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行业标准
西南大旱引发产业危机:万亿游资渗透炒作农产品
时间:2010-04-14 08:35:13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春雨

  第一步,深入全面掌握信息;第二步,通过地方政府,打通资金进入流出渠道;第三步,制造“信息陷阱”,导致“集体喊涨”;第四步,利用专家学者助燃“涨价潮”;第五步,实现对整个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完全掌控,完全控制价格。钟雨/插画

  罕见的夏秋冬春连旱,导致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西南省区农业及以水为链条的产业面临一系列难题。本报记者深入旱区走访时发现,随着旱情进一步发展,大批游资开始进入到与干旱有密切联系的产业中,试图通过炒作“旱灾行情”来实现对相关产业链的终极控制。而这些产业,大部分与国际上公认的国家战略储备物资息息相关。

  【本报记者 何丰伦 发自南宁】

  食糖:两年价格被透支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广西省百色市田东县,持续的干旱使得年初刚刚发芽的甘蔗的叶片已经全部卷起来。

  “幼苗由于严重缺水,导致蔗种完全发酸、变色、变质,生长点基本坏死。这意味着到5月份之后,整块地都必须重新犁田,无法继续种植甘蔗,必须更换别的作物。”当地的技术人员张军忧心忡忡。

  类似的情景正在广东和云南的各个甘蔗种植区上演。更让人忧心的是,2010年,广西计划新种蔗600万亩左右,但在3月中旬还有近200万亩因为缺水无法下种,已经种下的部分甘蔗则出现了烂种的情况。

  以甘蔗为基础的食糖是中国重要的战略储备物资。广西、云南是中国甘蔗主产区,两省区的食糖年产量占全国食糖年产量的80%以上。甘蔗的减产直接威胁到食糖的产量。

  广西百色甘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进显认为,广西食糖比上一榨季减产25%左右是必然的,如果干旱情况进一步延续下去,减产幅度很可能超过30%,甚至达到35%左右。

  “如果干旱延续到今年5月,也就意味着会透支今明两年的糖价。食糖价格的飙升首先是从供求关系的波动开始的。”广西糖业协会秘书长张鲁宾说。

  事实上,中国糖业协会理事长贾志忍早在3月2日就透露,受广西、云南等主产区减产影响,预计2009/2010年制糖期,全国食糖总产量为1100万吨。全国糖市将出现“供需基本平衡但偏紧”的局面。

  一位业内人士明确表示:按照目前的态势计算,1100万吨的产量很难达到,可能只有1000万吨,而2011年的食糖产量更加不乐观,“干旱实际上已经透支了今明两年的糖价”。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