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行业标准
四川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
时间:2009-12-09 09:57:02来源:作者:锡山


四川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
(试行)
1、水稻品种审定标准……………………………(29)
2、玉米品种审定标准……………………………(30)
3、小麦品种审定标准……………………………(31)
4、油菜品种审定标准……………………………(32)
5、棉花品种审定标准……………………………(33)
6、大豆品种审定标准……………………………(34)
7、甘薯品种审定标准……………………………(35)
8、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36)
9、花生品种审定标准……………………………(37)
10、苎麻品种审定标准…………………………(38)
11、蔬菜、食用菌品种审定标准………………(39)
12、甘蔗品种审定标准…………………………(40)
13、果树品种审定标准…………………………(41)
14、桑树品种审定标准…………………………(42)
15、茶树品种审定标准…………………………(43)
水稻品种审定标准
一、产量标准和生育期标准:
组 别 对 照 类 型 产量(%) 生育期
早稻组 泸红早1号 常规稻 +≥5 不长于3天
杂交稻 +≥8 不长于3天
中籼早熟组(山区组) 汕窄8号 +≥8 不长于5天
中籼中熟组 辐优838 +≥5 不长于2天
中籼迟熟组 汕优63 +≥4 不长于5天
优质米组※
汕优63 常规稻、杂 一级
交稻国颁 二级
三级 -≤10
-≤5
+≥0
不长于5天
糯稻组 荆糯6号(籼糯ck)
沱江糯5号(粳糯ck) 常规稻
杂交稻 +≥3 不长于3天
+≥8 不长于3天
专用型 汕优63 常规稻 -≤8 不长于5天
杂交稻 +≥0 不长于5天
※:其它熟组的优质品种的审定标准参照该组执行。
二、品质
类型 品 质
高产型 与对照相当
优质型 达到国颁标准
专用型 高直链淀粉型 直链淀粉含量达桂朝2号标准
高蛋白型 蛋白质含量达13%以上。
三、抗性
同一年份不能有两个抗性鉴定点达9级。
玉米品种审定标准
一、平丘中熟A组,平均产量比对照川单13增产5%以上;平丘中熟B组,产量比对照成单14增产8%以上;早熟组产量比对照南玉3号增产10%以上;山区组产量比对照川单15增产5%以上。以上各组年度平均产量不低于对照,增产点在60%以上。
二、报审品种抗病性在大田种植条件下鉴定,须中抗大、小班病和丝黑穗病,同时参照接种鉴定结果。
三、品质指标:籽粒粗蛋白质含量≥8.5%,粗淀粉含量≥70%,粗脂肪含量≥4%,容重≥685克/升,赖氨酸含量≥0.2%;优质蛋白玉米赖氨酸含量≥0.4%。
四、特用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参照国家标准执行。
小麦品种审定标准
类 型 对 照 增 产 千粒

(g) 抗条
锈 品 质 标 准
容重
(g/升) 粗蛋白(干基)% 湿面筋(%) Zeleny
沉降值(ml) 稳定时间(min)
中筋小麦 川麦107 增产显著或增产5%以上。增产点≥50% ≥40 中抗以上 ≥750 ≥13% ≥28% ≥30 3.0
7.0
强筋小麦 川麦107 减产不超过10% ≥38 ≥760 ≥14% ≥32% ≥45 ≥7.0
弱筋小麦 川麦107 增产显著或增产5%以上。增产点≥50% ≥40 中抗以上 ≥750 ≤12% ≤25% <30 <3.0
注:1、强筋小麦适用于制作面包,也适用于制作某些面条或用于配麦;中筋小麦适用于制作面条、饺子、馒头等食品;弱筋小麦适用于制作饼干、糕点等食品。
2、本品质指标只作为小麦新品种审定标准,指定测试单位为内贸部成都粮油食品检测中心,测定方法按国家标准GB/T 17320-1998的指定测定方法。作为优质面包、面条、糕点等专用小麦品种的认定,还需参照相关品质指标,经国家认可的品质分析单位做进一步的测试。
3、品质由区试主持单位在参加区试的第二年统一取样送检。抗病性以申报审定的当年省农科院植保所出具的鉴定证明为准,区试结束后两年内不申报者,专业委员会不再受理该品种的评审工作。
油菜品种审定标准
1、中熟种以蜀杂6号为对照种,其中双低种比蜀杂6号增产≥0%;单低种比蜀杂6号增产10%以上;超高产种比蜀杂6号增产≥15%。
2、早熟种以川油11为对照种(熟期不能迟于对照),其中双低种比川油11增产≥0%,单低种比川油11增产≥10%,超高产种比川油11增产≥15%。
3、含油率达35%以上,生育期、抗性与对照相当。
4、特殊用途(特高芥、高蛋白、低亚麻酸、低纤维素等)品种产量与对照相当。
棉花品种审定标准
1、产量指标:杂交种比对照(川棉56下同),增产10%,常规种比对照增产5%;具有抗虫性的品种(达到抗的水平),产量水平不低于对照。品质指标:长度29mm,麦克隆值4.2-4.8,比强度22CN/tex(ICC标样)。
2、优质品种的产量指标:杂交种为对照的90%,常规种为对照的85%,品质指标:长度31mm,麦克隆值3.7-4.5,比强度24CN/tex(ICC标样)。
3、抗性指标(共同指标),枯萎病指标达到抗的水平,黄萎病指标达到抗(耐)水平。
大豆品种审定标准
1、早熟组比对照成豆8号增产10%以上,中熟组比对照西豆3号增产5%以上,抗性、完全粒优于对照;
2、产量与对照相当,但蛋白质含量达45%以上,或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63%以上;
3、具有特殊用途的产量比对照不低于3%。
甘薯品种审定标准
一、兼用型品种:薯块干率27%以上(含27%);鲜薯亩产较对照南薯88增产10%以上。藤叶产量与南薯88相当,熟食品质中等;抗黑斑病性与贮藏性优于对照南薯88。
二、专用型品种:
(一)淀粉加工用品种:薯块干率30%以上,淀粉含量18%以上,淀粉亩产较对照增产10%以上,鲜薯产量与对照南薯88相当,抗病性和贮藏性明显优于对照。
(二)食用及食品加工用品种:薯肉黄色或桔红色,熟食品质优良,薯皮光滑,薯块商品性好;鲜薯较对照南薯88增产5%以上,田间不感病,贮藏性优于对照。
(三)饲用型品种:薯块干率25%以上,干藤叶粗蛋白质含量12%以上,鲜薯产量与对照南薯88相当,藤叶增产15%以上,或生物鲜产较对照南薯88增产15%以上,藤叶长势旺,叶片繁茂,茎叶脆嫩多汁,再生能力强,抗病性和贮藏性优于对照。
三、特用型品种:
具特殊功能和经济价值的甘薯品种如紫色甘薯,菜用甘薯和药用甘薯等新品种,由专业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提交审定。
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
一、兼用型品种:鲜薯亩产较对照(脱毒米拉或川芋56)增产10%以上,淀粉含量15%左右,薯块圆形或椭圆形,大中薯率70%以上,表皮光滑,芽眼浅,抗一种以上主要病害,贮藏性较好,适合间套作,品质较好。
二、早熟食用型品种:生育期70天左右,鲜薯亩产较对照(脱毒米拉或川芋56)增产8%以上,淀粉含量12%以上,品质较好,抗一种以上主要病害,贮藏性较好。
花生品种审定标准
比对照种天府9号或天府10号增产5%以上(小果型品种以天府10为对照,大果型品种以天府9号作对照);或抗性、品质、商品性优于对照;有特殊用途品种产量与对照相当。
苎麻品种审定标准
1、产量指标:常规品种原麻产量比对照品种(川苎4号)增产10%以上;杂交品种原麻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15%以上;单纤维细度在2200m/g以上的特优品种,原麻产量为对照品种的80%。
2、品质指标:原麻单纤维细度1900 m/g。
3、抗病性:抗苎麻花叶病。
蔬菜、食用菌品种审定标准
一、凡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引进的或者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驯化开发的蔬菜、食用菌材料,具有经济价值并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都可申请审定为蔬菜、食用菌新品种。
二、申请审定的蔬菜、食用菌新品种需经两年多点或一年两次多点区域性试验(野生植物开发的除外),其优良特性至少有三分之二的点超过对照;进行一个两次多点区域性试验的,其优良特性至少有三分之二的点超过对照(蔬菜新品种进行区试者面积不低于100亩,食用菌不低于10亩或1万袋)。
三、将野生植物、食用菌经开发或驯化的材料,申请审定定为蔬菜新品种的,应经两年以上多点生产试验,生产试验点在5个以上;申请审定为食用菌新品种,应获得其纯培养物,并经一年以上多点试验,试验点在三个以上。
四、申请品种具特异性的,申请者必须提供地、市级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数据及鉴定意见。
五、申请审定的新品种还必须提供专家现场鉴定意见,说明其特征、特性及新颖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或大面积应用证明等。
甘蔗品种审定标准
一、糖蔗品种审定标准
达到以下(一)、(二)条规定标准的报审品种,可通过品种审定。
(一)产量和品质
蔗产量比对照品种提高10%以上,蔗糖份相当;或蔗糖份比对照品种提高1个百分点,蔗产量相当;或亩含糖量比对照品种提高10%以上;或报审品种具特抗倒伏、耐旱性强、宿根性特好等某一方面特殊优良性状,且亩含糖量与对照相当。
(二)抗性
抗黑穗病,耐嵌纹病、褐条病、梢腐病。
二、果蔗品种审定标准
达到以下(一)、(二)条规定标准的报审品种,可通过品种审定。
(一)产量和品质
蔗产量比对照品种提高10%以上,且适口性(纯度、泡度、甜度)及茎粗、茎色、茎形、榨汁率等综合商品性状相当;或适口性(纯度、泡度、甜度)及茎粗、茎色、茎形、榨汁率等综合商品性状优于对照品种,蔗产量相当。
(二)抗性
同糖蔗。
果树品种审定标准
一、报审品种综合性状必须优于当地主要推广品种,产量在同等条件下比同类主要推广品种增产百分之十,或产量相当,但在成熟期、品质、抗病抗逆性、耐贮性、商品性、加工性状等方面有一项以上显著优点;具有特殊用途或突出的经济价值。
二、报审品种:柑桔、苹、梨、桃须有500亩以上,其他果树品种有200亩以上试种示范面积,并具有3个或3个以上地区试验示范点,3年以上数据一致以及有关单位出据的相关证明。
桑树品种审定标准
审定桑树品种用湖桑32号作对照种进行比较,主要指标是高产、优质、抗逆性强三个方面。
1、产叶量:从栽植第三年进行调查,连续三年的亩桑产叶量高于对照种,经生物统计达到显著水平或超过对照5%以上。
2、叶质:经两年四季养蚕鉴定,其四龄万头蚕茧层量、五龄每百公斤叶产茧量(春秋两季平均数)均超过对照5%以上。
3、抗性:要求细菌性黑枯病的枝条发病率在5%以上,抗寒、抗旱、抗虫等能力较强。
以上指标中有一项以上显著超过对照种,其余与对照种无显著差异,可以审定通过。
茶树品种审定标准
一、报审品种综合性状必须优于当地主要推广品种,产量比主要推广品种增产百分之十以上。
二、报审品种抗病性、抗逆性比主要推广品种强。
三、报审品种须有500亩以上面积,并具有3个以上地区试验、示范点和2-3年以上的试验数据以及有关单位出据的证明。
四、报审品种加工生产的成品茶,内质优于主要推广品种(以内质检验报告为准)。
五、报审品种适应性广,并有独特的品质特点。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