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笔者到某村办事,在大街上正遇上一家死了老人的村民为其父出大殡的情景,只见长长的送葬队伍占满了整个一条大街,前面开道鸣放鞭炮的汽车缓缓前行,不间断地放着鞭炮,接下是几十个孝子打着花圈挽联,肩挑着花篮的人流,紧跟着的吹鼓手正一个劲地吹打。再后边是用汽车拉着扣着棺罩用上等材料做成的棺木。紧接最后是几十辆大小不一的汽车拉着送葬的亲戚朋友。周围吸引来众多乡亲和路过此地的人立足观看,丧事办得真是既气派又热闹。
在观看送葬队伍的人群中,笔者看到有人喝彩,说这家有钱丧事办得气派。几位年轻人说:“别只看出殡这么热闹,家中停灵三天还摆了近百桌酒席呢,听说光收礼好几万,从中赚了不少钱哩!”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边看边生气地唠叨:“爹死了在众人面前这么显示讲孝顺,活着的时候对老人好一点,这才叫是真孝。”原来听说这位老人有四个儿女,家家都很富足,可老人上了年纪再也不能干活时,却把老人当成累赘,平时老人吃的穿的住的都不如一般困难点的村民。老人逢人便说,人老了干不了活就不中用了,连儿女们也都不拿当人看了。最后没办法轮流到儿子家里吃饭睡觉,成了铺盖卷到处搬式的养老。
纵观当今许多农村养老情况,笔者从了解到的情况看,时下在很多农村对老人厚葬薄养的做法何止此一家。有的活着不讲孝道,特别是儿女多的老人更为突出,死后大办丧事讲排场的也大有人在,其根源是:在众人面前显威,觉着不大办丧事会落个不孝顺的坏名声。再就是别看活着不孝,可老人死后却把老人当成自家捞钱的摇钱树,大办丧事,大摆宴席,不但要请来亲戚朋友,更给乡亲们带来不安,跟着花钱随份子,其目的是为了自己敛财发家。
笔者认为:当今随着农村经济越来越发展,农民的好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作为村民应该知道百善孝为先,生活富裕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对饱经沧桑的老人如何让他们欢度晚年,享受到社会主义社会带来的温暖和幸福。厚养对后辈人来说这也是天经地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对老人活着不厚养,死后闹排场对活着的老人来说和知情达理的乡亲都是不想看到的。
厚养薄葬与厚葬薄养,两种做法展示出两种道德孝顺观。只有厚养薄葬才是当今展示出的敬老爱老的道德品质,更是老人们最想得到的幸福晚年,更是教育后人的最好教材。为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及农村基层干部,要针对当前在一些农村中出现的厚葬薄养老人和大多数村民不愿意看到的做法。经常对广大农民宣扬厚养薄葬的好人好事树新风的典型,教育农民树立起厚养薄葬的新型道德观。弘扬出活着赡养好老人才是最大的孝,才是当今社会应该发扬的文明新风。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