川、重庆及气候相近区;花前1头/叶~2头/叶,花后和秋季;5头/叶~6头/叶;福建及气候相近区;春季8头(粒)/叶~10头(粒)/叶,秋季10头(粒)/叶~20头(粒)/叶 花前引移、释放尼氏钝绥螨
桔始叶螨(四斑黄蜘蛛) 花前1头/叶,花后3头/叶
锈壁虱 叶上或果上2头/视野a~3头/视野;当年春梢叶背出现被害状;果园中发现一个果出现被害状
矢尖蚧 当地枳砧棉(甜)橙初花后25天~30天为第一次防治时期;花后观察雄虫发育情况,发现果园中个别雄虫背面出现白色蜡状物时,之后5天内为第一次防治时期。第一次药后15天到20天施第二次药。发生相当严重的果园第二代2龄幼虫再施一次药。第一代防治指标:有越冬雌成虫的秋梢叶达10%以上 第一代雌成虫出现以前引移、释放日本方头甲、湖北红点唇瓢虫等天敌
红蜡蚧 当年生春梢枝上幼蚧初见后20天~25天施第一次药,15天左右一次,连续2次~3次
黑刺粉虱 越冬代成虫初见日后40天~45天施第一次药,第一次药后20天左右施第二次药。发生严重的果园各代若虫期均可用药
花蕾蛆 花蕾直径 2mm~3mm时喷药,严重的在谢花前幼虫入土时再次喷药 第一次施药地面和树冠同时喷第二次地面喷雾
潜叶蛾 多数新梢嫩芽长0.5cm~2cm时喷药,7天~10天一次,连喷2次~3次 抹除过草和过晚抽发不整齐的夏、秋梢、肥水控制,使新梢抽发比较整齐,以利施药
溃疡病 春梢新芽萌动至芽长2cm左右及花后10天~50天喷药,每次梢期和幼果期均喷3次~4次
疮痂病 春梢新芽萌动至芽长2mm前及谢花2/3时喷药,10天~15天再次喷药。秋梢发病地区需喷药保护
炭疽病 春、夏梢嫩梢期和果实接近成熟时,均需喷药。15天~20天左右一次,连续3次~4次
黑斑病 花后一月至一月半施药。15天左右一次,连续3次~4次
a为10倍手持放大镜的一个视野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