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行业标准
大豆、豆制食品业用标准
时间:2009-11-24 10:21:04来源:作者:成龙
  标准类别:GB-国家标准,关键词:大豆、豆制食品业用,标准号:GB 8612-88,标准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豆制食品业用大豆,标准分类:农业种植标准,颁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颁布日期:1988-1-1,实施日期:1988-7-1。
本标准适用于豆制食品业用大豆。
  1 技术条件
  1.1 豆制食品业用大豆以净粮水溶性蛋白含量分等。等级指标及其他质量指标下表。

水溶性蛋白(干基)% 杂质% 水分% 子叶变色粒% 病斑粒与霉 虫蚀粒与破 色泽、气味
等 级 最低指标 变粒合计 碎粒合计
1 34.0
2 32.0 ≤1.0 ≤14.0 ≤5.0 ≤2.0 ≤10 正常
3 30.0

  1.2 低于3等的大豆为等外大豆,等外大豆不作豆制食品业用。
  1.3 大豆种皮脱落、子叶完整,以及种皮生有白蒲未伤及子叶的均属好粒。
  1.4 大豆子叶变色粒最高限度为20%,超过20%的不用豆制食品原料。
  1.5 动植物检疫项目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6 卫生标准按GB 2715-81《粮食卫生标准》,GB 2761-81《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标准》,GB 4790-84《粮食中二溴乙烷残留量卫生标准及检验方法》,GB 4809-84《食品中氟允许量标准》,GB 5127-85《食品中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允许残留量卫生》执行。
  2 名词解释
  2.1 子叶变色粒,经过高温烘烤,子叶用肉眼可见为红色至褐色的籽粒。
  2.2 霉变粒与病斑粒:按照 GB 1352-86《大豆》关于霉变粒、病斑粒的解释执行。
  2.3 破碎粒与虫蚀粒:按照 GB 1352-86 关于破碎粒、虫蚀粒的解释执行。
  2.4 杂质、气味:按照 GB 1352-86关于色泽、气味的解释执行。
  3 检验方法
  3.1 扦样
  按照 GB 5491-85《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执行。
  3.2 水溶性蛋白
  按照 GB 5511-85《粮食、油料检验 粗蛋白质测定法》中附录A《大豆水溶性蛋白质测定法》执行。
  3.3 杂质测定
  按照 GB 5494-85《粮食、油料检验 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执行。
  3.4 霉变粒、破碎粒
  按照 GB 5494-85执行。
  3.5 水分测定
  按照 GB 5497-85《粮食、油料检验 水分测定法》执行。
  3.6 色泽、气味鉴定
  按照 GB 5492-85《粮食、油料检验 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执行。
  3.7 子叶变色粒的鉴定
  从平均样品中,经分样后随机采取完整大豆籽粒(不包括破碎粒明显的虫蚀粒)。200粒平堆于小盘内,置入烘箱在105℃条件下烘烤40min,取出。用小刀沿子叶片缝切开,计数肉眼可见子叶变为浅红至褐色的籽粒。
  双试验允许误差不超过平均值的2%,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整数。
  4 包装、运输和储存
  大豆的包装、运输和储存,必须符合保质、保量,运输安全和分类、分等储存的要求,严防污染。
备注: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商业部粮食储运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粮油仪器检验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志高、王东、谢增华。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