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行业标准
四川达州:土地流转“转”出农业新气象
时间:2010-07-05 09:47:55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春雨
  6月的一天清晨,天刚微微亮,通川区新村乡长河村无公害蔬菜基地,10多名农民正在忙碌地采摘西葫芦、茄子等成熟蔬菜,城里几家大型超市的运输车早已等在便道路上。这是该乡引进的业主在今年租赁了村里200亩土地经营权而发展起来的蔬菜种植项目。随着通川区土地流转的加速,一块块集中连片的产业带纵横交错在通川区的版图上,呈现出现代农业的蓬勃生机。

  大胆实践

  通川样本独具特色

  通川区耕地面积共99840亩。近年来,按照“农民自愿、业主参与、政府引导”的原则,已流转面积13917亩,主要表现为出租流转、入股流转两种流转模式。

  出租流转,是通川区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近年来,出现了东岳乡花卉苗木、磐石天坝、新村长河等规模基地12个。其中,东岳乡花卉苗木基地模式具有典型意义。东岳乡有力村、虹桥社区、东兴社区紧紧相邻,现如今,三个社区(村)花卉苗木产业已发展到近800亩规模,有600亩土地被流转用于发展该产业,目前产品在成都、重庆及本市的园艺公司供不应求。

  “田东变股东,保底又分红”指的正是入股流转。2008年4月,蒲家镇钟庙、长岭、朱仙3个村6个社、300户农户1000多亩土地入股组建并成立了通川区龙滩河土地股份合作社,与达州市嘉联贸易公司资金合股,注册了达州市嘉联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直销超市”的产业化运作形式,实行蔬菜产、供、销一条龙经营。凡以土地入股的合作社社员,不仅可得到每年每亩700元的土地保底金和务工收入,还可从公司纯利润中分得20%的红利。

  各界心声

  土地流转满堂欢喜

  “土地自动生金,农民打工赚钱”。通川区实施土地流转以来,农民中出现了“两头”赚的喜人景象。新村乡长河村引进达州市金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公司+专合组织+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60亩,农民除得到每年每亩650元的土地租金外,有16名农民成为该公司的聘用工人,实现月薪600元/人,一些农民在农忙时节还可按30元/天的工资在基地做零工。收入的增加让农民对土地流转持欢迎态度,利润的实现让公司的积极性也分外高涨。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