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行业标准
无公害食品 绿化型芽苗菜生产技术规程
时间:2010-03-04 14:36:44来源:作者:锡山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 绿化型芽苗菜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与设备、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和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食品 绿化型芽苗菜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标准
NY 5211 无公害食品 绿化型芽苗菜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芽苗莱 sprouting vegetable
利用植物种子或其他营养贮存器官,在黑暗或光照条件下直接生长出可供食用的嫩芽、芽苗、芽球、幼梢或幼茎。
3.2
绿化型芽苗莱 green sprouting vegetable
采用苗盘纸床、无土栽培,在适宜光照条件下用植物种子培育而成的新型芽苗菜产品。
4、生产环境与设备
4.1 生产环境
生产环境可选在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轻工厂房及民用房舍内,温度可在16℃~28℃范围调节;光照强度在晴天时不低于2 000lx,强光不超过40 000lx;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生产用水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
4.2 生产设备
4.2.1 栽培架与产品集装架
4.2.1.1 栽培架的规格
架高160cm~210cm,每架4层~5层,层间距50cm,架长150cm,宽60cm,每层可放置6个苗盘。以日光温室作为生产场地者,栽培架应南北向放置,为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可将南端一架相应改为阶梯状。
4.2.1.2 产品集装架用于产品运送,其结构与栽培架基本相同,但层间距为22cm~23cm。集装架的形状与大小应与密封防尘汽车、人力三轮车或自行车等运输工具相配套。
4.3 栽培容器
栽培容器采用轻质塑料苗盘,其规格为长60cm,宽25cm,高3cm~5cm;底部密布透气孔眼,底面具有多道斜向“拉筋”。
4.4 栽培基质
基质应使用洁净、无毒、质轻、吸水持水能力较强,透气性好,pH6~7,使用后其残留物易于处理等性状和特点的材料。目前生产上较多使用的栽培基质为纸张(新闻纸、纸巾纸、包装纸等),也可用白棉布、无纺布、泡沫塑料片、珍珠岩等材质。
5、生产技术
5.1 种子选择
适于绿化型芽苗菜生产的种子应选择种子籽粒较大,芽苗生长速度快,下胚轴或茎秆较粗壮,抗病、适应性强,生物产量高、产品可食部分比例大、纤维形成慢、品质柔嫩、货架期较长者。种子发芽率≥95%,纯度≥95%,净度≥97%,含水量≤8%。
5.2 种子清洗与浸种
5.2.1 种子清选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清选,剔去虫蛀、破残、畸型、腐霉、已发过芽的以及特小粒或瘪粒、未成熟种子。香椿种子应搓去种翅。一般豌豆、向日葵、黑豆等大粒种子可进行机械或人工筛选和挑拣;萝卜、苜蓿等中小粒种子可采用风选或人工簸选,也可用盐水漂选,除去不饱满、成熟度较差种子。
5.2.2 浸种
清选后的种子即可进行浸种。先用清水将种子淘洗2遍~3遍,淘洗干净后用水温20℃~30℃的清水浸泡种子,水量至少应超过浸泡种子的最大吸水量的一倍,浸种时间冬季可稍长,夏季可稍短,通常在种子达到最大吸水量95%左右时结束浸种,见表l。浸种期间应根据当时气温的高低酌情换清水1次~2次。结束浸种时再淘洗种子2遍~3遍,并轻轻揉搓、冲洗,漂去附着在种子上的黏液。
表1 几种芽菜种子最大吸水量及适宜浸种时间
种芽菜 种子最大吸水量 最适浸种
种类 占干种子质量的% 时间h
豌豆苗 117.72 24
萝卜芽 76.63 6
荞麦芽 71.39 36
向日葵芽 122.49 24
黑豆芽 125.25 24
种芽香椿 133.40 24
5.3 播种与叠盘催芽
5.3.1 播种前首先要对苗盘进行清洗和消毒,在清洗池(容器)中浸泡苗盘,洗刷干净后置人消毒池,在0.2%漂白粉溶液或3%石灰水中浸泡5min至60min(视前茬种苗霉烂情况酌定),涝出后用清水冲去残留消毒液,然后在苗盘上铺一层大小与盘底相应的基质(纸张),随即进行播种。通常采用撒播,播种量见表2。保持盘间一致,撒种均匀,播种时剔出清选时漏挑出的种子,播种后不要磕碰苗盘。
表2 几种芽菜播种催芽主要技术指标
种芽菜种类 千粒重 播种量g/盘 催芽最适温度℃ 出盘标准芽苗高cm
豌豆苗 150.9 500 18~22 1.0~2.0
萝卜芽 13.2 75 23~25 0.5(种皮脱落)
荞麦芽 27.5 150 23~25 2.0~3.0
向日葵芽 99.4 150 20~25 1.5
黑豆芽 171.9 350~500 23~25 1.0~2.0
种芽香椿 11.4 100 20~22 0.5
豌豆、萝卜、荞麦、向日葵、黑豆等采取一段催芽模式,即浸种后立即播种。香椿采取二段催芽模式,即漫种后催芽,种子露白后播种。
5.3.2 播种完毕后在催芽室将苗盘叠摞在一起,并置于栽培架上,每6盘为一摞,其上下各垫一个“保湿盘”(苗盘铺1层~2层已湿透的基质纸、不播种)。也可置于平整的地面,但摞盘高度不应超过lOOcm,摞与摞之间宜留出2cm~3cm空隙,其上可覆保湿盘也可覆盖湿麻袋片或双层黑色遮阳网等。叠盘催芽时间约3天,期间应保持催芽室温度在18℃~25℃,见表2。每天需进行一次倒盘和浇水,调换苗盘上下左右前后位置,同时均匀地进行喷淋(大粒种子)或喷雾(中小粒种子),喷水量一般以喷湿后苗盘内不存水为度,切忌过量喷水。催芽室内应定时进行通风换气,避免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呈持续的饱和状态。叠盘催芽结束后,即可把苗盘摆开(出盘),将苗盘移至栽培室进行绿化。
5.4 出盘后管理
5.4.1 光照管理
初出盘时,在苗盘移人栽培室时应放置在空气相对湿度较稳定的弱光区过渡一天;然后再逐步通过倒盘移动苗盘位置,逐渐接受较强的光照;至产品收获前2d~3d,将苗盘置于直射光下,促使下胚轴或茎秆粗壮,子叶和真叶进一步肥大,颜色转为浓绿。采用温室、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作为生产场地的,在6月一9月份的夏秋高温强光季节,应使用遮阳网进行遮光,一般宜采用活动式外遮阳覆盖形式,以便根据天气变化合理调节光照。
5.4.2 温度管理
出盘后所要求的温度应符合表3的要求。栽培室可划分成单一种类栽培区,通过加温和降温设施进行温度调控。
表3 几种芽菜生长适宜温度(℃)
种芽莱种类 最低温度 最适温度 最高温度
豌豆苗 14 18~23 28
萝卜芽 14 20~23 32
荞麦芽 16 20~25 35
向日葵芽 16 20~25 30
黑豆芽 16 20~25 32
种芽香椿 18 20~23 28
5.4.3 水分管理
每天需用喷淋器械或微喷装置进行2次~4次喷淋或喷雾(冬春季2次~3次,夏秋季3次~4次)。喷淋要均匀,先喷淋上层,然后渐次往下。喷淋量切忌过大,一般以喷淋后苗盘内基质湿润,苗盘底又不大量滴水为度。同时还要喷湿地面,以经常保持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在85%左右。注意生长前期少喷淋,中后期适当加大水量;阴雨雾雪天温度较低、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时少喷淋,反之酌情加大水量。
5.4.4 通风管理
在栽培室温度适宜的前提下,每天应进行通风换气至少1次~2次,即使在室内温度较低时,也应进行短时间的“片刻通风”。
6、病虫害防治
采用抗病品种,提高栽培管理水平,严格进行水分和温度管理,并对栽培场所、栽培容器和种子进行严格消毒,栽培场所可用45%百菌清烟剂密闭薰蒸8h~12h;栽培容器可用0.2%漂白粉溶液浸泡30min;种子可用0.1%漂白粉溶液浸泡(浸种吸胀后)10min或3%石灰上清液浸泡5min进行消毒。苗盘内出现少量病害芽苗应及时清除,出现大量病害芽苗应整盘销毁。芽苗生长过程中严禁使用农药、化肥及外源激素。
7、采收
收获上市的产品应达到芽苗子叶平展,茎叶粗壮肥大,颜色浓绿,生长整齐,无烂根、烂脖(茎或下胚轴基部),无异味,不倒伏,无筋渣,产量不高于表4的要求。
表4 几种芽菜采收时芽苗高度、产品形成周期和产量
绿化型 产品形成 采收时 产量
芽苗菜种类 周期d 芽苗高度cm g/盘
豌豆苗 8~9 10~15 500
萝卜芽 5~7 6~10 500~600
荞麦芽 9~10 10~12 400~500
向日葵芽 8~10 10~12 1 500~2 000
黑豆芽 8~10 10~14 2 000~2 500
种芽香椿 18~20 7~10 350~500
注:产品形成周期指从播种至产品采收所需天数。
8、生产档案
按绿化型芽苗菜生产技术规程,建立生产档案。对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各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作详细记录。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